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讀宋詞

    在經濟學上,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是一種不能控制的通貨膨脹,在物價急速上漲的情況下,就使貨幣很快失去價值。惡性通貨膨脹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標準界定。一般界定為每月通貨膨脹50%或更多,但很多時候會採取寬鬆界定,使用的比率會更低。多數經濟學家認同的定義為“一個沒有任何平衡趨勢的通貨膨脹迴圈”。1956年,Philip Cagan撰寫的Monetary Dynamics of Hyperinflation,一般被視為最早研究惡性通脹的書目,他當時把每月50%以上的通脹,稱為“惡性通脹”,又或“超通脹”。

    世界史上有所記載的惡性通貨膨脹都發生在20世紀。20世紀的惡性通貨膨脹出現在三個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及80年代的債務危機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5個國家奧地利、德國、匈牙利、波蘭和蘇聯陷入惡性通貨膨脹中。1922—1933年間的德國最高通貨膨脹率甚至達到29000%。

    另一輪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舊中國、希臘和匈牙利都陷入了貨幣混亂中,它創下了世界史上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的記錄——連續一年多物價平均每月通貨膨脹率達19800%。

    第三輪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於20世紀80年代,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秘魯等國的外債危機導致了金融混亂。

    再補充下,近十幾年的一些國家的惡性通貨膨脹事例。

    白俄羅斯(1994——2002)

    冷戰剛剛結束不久,白俄羅斯就開始經歷了幣值波動的動盪。剛獨立的時候,白俄羅斯的經濟較好,國民的生活水平在所有的東歐國家裡最高。在1993年的時候,白俄羅斯貨幣的最大面值是5,000盧布,到了19世紀末的時候,就變成了5,000,000盧布。白俄羅斯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1:1000的兌換率用新的盧布代替了舊盧布。現在的盧布最大的面值是100,000,相當於1993年的100,000,000盧布。現在80%的工業部門依然屬於國有制。

    辛巴維(威)(2000——2009)

    非洲的辛巴維(威)在1980年宣佈獨立。在當時,辛巴維(威)元實際上比美元的價值更高,匯率是1:1.25.由於沒有節制的印出紙幣,辛巴維(威)元在21世紀就開始惡性通脹。在2004年,通貨膨脹達到了624%,經過政府的調控,2015年的通貨膨脹率低於了三位數,然而到了2006年又飆到了1730%。在2006年,政府用新的辛巴維(威)元以1:1000的兌換率取代了舊的貨幣,2007年時,通貨膨脹率達到了11000%。到了2008年,政府還發行了5億、10億、50億、100億面值的貨幣。辛巴維(威)人上街都需要拎上好幾個袋子的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中哪個妖精沒有上層關係和後臺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