回覆列表
  • 1 # 宸語爸

    我們家從三歲開始都玩iPad,學校上課也都會用到iPad,目前自制力和視力都還好,下面是我的體會:

    1.建立用iPad的規則意識,平時家庭教育如果有規則意識的培養和鋪墊,ipad的是使用規則建立起來就比較容易。具體什麼規則要根據自己娃娃特點建立,我們就是一次玩15分鐘,一天不超過三次,一隻手臂距離。規則量化容易記憶和遵守。

    2.最好不要裝遊戲,如果非要裝,有意識的裝學習類的遊戲,這類遊戲不入迷,比如走迷宮,思維挑戰類。規則建立之初,可以對iPad進行時間限制。在規則意識建立起來之後,慢慢放開iPad的時間限制。因為我們不是去管控,我們是要培養他們的自控力。

    3.多一些小朋友的興趣愛好的培養,減少對iPad的一個關注度和依賴度。在其他方面玩的多,在iPad上面就會玩的少。

  • 2 # 肯定式教養

    年糕媽媽我知道是誰,但是沒關注過,所以她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我不清楚,當然我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讓自己6歲孩子擁有自己IPAD而不擔心的。

    但是我為什麼還要回答這個問題呢?

    因為我孩子也有屬於自己的平板,只是咱沒錢,只能提供孩子一個華為平板。

    在我家我是不限制孩子玩平板的,但是我跟她制定了一個每日計劃,就是下面這張表,你可以看到,孩子有學習的任務,但是也有玩手機看電視玩耍的任務。

    我一直以來都跟我家孩子說:

    玩手機看電視跟學習的地位是一樣的,都是你的權力,但是我們要做到控制。我們不能學習沒完,同樣也不能看電視玩手機沒完。

    孩子肯定認可這種觀點,所以我再跟她一起制定每天的計劃,就水到渠成了,就有了這張表格。

    制定計劃容易,最困難的是執行。

    孩子在一開始執行計劃時,因為沒有養成習慣,因此經常玩手機超時。這時父母的反應最關鍵了,千萬不能因為孩子沒有執行計劃而批評打罵孩子,而是跟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幫助孩子完成計劃。這是關鍵,大概制定計劃的父母很多,但是想到這一點,並做到這一點的很少。

    因為當孩子失敗時,他們自己就內疚覺得過意不去,他們是有內在動力做好的,但是因為自我控制力不夠因此失敗。如果父母這時批評打擊他們,譴責他們,孩子就會對計劃產生排斥心理,不願意再去執行這個計劃。於是就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父母監督孩子,孩子開始抵抗。孩子是無法養成自律的。

    而當父母跟孩子站在一起,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最終勝利時,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越來越高,覺得我可以,我是一個自律的孩子。繼續執行計劃的意願就更加強烈。孩子就開始變得自律了,不需要父母監督。

    現在我家孩子每天都有機會玩手機,對手機也不是特別的渴望,因為他知道我不會刻意的限制她,她自己也有時間來玩手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週市場還會深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