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oseph-Chan
-
2 # 不輕信不盲從
HeIⅠo.記得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劉詩昆説過:[我個人認為古典音樂和傳統音樂的文化價值更高一些,流行音樂生命力短是顛撲不滅的事實,特別現在往往不是靠藝人本身實力,很多是靠著媒體不斷炒作成功的。可以說,古典音樂在藝術上是永恆的。] 劉大師還舉例說,當年的鋼琴王子克萊德曼,至多隻是個流行演奏家,彈奏上並無太多技巧而言,只是他彈奏的曲目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心靈上的歡快和愉悅。大師一翻說話很有見解,不愧為頂級鋼琴藝術家。我亦贊同大師之觀點,不少流行曲就如時裝一樣,只是潮流興,很快就被遺忘,而經典的交響曲音樂如[梁祝]、[黃河鋼琴協奏] ,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英雄交響曲等至今不衰,成為音樂藝術的典範。殿堂式的奧地利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每年舉行多場來自世界各國交響樂團演奏的古典音樂、歌劇音樂,在這裡有幾場是流行音樂?少之又少!不管怎樣!要說的是音樂無國界,不能與政治扯在一起,真正玩音樂的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很多音樂高手之間都會有其各自風格及表現手法。之所以古典音樂、流行音樂也好,都有其藝術特色和喜好者。
-
3 # 千年古柏柏
裡面涉及到這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流行文化和經典文化的關係,流行文化是屬於時尚的引領潮流的,也是需要創新的,創新品質高的作品,就成了經典。如《滄海一聲笑》已經成為武俠文化不可超越的經典。
二。大陸的發展。香港流行文化的受眾主體是大陸,以往大陸經濟較為落後,影視業也不發達,群眾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精神文化生活也較貧瘠,而今大陸工業化,城市化,資訊化及教育普及的不斷提高,大陸群眾不僅可以獲得自身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也能從全球各個國家不同民族獲得影視作品,香港只是很小的產品來源。
三。香港的相對沒落。因世界冷戰和國內尚未完全統一,香港同胞與大陸骨肉情深,成為祖國大陸與世界聯絡的重要通道。香港也因良好的區位條件,在二戰後迅速發展,一度是四小龍中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也是整個亞洲僅次於東京的國際大都會。此外,由於國內戰爭遺留問題,香港擁有一大批國學底蘊深厚,愛國敬業的老藝人,他們的作品不僅才氣華人也有濃濃的愛國情懷,自然深受國內群眾的喜愛。但如今,中國內地的開放度日高,各方面全面崛起,香港不少人甚至不能適應,加上天才的愛國的老藝人,紛紛謝世。香港對於內地的貢獻日漸減少。當然,香港依然是中國最現代的國際城市,依然擁有巨大的人才優勢。找準契合點,香港的流行文化依舊還會有很強的生命力。
-
4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香港流行文化的衰微,是近二十年中的真實一面。對於很多80後而言,這確實意味著一個時代的消失。而對華人整體而言,則是始於舊中國老上海、稍後轉移到香港的一種文化傳統的滅亡。所謂香港流行文化,並不完全是香港或者說是廣東的文化。上世紀初,香港人最普遍的娛樂是聽唱粵曲,那的確是專屬於廣東人的文化形式。但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後乃至於此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之內,大批文化人,包括電影人、音樂家、作家等等,紛紛來到香港。正是他們,在此後將舊中國文化與香港本土的傳統所結合,才有了此後繁榮五、六十年之久的香港流行文化。
其中代表,如金庸,他本是浙江海寧人,1946年在上海《大公報》做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並調往香港分社,50年代進入《新晚報》做副刊編輯,與同事梁羽生相識為友,此後兩人相繼開寫武俠小說。至於電影、音樂領域,諸如此類人更多。單是出生於上海,後來前往香港的明星演員或導演,便有沈殿霞、黃元申、姜大衛、王家衛、張敏、楊恭如;此外,1953年生於福建廈門,七歲移居香港的吳孟達,1958年生於浙江舟山、五歲移居香港的苗僑偉,1961年生於黑龍江牡丹江、之後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的徐錦江,1965年出生於江蘇蘇州直到1980年才隨父母移居香港的劉嘉玲,1966年生於北京的黎明,看看這份名單,你就應該明白香港影視繁榮的原因,是不拒絕新鮮血液源源不斷的匯入。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匯聚大批內地電影人才及資金,香港文化在上世紀50年代便開始其黃金時代,李小龍、王家衛、吳宇森、周潤發、張國榮、李連杰、成龍、劉德華、梁朝偉、梁家輝、張曼玉、周星馳在國際上均享負盛名,有一段時期,東亞各國政府一度只容許香港電影進口,令香港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稱,每年3至4月間舉行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電影界每年一度的盛事。而到了80年代,香港樂壇也進入全盛時期,香港流行曲引領亞洲中文歌曲潮流,中國內地和臺灣地區的居民雖然不懂粵語,也愛聽粵語流行曲。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豔芳等成為那個時代的樂壇巨星,四人不但開演唱會次數、場數極多,更積極參演電影,是票房保證,聲色藝俱全。而Beyond樂隊的主音歌手黃家駒,更把演唱、作曲和舞臺演出的天才集於一身,被譽為香港有才華的演藝人士之代表人物。
但所謂凡事都不免盛極而衰。到上世紀末,香港流行文化已然出現衰落跡象。20年前的香港歌壇,曾經出了那麼多的天王巨星,每一個名字都如雷貫耳,可是今天,在大陸有同樣號召力的卻只有一個陳奕迅。當年TVB連續劇在大陸一次次造成萬人空巷,譬如《射鵰英雄傳》,如今卻變成截然相反的局面,據說在香港熱播的是大陸連續劇,而TVB卻再無力迴天。亞視,更傳言馬上就要停牌結束運營。
與之相對應的,是香港這座城市,正迅速地褪去它自身的特色,越來越像一座普通的中國南方二線城市,不再開放、充滿活力,更像是一個告別青春的中年怨婦。最近幾年,香港唯一能吸引人注意的,幾乎只有《無間道》這種警匪片。我們不講其質量如何(其實是上乘之作),事實是香港的劇,就算是質量上乘,也無法避免被橫店製造碾壓。香港的無厘頭喜劇也早已名不副實,沒有了無厘頭。在《功夫》之後,周星馳完全是投身內陸,用大陸的演員,演大陸的劇,賺大陸的錢。
香港,已經沒有能吸引其他地域為之著迷的流行文化了。直接原因,是經濟的蕭條,經濟蕭條導致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則造成文化斷層。自然,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大陸已然強勢崛起,香港再無能力成為一個文化重鎮。
-
5 # DLAOX
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個,一個是以前港臺文化主要是大陸第一代移民掌控的,能深刻理解古典中國文化,會引起大家共鳴,現在早就是本土第三代第四代了,加上骨子裡崇洋媚外,導致港臺文化內卷淪為一個島內自娛自樂的小眾。第二個是港臺文化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抄襲日韓文化,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了,大陸可以直接購買日韓版權,他們做不了二手販子了。第三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現在大陸自己有錢又有人才,肯定會培養自己的影視娛樂節目,再加上沒有文化隔閡,能深刻理解大陸人民深層次需求,加上最近幾十年大陸社會翻天覆地變化,非大陸人才根本跟不上這股潮流
-
6 # 見竹視霧
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問題,原來的香港,亞洲四小龍,內地相對落後很多,對於港劇港片裡的場景,內地的觀眾充滿了好奇和嚮往,而現在看來那時候大概就跟現在的深圳差不多,所謂的港式風味已經顯得不再獨特,內地的經濟也已經趕超,娛樂市場也不像原來一樣是港臺藝人的天下了,有一個理論很重要,經濟越發達,娛樂市場越繁榮,很好理解,飯吃飽了就得找點樂子,之前飯都沒得吃誰有心思關心哪個明星又出軌,哪個明星宣佈戀情啊什麼的,按照現在的地位來看,香港根本無法恢復當初的輝煌了,經濟是一切的基礎,美國向全球輸出他們的電影,音樂,文化,是因為他們是世界經濟中心。
曾經只有600萬人口的香港,引領著華人流行文化長達30年之久,但歷史的程序印證了那句話古人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香港華人流行文化之都的大廈正在坍塌,這是否存在必然客觀規律,值得去分析玩味,而香港流行文化還會重新雄起嘛?
回覆列表
不止香港,臺灣也是。但是已振作不了,這是市場規律。以前,全球華語最大市場是臺灣,然後是香港,所以大馬、新加坡、澳門藝人只能參與港臺的文化發展。現在最大的華語市場是13億人的內地。
主因是,以前港臺收入和內地差距超高,內地在解決夠不夠吃的問題,離吃飽還有很大距離,根本不會像港臺一般花那麼多資源到娛樂行業。
所以那時以純樸的目光看港臺的流行文化,就有種: 原來可以這樣玩的嗎? 很新奇,很先進,大開眼界的感覺。即使這些流行文化很多也和內地不接軌,也無所謂,亦不能計較,因為內地沒有其他更適合的。這可從周星馳的搞笑可看出,粵語很傳神,但配音的或不懂粵語的就領略不了很多笑點和表情。又比如臺灣鄧麗君歌的是小調、幽靜、幽怨的曲調,但當時內地正蒸蒸日上,要衝勁等等,就是很少帶勁的選擇。總之就是我播放什麼,你就看什麼,反正我的受眾本身就沒考慮到你。
大約2000年後,內地整體來說已不是解決溫飽,很多城市出現過胖引起的疾病,除了吃飽,也要精神上的飽,出現了更多的娛樂需求,不滿這些水土不服的流行文化,可說是不接下氣,為什麼我們自己不做更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就這樣,十多年後的今天,內地的綜藝、劇集、小說、流行曲,多得挑不完,總有一款適合十三億人中的你。可能有人說內地爛片多,但其實港臺也一樣多爛片,只是太爛沒引起內地關注,而內地爛片可跨省謾罵,港臺醜事不出門而已。
像瑯琊榜這樣的電視劇大作,港臺有錢也拍不出來。無心法師這類帥哥美女的民國背景靈異網劇,港臺也不敢投資。所以港臺現在成了當年的大馬和新加坡一般只有藝人走去大市場,本地留不了人材,又怎能振興?最多偶爾出品幾套內地意想不到的精品,再也回不到當年整個上海在晚飯時間全都聚在一起看香港拍的「上海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