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可專屬
-
2 # 實現英特雄
首先我眼中的“非佛系交友”。
————————
追求快樂是人生的一大主題!
最直接的快樂獲取是什麼,慾望的滿足!
這個時代,物質極大豐富,比起之前,如改天換地一般!
總有走在時代前列的人,總有幸運者,總有強者,也總有弱者。
總有人能輕易得到想得到的,有的人可能奮鬥一輩子也得不到,甚至夠不到那些有錢有勢者忽略的,習以為常,認為自然而然的東西,而那些是那些不幸者的奢望。
得不到,怎麼辦?
求取……
爭取……
長久以往得不到怎麼辦?
盜取?
搶取奪取?
否掉
怕的是有一天明白了永遠都得不到,
那
怎麼辦?
能佛系必定還善良,至少還認善良。
王x聰不必去做佛系青年,他有5億起步資金,有良好教育,有普通人沒有的視野,當然也有投資眼光,運作能力。
佛系青年大多沒有這些吧,
其實絕大多數年輕人的愛好應該和他一樣
美女和遊戲!
佛系青年一樣嗷
假如有一天給他們同樣的條件,相信他們迫不及待要還俗!
曾記否,曾有一群80後,他們叫屌絲!
最後,我想說的是,年輕人有了思想後,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是他們自己的事。
慢著,還有一個。
史上最牛逼的佛系青年。
-
3 # 我是料總
佛系女友:隨便啊,都行,聽你的。
佛系買家:不催賣家發貨,不查物流,有色差就這樣吧,系統預設好評。
佛系王者玩家:罵隊友坑?沒必要,遊戲而已。
佛系白領:平平安安上下班,平平淡淡完成工作,不置氣不冒尖。
佛系司機:停車位被插隊搶,默默去找下一個。
……
太多這類文章,離老闆並沒有點開閱讀,單從標題看,就一股“喪”的氣息撲面而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喪”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
90後的中年危機、35歲的中產焦慮、25歲月入2萬的焦慮、30歲月入5萬的也焦慮、有房背房貸的焦慮、無房買不起房的焦慮、有好幾套房的也過不好、單身的喪、結婚有子的也喪、90後禿了、95後也禿了……
幾乎每個人都能社交媒體中充斥的各類文章中找到對應的自己。
但是,離老闆還是發現,身邊有不少一點也不喪的人。
你也許會覺得,不喪的人一定不愁吃穿,愛情甜蜜,家庭幸福,上班呼風喚雨不受氣工資還高,自己創業當老闆上市融資一馬平川……
這樣的人生的確可能不喪,但是,多小的機率能抽中這樣的人生呢?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不去的坎兒,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壓力越來越大、空氣越來越差的社會,在同一片天空下,那些不喪的人是怎麼樣的呢?
喪是鈍感力的缺失
小妖生活在珠三角某三線城市,90後的她早早完成了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然後因著自己的興趣特長開起了一家個人化妝工作室。
工作室最初只做新娘跟妝服務,很多小妖以前的同學結婚都找她。
逐漸小妖的客人越來越多,許多新娘跟妝的都提前一兩年預訂,但仍然經常“撞期"。
小妖讀書期間成績一般,上的是很一般的三本院校,在校期間就報了化妝班學習,一方面因為自己愛美,另一方面小妖確實熱愛這份事業:“看著每個女孩透過我變得更美更自信,我就很開心。”
再後來,小妖在工作之餘也不斷學習新的化妝技術,工作室慢慢拓展了很多其他業務——半永久眉毛、個人生活妝培訓班、旅遊跟妝……
小妖越來越忙,培養工作室的新化妝師、開培訓、採購……對了,小妖的工作室用的都是非常大牌的彩妝品牌,YSL口紅在桌面都排了一整列。小妖時常從國外帶回許多化妝品,連新娘的一個頭飾、髮夾都是從南韓帶回來,質量特別好。
所以,小妖的工作室雖然價格小貴,但仍然客戶絡繹不絕。她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頭暈眼花。很多人想象著化妝師好像很輕鬆似的,畫畫眉毛、塗塗粉底,沒有風吹日曬多重的體力活,動動手指就行了。
但真實的狀態並不是如此,化妝師還真是體力活。每次新娘跟妝,拉著重重一行李箱的化妝品和配飾,結婚儀式結束大半夜了才拖著行李回家,旅遊跟妝也是如此……化妝是精細活,小妖因長期工作,手腕還患有勞損病……
當我問小妖,工作這麼累還要帶孩子,你會有喪的時候嗎?她笑著反問道:“喪是什麼?”我竟然一時語塞,不知道具體怎麼回答。
我給她看了幾篇關於“喪”的爆款文章,她只看過其中兩篇……的標題。
對啊,喪到底是怎樣的?看了那麼多的“喪文”——沒錢、單身、對未來迷茫……這樣就是“喪”。
其實,這些不確定的狀態,也許只是年輕人的普遍情況,看了文章之後,我們自己忙著對號入座,卻不會去想怎樣改變這種現狀。
而過多的資訊,帶來更多的焦慮,我們也更加迷茫,於是更加“喪”。
所以,“喪”其實也是某種鈍感力的缺失。
鈍感力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提出的,即遲鈍的力量,從容面對生活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智慧和手段。
小妖便是如此,她沒有時間看那麼多傷春悲秋的喪文,在那個三線城市,資訊相對北上廣也沒那麼發達,咪蒙也不是大街小巷人盡皆知,一些所謂的“爆款”她也許都無從看到。
看多了所謂的文章很容易對號入座,給自己貼上標籤——嗯,我就是中年危機的90後,我就是月入5萬的焦慮中產……
人是因為喪才生活辛苦
小妖不喪,你可能會說,那是因為她有老公有孩子有事業,還生活在壓力沒那麼大的城市。那麼,下面這位北漂的同學的故事不妨看看。
阿湯是山西人,大學考到北京,畢業後不顧家人的反對,決意留在北京北漂。工作三年,阿湯換了五份工作,最短的只幹了兩個月,最長的幹了20個月。
工作很累很忙,加班到十點是家常便飯,出差半夜到家第二天還要準時去公司,雖然身處甲方但卻常被乙方虐得不輕……
最近,一向非常注重外形的阿湯最近還發現自己“過勞肥”了,而且,依然單身獨自漂泊……
看起來,阿湯的生活可真是“喪”的全套標配啊。
但是,在跟阿湯的交談中,他卻一點不喪,他形容自己是“外表看起來喪內心其實打滿雞血”。
因為一直做著自己喜愛的新媒體行業,因為是自己選擇離開父母的倚靠獨自北漂,所有爆款的“喪文”都看過,但阿湯從不會將那些安在自己身上。
阿湯說:“大腦有個敘事的自我,會給所有的事情安上一個理由。人不是因為生活辛苦而喪,而是因為喪才生活辛苦。”
聽起來滿滿的一碗熱雞湯,但阿湯確實如此。
他不喪,是因為這樣的生活是他自己選擇的。
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在外人看來,小宅就是個“廢柴”。
一份工作從來超不過半年,兜兜轉轉各種換工作工資也沒長進,沒什麼“高雅”的愛好,沒事就宅家裡開黑,“吃雞”和“王者榮耀”玩得倍棒,買房就更不提了,即使家人幫忙給了首付,他也付不起月供,而他的家人在首付上也給不了他……
很多朋友憂心忡忡地跟小宅說:“你這樣不行啊,既然不是富二代,那要自己努力啊,要不怎麼成家立業,難道一輩子在這個小單間裡活下去了嗎?”
但小宅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學”:“奮力工作賺錢是為了生活更快樂,我現在生活就很快樂。”
夠吃夠喝還能打遊戲,單身一個人自由自在沒有壓力。你說小宅不上進吧,其實也不盡然,他的事業雖然一直沒有大的起色,但也在緩慢向前爬——這個月能做到只遲到兩次了,下個月能全勤了,這個月的績效不及格,下個月績效及格了……
每一次取得一點小進展,小宅都會出去暴搓一頓。他說:“我的天資不行,幹啥啥不行,所以能順利把自己養活並且還活得挺開心的,我覺得這樣的日子還不錯。”
至於發財升官當上霸道Quattroporte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小哲則認為這些都聽天由命。“這些都是求不來的,那就不去糾結了,過好每天就好了。”
其實,喪有時候源於對自己要求太苛刻,總希望出人頭地,一旦達不到預期中的自己就灰心喪氣,妄自菲薄,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知足常樂,不是讓我們滿足於做螻蟻,而是要明白,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幸福,不是隻有到達山頂了才是爬過了山。
胡適也說了,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從小妖、阿湯和小宅的生活我們看出,他們都不“擰巴”,這個社會流行的“喪”,很多時候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再一跟風,於是大家都把“喪”掛在嘴邊。
最近,一部叫《馬男波傑克》的動畫片特別火,推薦給大家,號稱“世界上最喪的動畫片”,但是看了卻瞬間“治鬱”,很多網友表示:“居然跟一隻馬產生了共鳴。”
《馬男波傑克》的畫風簡單,有動物角色,也有人類角色,主角馬,男,名叫波傑克,則具有動物和人的雙重屬性。
幽默、壓抑、癲狂、魔性……《馬男波傑克》被挑剔的豆瓣封為“神劇”。
裡面有不少“喪喪”的金句,卻有種讓你忍俊不禁的魔力:
不要停止奔跑,不要回顧來路,來路無可眷戀,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我都不明白,你自己都這麼討厭自己,怎麼還能期待別人去愛你呢?
我可是很瞭解真正的自己,相信我,不會有人愛那種人的。
我需要去衝個澡,這樣我才不會看到自己哭出來。
你知道大家的問題是什麼嗎?他們只想聽自己已經相信的事,沒人想知道真相。
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有人去了解一個人除非是因為愛
我肚子裡的寄生蟲都比你獨立。
“如果你不能想方設法釋放情緒的話,你會爆炸的。”
這部劇流行的原因,在於每個人都在其中審視自己,找到自己的缺陷。
目前,該劇已經出了四季,評分都相當之高。
波傑克的生活沒什麼值得誇耀的,他自己也說:“沒有什麼人,因為認識我而變得更幸福。”
但是,波傑克又說了:“你需要知道,我不完美,我憤世嫉俗,佔有慾強,有時候還會大發雷霆,我並不是一直都能做得很好,但我想變好,我在努力變好,我覺得我可以變好,你讓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希望你也能跟馬男波傑克一樣,在喪中尋找到不喪。
-
4 # 南徒生
佛系並不像佛,感覺和老子提出的無為而治很像,有點中庸的味道
很多事,都是我不爭不搶,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搶也沒用
公交車你不用開過來,我會走過去
我認為這是一種正能量,並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情緒,我們不現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做出事情。
屬於我的事我多做一點,別人幫我的忙,我不會因為你我關係好,站在道德制高點去發表觀點
這個時代太浮躁了,人心浮動,做好自己的,不給他人添麻煩,這是好的態度
-
5 # AcFun彈幕影片網
我屬於佛系生活的佛系Acer
佛系Acer,一種目前現存數量較少的Acer品種,但是近期出現數量上升的趨勢。
大致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 不強求所有人同意自己的看法,也從來不會跟人噴起來。
4. 心如止水,不悲不喜,遇到網站爆炸404的時候也只是吐兩句槽,然後會時不時再登入看看。
6. 人均小帥,月入一狗,但是仍然很謙虛。
7. 即使沒什麼特別想看的也會開啟A站,放在那裡。
大概就是這些了,來自一位半佛系Acer的叨叨叨~
你是佛系Acer嘛?還有哪些共鳴想要說出來呢?
-
6 # 微醫掛號網
最近一週,微醫君的身邊突然湧現出一大波自稱“佛系中年少女”的90後。他們被“出家”、被“禿頭”、被“胃垮”、被“離婚”……他們雖然是少女的年齡,但生活習慣已經出現初老的症狀。
微醫君觀察發現,一個佛系中年少女的日常,通常是這樣:
8:00 起床 空腹一杯蜂蜜水。
9:00 上班 捧起粉紅色保溫杯,枸杞紅棗一樣不可少。
12:00 午休 吃完飯後,午睡一小時。雖然常常睡不夠、睡不醒,但佛系中年少女從沒起床氣。
18:00 下班 和閨蜜約了火鍋。大魚大肉不養生?再讓服務員來盤青菜好啦!
21:00 回家 洗澡時,下水道又被堵了,掉頭髮真的好煩惱。
21:30 電話時間 老媽的日常“逼婚”電話,老媽可能是在更年期吧,我讓著她點好了,畢竟我是佛系中年少女。
24:00 熬夜 敷上面膜,追個劇,再逛會兒淘寶。雖然孜孜不倦的熬著夜,也得勤勤懇懇的護護膚。
但是你知道佛系中年少女的日常,都犯了哪些錯麼?
1、早起能不能空腹喝蜂蜜水?
早上空腹第一杯就喝蜂蜜水,其實並不是很合適。
蜂蜜有潤腸通便的作用,但僅對部分果糖不耐受,就是那部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果糖的人有效。果糖到了大腸會影響腸道菌群平衡,加上升高了腸道滲透壓,於是產生了“潤腸通便”的效果。用這種方式解決便秘,容易攝入很多的熱量,攝入太少又沒有什麼作用,這樣就會影響腸道菌群健康,才有輕度腹瀉的效果,其實並不那麼健康。
微醫君建議:晨起應當飲用一杯約100-200毫升的溫開水,蜂蜜水應當在喝了溫開水之後約半小時到1小時時飲用。
2、午睡多長時間最好?
在長時間連續工作的狀態下,午睡是補充精力最方便、快速的方法。但若睡得過久,也會帶來負面影響。若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人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可能造成睡眠惰性,似醒非醒,如:睡眼惺忪、昏昏沉沉、無法充分調動思維等,也會造成渾身無力,越睡越累的狀態。
微醫君建議:20分鐘左右的午睡時長最佳,13點左右最為有效,屬於“快速充電式”午睡,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能量,提高警覺度,快速、高效的投入工作。
暴飲暴食之後,來顆健胃消食片,這樣真的可取嗎?周圍人都在談論脫髮,這是普遍現象,到底該不該去看醫生呢?
面對老媽的更年期,應該如何應對?長期熬夜對身體到底有哪些傷害?
回覆列表
梳理作者提問!
如題,作者看似提了兩個問題,其實這兩個問題有交集,也說了兩類人,佛系交友並不能分為佛系生活裡面。
“佛系生活”,如新世相文所說:對於事物,得到也行,得不到也行。這是一個人對生活淡然的態度,職場裡的佛系生活者,做好本職工作,領導在拔擢的時候,提升自己得喜,不提升不悲。是自己的要,要不到不要,得不到的騷動也不要。完全是一種不爭不怨的態度。
“佛系交友”,這裡面的生活態度可能不同了,這是灑脫的生活態度,拿得起放的下。眾所周知,人生難得一知己,有些人朋友成群卻寂寞,有些人三兩知己很快樂!佛系交友就是一種對人際關係灑脫的代表,我不爭三五成群,好朋友自然水到渠成。
那佛系生活的熱潮為什麼此起彼伏呢?1:社會競爭激烈,很多不順者的自我陶醉。
社會功利主義盛行,擁有的財富成為一個人是否是成功者的標準。很多人想達到自我或他人的標準,崇拜財富,就會追求財富。這個時代不是下海的時代,百廢不待興,雖然嚮往財富卻難以創造財富。
政府這幾年為了拉動內需,探索新就業崗位,降低社會不穩定因素。鼓勵很多年輕人創業。可創業這個事,十死九生。
死的那九個創業者,要麼東山再來,要麼就是在谷底趴著,回去找個安定的崗位做一位踏實的螺絲釘。還是稜角磨平的螺絲釘,沒了鬥志,失去了激情,為了安慰時不時冒出的不甘心,便以“佛”修心,這慢慢便變成了“佛系生活”者。
你看金庸小說裡的大師,不都曾是風塵裡的弄潮兒,明白之後才皈依佛門,踏實而安定。
2:自古的“隱士”風,和“淡泊明志”風。
古代中國,很多看不慣世俗的人,都會隱居山林。現在有些人在學習這些的時候,太過於迷戀,便大隱隱於市,我估計現在沒有大原始森林給他們隱居了。也有一部分是受夠了打擊,如小標題一里的原因。
所謂淡泊明志,不經歷故事,哪能那麼淡泊。這裡不再贅述。
3:逃避需要的責任。
很多人不愛激情燃燒的歲月,生性喜歡平靜的生活。平靜的生活是每個人最後必須經歷的,可有人處於平靜不安於平靜,有人處於平靜安於平靜,那麼安於現狀者就會這樣。有些人畏懼前途,也會造成這樣的情況。
佛系生活,只是一種生活態度!拼搏的生活註定一生不平凡,佛系生活註定安穩一生。最折磨也最有潛力的生活當屬追夢人。追夢就像做愛,你直了,對面的也擺好了姿勢,光讓你蹭,就是不讓你進去。幸運的人會得逞,不幸的人幹寂寞,急死在石榴裙下。
佛系生活其實是一種心態。我不贊同拿此當做人生真理,我也不贊同完全摒棄。
生活裡有三個“我”,自我,本我,超我。每個人都被超我折磨過,只是佛系生活離本我最近,當受夠折磨的時候,會短暫退縮平復心態。
當我們追夢過累的時候,不妨用本我安慰下自己,勇敢面對最脆弱的一面,抱著自己大哭一場,跑一場馬拉松,休息好了再去追超我。
實現超我的路上註定荊棘滿路,不妨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勇去斬棘,不妨以“佛系生活”的心去披荊。苦中作樂,也是一道風景。
追逐是一輩子的事,別用錯佛繫心理,讓你止步不前!
追逐是一生的事,別因失敗坎坷,你就皈依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