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煮酒君
-
2 # 十點讀書
最無奈的人生,不是在金字塔底層苦苦掙扎,而是給了你翅膀,卻不給你天空,於是你一次次束手束腳,飛的夢想引誘你一次次撞塌鼻樑。
他貌似鍾馗,卻一生風流,多少歌伎引為知己。
他芥子納須彌,一次次抒寫閨中情怨,彷彿紙醉金迷的靡靡之音,卻鏡藏乾坤,他把社稷蒼生的大納入小小的閨中情裡,哪怕被一代代誤解。
他“有氣幹鬥牛,無人辨軲轆”,作八韻詩只需八叉手,才思泉湧,卻空有一身抱負,在官場之外徘徊翹首,而多少庸人俗人,一步步飛黃騰達。
他的志向在朝野,卻一貶再貶,官越做越小,詞越寫越“豔”,最後垂老之時終於官至國子助教,剛“小”幹了一場,又再次被貶,憂鬱而死。
他就是溫庭筠,花間派鼻祖,才氣側漏,卻無人賞識,終生鬱郁不得志,流連於蝶蛾之間。
也許,這樣的溫庭筠至情至性,才至大家。假如他一生仕途扶搖直上,可能只是,官場上多了位磨刀霍霍之輩,文學史上卻缺了一個時代的琴瑟迴音。
這一天是溫庭筠官場上的“巔峰之日”,他盼了一輩子,終於在老友的舉薦下於朝廷任職。
回首一生起起落落,老了終於做了個過得去的官。他怎麼能錯過這麼好的機會,如果不大幹一場,恐怕要悔恨終生。
想來也是諷刺,被別人考了一生,仕途之門砰砰的響,唯獨不為他開。
而今竟搖身一變官至國子助教,成了主考官。
但這不安分的主,鬢髮皆白仍然壯志酬雲,他要行使來之不易的權利,為天下做點實事。他天真地以為,一身正氣可以滌盪官場的不正之風,不料那缸濁水,是以黃泉為料。
榜中之文可謂直抒胸臆,劍端直指朝政,毫不委婉地揭露了貪汙腐敗之徒,來勢洶洶。
當朝官員恨得咬牙切齒,宰相當即把他貶為方城尉。
溫庭筠這次被貶元氣大傷,以為荒漠中的漫漫長途終於等來了綠洲,剛到了天堂,轉身又回到地獄。他萬念俱灰,彷彿一下子衰老了十年。他怎麼也想不到,公正無私、為國為民的他,說貶就被貶了。
溫庭筠的一生,與“貶”字難解難分。知音難倪,多少次想以劍代筆,在陳琳墓前,他揮筆寫下: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活著的無人賞識,只好對著作古之人喃喃自語。你的才華已展露無遺,而我的呢?羨慕之情溢於言表。
溫庭筠有才,一曲“豔詞”,情深開合有度,點到為止。就像真正的美女,絕不縮在胭脂的軀殼之下,絕不引人邪念,情與景渾然天成,恰到好處。
在詞作上,溫庭筠與韋莊並駕齊驅,即“溫韋”。他的詞是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宮殿,既有美的外形,更有美的支架。而在詩上辭藻華麗,精於音律,與李商隱齊名,人稱“溫李”。
天才之路並不是憑空生成的。溫庭筠自幼勤奮好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有弦即彈,有孔即吹”,“苦心研習,尤長於詩賦”。別人參加科舉考試,都是如臨大敵,他倒好,別人苦思冥想之際,他八次叉手就做完了,所以人稱“溫八叉”。
監考官知道,就是這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於是下一次監考官把他隔離在自己對面,不料考試結束後這廝依舊得意洋洋,煞有介事地嘆了口氣,我這次發揮得不是很好啊,只幫人口授了八個。
考官聽了,火冒三丈,於是溫庭筠再次落榜。
溫庭筠一面嚮往著仕途,一面又自掘墳墓。
可是,溫庭筠真的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官場黑暗,考場也不清白,他知道自己屢屢考不上並不是因為才能不足。
於是,溫庭筠抱著幾分蔑視,蔑視這不公正的考試製度。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姿態,不必討好、搖尾乞憐,倒也可謂賺了回逍遙。
溫庭筠一生不第,卻像摔不死的螞蟻一樣,被風吹倒了又再次爬起。他一生光芒太盛,不懂得收斂,不懂得點頭哈腰,自然遭人嫉恨。
大中初年,溫庭筠初到長安時,曾與莊恪太子李永交遊,推薦自己的作品。溫庭筠試圖透過太子這顆金磚敲開仕途的大門。可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站錯隊了,李永在皇子中並不得勢。
第一次進士考試,溫庭筠胸有成竹,不料卻名落孫山。
當時宦官當道,楊賢妃為了除掉障礙,勾結宦官,汙衊李永“慢遊敗度”。文宗被迷惑乃至信以為真,廢黜李永。
李永在這場爭權奪勢中像一隻任人擺佈的小白鼠,最終含冤而死。溫庭筠大為悲慟,寫下《莊恪太子輓歌詞》,在這樣混亂的局勢下,他依然保持著天性,不懼再起波瀾。
溫庭筠與太子交宴三年,本來自身難保。幸運的是,不久後李德裕當上了宰相,才得以保全性命。
小人永遠見不得忠臣為國立命,只要你做出了利於天下百姓的事,便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李德裕就是這樣的“釘子”。他改舊換新,任用賢良,掃除蛀蟲,使國家重煥生機。
彷彿一切欣欣向榮,溫庭筠看到形勢一片大好,心想,英雄終於有用武之地了。可惜惡勢力總在暗處蠢蠢欲動。
牛黨們與李德裕政見不合,與宦官裡應外合,趁唐武宗被宦官迫害至死之時,把持朝政,把眼中釘貶黜得毫無招架之力。
而此時的溫庭筠,能活著已是萬幸,一股無力感湧來,“我亦為君長嘆息,緘情遠寄愁無色。莫沾香夢綠楊絲”。
溫庭筠是個直腸子,他不懂得虛與委蛇,一腔的真性情。好,在他那裡是好;惡,在他那裡也不懂得轉彎。於是他一次又一次被自己撞倒。
有一次,唐宣宗正在吟詩作詞,他苦思冥想,怎麼也想不出“金步搖”可以對仗的詞。於是令狐綯私下裡請教溫庭筠,溫庭筠張口就答,“玉條脫”。
溫庭筠一臉的鄙夷,彷彿看待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似的,說,《南華經》並不是什麼深僻的書籍,相國忙完公務,也應該多看點書。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溫庭筠向來是想什麼說什麼,從來憋不住話。他曾對別人說,“中書省內坐將軍”。
中書省乃是文官,這不是譏諷堂堂宰相沒有見識嗎?令狐綯臉上掛不住了,恨恨地想,三天兩頭被你笑話,看我怎麼治你。於是在皇帝面前參了他一本,奏他“有才無行,不宜與第”。
溫庭筠只認才不認人,堂堂皇帝都在他手裡吃癟。
據說有一次唐宣宗恰巧在一個旅館遇到了溫庭筠。溫庭筠有眼不識泰山,一生中唯一一次與皇帝面對面,不僅口無遮攔,還葬送了前程。
溫庭筠戲謔地問唐宣宗,你是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嗎?對方直搖頭。
莫非你是縣尉、主簿之類的小官?
“皆非也”。唐宣宗說完憤憤地離開。回到宮後,越想越生氣,堂堂一國之君竟被如此輕視。
於是溫庭筠又再次被貶。詩友們紛紛嘆息,其中一位詩人朋友紀唐夫一語中的:
何事明時泣玉頻,長安不見杏園春。
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
且盡綠醹銷積恨,莫辭黃綬拂行塵。
方城若比長沙路,猶隔千山與萬津。
人生,拼的就是“綜合實力”,而所謂成功,並不是鯤鵬的翅膀,越雄渾有力,越傲視蒼穹。
更多時候,成功只是一艘小船,你必須把自己打磨得適應各種路徑。顯然,溫庭筠是不屑於這樣做的。吃盡苦頭,一回首,歸來仍是少年,初心未改。
溫庭筠的行事作風,註定了他不可能取寵當權。他也曾想歸隱山林,可是他那顆入世的心,遲遲放不下建功立業的願望。
溫庭筠寫得最多的恐怕是《菩薩蠻》,可是他並不是寫來孤芳自賞的。當朝皇帝喜歡吟詠詩詞,宰相令狐綯為了取悅皇帝,偷偷令溫庭筠作了一組《菩薩蠻》。
令狐綯私下裡跟溫庭筠說,這是我們的秘密,你不要洩露出去。然後頗為自得地拿到皇帝面前,附庸風雅。
十四首《菩薩蠻》代表著溫庭筠曲詞創作的一個高峰,皇帝當然拍手叫好。
回過頭來,溫庭筠把這事當做趣聞傳開,令狐綯尷尬不已,雞冠一下子就焉了下去。令狐綯在心裡大為惱火,兩人的間隙也逐漸拉伸,關係大不如前。
然而,溫庭筠這十四首曲詞當真只是迎合皇帝的趣味?這些詞猶如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讓人動容;美人面容姣好,讓人眼波流轉,為之駐足。哀傷的曲調,豔麗的外衣,“讀之銷魂”。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體態、服飾和妝容,大概就是古代女子外在的追求。這首詞很有畫面感,像曲舒緩的音樂——破曉時分,一位美女慵懶地起床,對著鏡子化妝梳洗。
溫庭筠呈現了這樣一個畫面,並不直接道出旨意。在古代,峨眉對於女子是是一種美好的象徵。美是可以轉移的,對於男子而言不就是美好的品格嗎?
全詞可以說是圍繞“懶”字展開的,為什麼是“懶”起呢?如果一個人的美你視而不見,再怎麼裝扮又有什麼意義?於是溫庭筠藏下的隱喻就露出端倪了。
皇帝身邊多逢迎之輩,你喜歡什麼我就說什麼,如癮如膏肓,而那些有經世致用之才,往往被閒置一旁。
可是這些心思,又有誰懂呢?他只是個“努力不幸的人”,“在夜色中打滑”,“行色簡單,心術複雜”,鏡子常坐的地方,依然只有他孤獨的身影。
從古至今,都有這麼有群人,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不是言語沉默,而是坦露心跡的沉默。
在古代,他們是百姓、士卒、商販……乃至皇帝;而今,他們是工人、學生、教師、上班族……
言為心聲,擴大止行為,我寧願稱之為逍遙遊。“以遊無窮”的,只能是夢境。
表達是一種樂趣,是每個人隱秘的精神樂趣。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於是我們展現人們喜聞樂見的那一面,甚至是我們本來沒有的,直接拿來安裝在我們表皮上。
而另一個真實的靈魂,瑟縮在一個陰暗的角落裡。他們不開燈,因為他們也害怕撞見那個讓人顏面掃地的影子。
這是溫庭筠的樂趣,他隱秘的樂趣是鏡子的反轉,可是誰願意深入那也許並不存在的桃花源。所以溫庭筠註定是孤獨的,這種孤獨甚至與有沒有人欣賞他是兩碼事。
可是就有人不顧一切地探索,溫庭筠做到了,他的詞我們至今仍在吟唱,為那個敢於活出自我的人。
-
3 # 文史道
提起溫庭筠,作者心中又是百感交集。
他是大唐第一才子,卻因時代格局而沒有功名;他是花間詩派創始人,他的“填詞”名動天下,為皇上青睞,卻又不得見;他出身沒落貴族,沒有享受到“官二代”的風光,終究是飽受打壓,鬱郁不得志;他因長得醜,在那個“郎才女貌”的大唐盛世,終究沒埋沒…
他像唐伯虎、金聖嘆等很多文人一樣,是天下之幸,是一己之殤。
溫庭筠作為花間詩派的鼻祖,在詞壇地位很高,這一點毋庸置疑。
談及他的詞作,自然繞不開那首被唐宣宗推崇備至的《菩薩蠻》,原文如下: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是溫庭筠的代表詞作。此詞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以及妝成後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全詞成功運用反襯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作品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
後來,首詞後還被劉歡填曲,姚貝娜演唱,成為了電視劇《甄嬛傳》的插曲《菩薩蠻》非常動聽:
溫庭筠不僅在填詞上造詣極高,詩作也是屈指可數。最值得稱道的就是那首《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離家在外,羈旅愁苦;半世流離,憂思難忘。全詩“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作者在高中時,便對這首詩記憶深刻。尤其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名句,裡邊刻畫的每一處物景,都是哪裡清麗、蒼涼、自然。
據說,對於這首詩裡的名句,歐陽修曾仿照“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寫了一句“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卻終未能出其右。
談及溫庭筠的身世,史料上對他的記載是這樣的:出身沒落貴族,數舉進士不第,官場長期受打壓,終生不得志……他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因為性格上的兩大特點:1、喜歡樂於助人,2、喜歡譏諷權貴,最終給他帶來了不幸的後果。
關於他的容貌,史書記載,其人形貌媸陋,不修邊幅,有“溫鍾馗”之說法。說白了,就像捉鬼的鐘馗一樣,難免會被人厭棄。縱然才華橫溢,又能如何?只能慨嘆一聲。
溫庭筠雖然出身沒落貴族,但是書香門第的底子尚存。他從小敏而好學,飽讀詩書。少年時,便頗有才名,工於小賦,尤擅寫應試文章。當時考試要求寫賦,每賦八韻。
無論出什麼樣的題目,溫庭筠每交叉一次雙手,便能轉換一韻,如是八次,一篇文采斐然的賦便應運而生了。當時就有“溫八叉”的美名。溫庭筠每次都能如此,文學功力之深厚,讓人擊節歎賞。據傳在一次考試中,監考老師還專門給他安排了特殊座位,就是不讓他幫別人“答卷“,即便如此,最後他還是成功的幫8個人做了答卷。才學之高,即使是七步成詩的曹子建,我想也不過如此了!
多年後,他的一大票粉絲華美登場,李煜、歐陽修、柳永、陸游、李清照、晏幾道……並都成為各個時代大腕級人物。豔而有骨的《花間詞》,更成為人人奉若至寶的經典。
-
4 # 滄海人間“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溫庭筠,字飛卿,有“溫八叉”之稱。晚唐時期著名詩人、詞人。詞這種文學題裁,始於李白,為溫庭筠重視並大力發展。溫庭筠的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被稱為“花間派”鼻祖,後世詞人如馮延巳、周邦彥、吳文英等多受其影響。“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溫庭筠的代表詞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薩蠻》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楊柳枝》、《南歌子》、《河瀆神》、《訴衷情》等。“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菩薩蠻·小山重迭金明滅》是溫庭筠的一首代表作,寫了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以及妝成後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這首詞被劉歡填曲,用作電視劇《甄嬛傳》的插曲《菩薩蠻》。“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溫庭筠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在詞史上,溫庭筠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作為晚唐著名詩人、中國詞史上的重要人物,溫庭筠在文學史上名垂千古。
回覆列表
溫庭筠的詞壇地位是怎樣的?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這首歌~~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菩薩蠻》溫庭筠
大家都熟悉的甄嬛傳的主題曲《菩薩蠻》的詞便是溫庭筠所做。
溫庭筠在詞壇有著極高的地位,歷代的詩論家對他的評價都極高。他被稱為“花間派”的鼻祖,與韋莊並稱“溫韋”。溫庭筠的詞對兩宋婉約詞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可惜的是,溫庭筠的許多作品現都已失傳。不僅如此,連許多關於他生平的史料也是如此。現存的關於他的生平的史料都是支離破碎的,且很多都是存在矛盾,真實性難以考證。
關於溫庭筠的生年,大約有三種觀點,即“元和說”、“貞元說”和“長慶說”,這三種說法皆取材於《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僕射》一詩,此處不再贅述。溫庭筠年少便聰慧,興趣、汗水一樣不少,這才得了一身藝業,不僅擅於吹拉彈唱,更擅長詩詞。《舊唐書》有云,“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孫光憲《北夢瑣言》更雲其“才思豔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
唐文宗開成四年(公元839年),溫庭筠年近四十,應舉而不中,僅以京兆府試得榜副貢生,實受宮廷鬥爭遺害。唐文宗近讒,莊恪太子李永尚且被逐身死,溫庭筠能以身免,可謂不幸中的萬幸。
唐懿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溫庭筠再試,因其“救數人”的外號,得到主考官沈詢的重點“關照”,召其於簾前相試,溫庭筠因此而大鬧考場,甚至有傳聞,雖有沈詢“虎視眈眈”,溫庭筠也在場中助了八人。當然,禍亂考場,不抓你起來砍幾刀就算你走運,自然又是不中的。
溫庭筠才名極盛,常出入於相國令狐綯府中。唐宣宗喜歡《菩薩蠻》,令狐綯私下請溫庭筠填了首對付上去,不料溫庭筠不當回事兒大加宣揚,為令狐綯所忌;後來,唐宣宗賦詩,無人能對,於是讓未第者出言,溫庭筠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獎賞。令狐綯不知溫所言,向他請教,被溫庭筠言語諷刺其讀書少。溫庭筠曾經對人說“中書省內坐將軍”以刺令狐綯無甚賞識……凡此種種,終於激怒令狐綯,向上言其人有才而無行,不可使他及第。
據傳,溫庭筠於傳舍遇微服的宣宗,以言語詰之,為皇帝惱恨。所謂“空穴不來風”,無論這些事蹟是否真實,溫庭筠在當時可謂聲名狼藉。
攪擾考場後,溫庭筠被貶了個隋州隋縣尉。後來,溫庭筠在貧窮道路上漸行漸遠,終於到了迫乞於揚子院的地步。因犯了宵禁,被巡夜兵士暴打一頓,牙也落了幾顆。並訴諸於其時出鎮淮南的老相識令狐綯,但兵士未受到處置,還極言其形跡醜陋。溫庭筠本來名聲就不咋地,經此一事,更是難堪,只好只嚮往長安致書公卿以求公道。
鹹通六年(公元865年),溫庭筠以高才出國子助教,第二年,監國子試。溫庭筠感其身遇,遂“右,前件進士所納詩篇等,識略精進,堪神教化,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標題命篇,時所難著,燈燭之下,雄詞卓然。誠宜榜示眾人,不敢獨斷華藻。並仰榜出,以明無私”,又因為“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的文章內有指斥朝政都。
不久,溫庭筠便被貶了方城尉,於同年冬,抑鬱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