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宜悥
-
2 # 天地O號
當初初三的語文老師吧。
男的,長得挺帥,知識水平只能說中等,基本也就是念書,譯書,對於一些課外知識或者拓展知識基本也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不過應付初中的我們已經夠了。
當然,上面都是當初的一些印象,之所以不喜歡他,不,不能說是不喜歡,應該說是厭惡。厭惡他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喜歡給學生分類,不是按照成績來劃分,而是根據他個人喜好來劃分,尤其是對於男生。
基本上你老實巴交的上課,做作業,完成清掃任務等,一般老師都會把你歸類為聽話的好學生了,但是他不同,只要他覺得你不討喜,你就有很多多出來的作業了。這也不是我一家之言,是很多同班或不同班的同學在課修時間常常會議論到的。
分類學生這一做法,實在讓我覺得可惡。初中學生本來就處於即將成年卻還比較單純的時候,偶爾有幾個比較早熟、狂野的學生,你稍微動用一下校規或者父母也就能解決了,但把學生分類,按不同層次去劃分定位學生,就好比你無形中就跟學生表明:坐前排的是優等生,是會重點培育的;坐中間的是優等生的備胎,看造化;坐後排的,你們愛咋咋的,無所謂。
這樣的分類法對於學校名譽排名,班級競爭,老師個人榮譽來說自然好處頗多,可是這種分類法對於學生的心理作用卻是潛移默化的。
優等的可能會認為自己從此便高人一等,目中無人(中下等生),性格很容易變得高傲自大,也有狂妄。
中等的也會有高人一等的念頭,只是不會比優等生來的明顯,更多的也只是針對比自己差的同學。為了成為優等生,他們也許會養成“攀權附勢”的壞毛病,這點我當初的學校有不少都是給老師送禮,讓其幫忙補課之類的,有的甚至還是學生給父母提的建議,倒也聰明,只是我覺著不大好。
下等的學生就不言而喻了,畢竟像我這般的還是很多的嘛。只是我運氣比較好,當初剛引進英文教學的時候,我好像天生就跟語言有默契,總能排個一二名,有時候優等生也會找我溝通,因此比起那些差到放棄自己的下等生來說,我還算有個待遇。不過就如開始提到的語文老師,他還是處處針對於我,有時候還在課堂上暗諷我母語還不如外語來的好。我記得當初頭腦發熱回了他一問:那你是說中文比英文來的簡單了?其實我也只是想表達中文的博大精深不是英文可以相提並論的,但他還是罰了我掃教室,洗廁所,倒垃圾。
一開始我還能夠對他不予理會,只是可能當初年紀小,定力不夠吧,慢慢的承受不了他多給的壓力,也開始自暴自棄,成為真正的下等生了。
我知道像我這般情況的朋友還有很多,也都受過不平等的對待,因此我實在很是厭惡分類學生的老師,只因為你的一時興起,就可能毀了一個學生的一生。
回覆列表
說說我六年級的老師吧,是語文老師,她是女的。
那一次和朋友吵架,都打起來了,我不想和她打的,最後語文老師來調解,她一直說我有病,說我事多,我擦!!!然後我和我媽打電話,老師知道了,那吵的我是稀里嘩啦的,我不想聽,不耐煩,本以為她吵過沒事了,班主任又知道了,罵的要死,我有不是不知道,這是讓校長知道了,老師肯定沒獎金,更況且是學期結束,獎金的是肯定泡湯。我就在那哭,反正只是發洩我心中的委屈,班主任還說我作,說和我打架的同學沒我事多,我去你個毛線。
語文老師說話比較粗,經常在生活中罵我們,還說她都是對的,反正她罵人的話正常人不想聽,要多粗有多粗。
班主任也偏心,人家的偏心是深藏不漏,他是霸氣側漏,切。
我們初中報名時,班主任給我們說他們學校多好多好的,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有提成的,拉一個學生是五十塊錢,他還說這裡的升學率比風華還高,,放你的五香麻辣屁,我聽一個老教師說的這裡升學率只有百分之零點一。
反正還有許多,如果你是我,你就知道我的六年級生涯是多麼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