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律明
-
2 # 忘川星玉
華夏族,也就是漢族。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認為漢族是一個民族以及種族。實際上,漢族是上古時期各個生活在中原地區部落(民族)的集合,是華夏文化的共同體。上古時期,在中原地區有很多的部落,這些部落剛剛脫離了母系氏族的社會,華夏族的人文始祖黃帝當時作為一個部落的領袖教給人們造船,帶領人們做房子,製造車,改良以及發明養蠶的技術,所以當時的黃帝深受周邊各個部落的愛戴,所以被推舉為幾個部落的共主和領袖,這便是華夏族最初的來源。而炎帝則是另一個華夏部落的首領,炎帝改良農具,教給人們更科學的耕種方法,並且炎帝嘗百草,用草藥給人們治病,同樣深受周邊各個部落的愛戴,也被推舉為首領。而蚩尤,他和黃帝炎帝一樣,也是當時一個部落的首領,當然了,今天的史書稱他為九黎族首領,九黎族其實當時也是生活在中原地區部落的一個,蚩尤甚至要比黃帝炎帝還要厲害,發明了青銅兵器,但是由於蚩尤和黃帝炎帝又不一樣,蚩尤喜歡征服周邊的部落,喜歡靠武力征服或者兼併其他部落,而黃帝和炎帝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威望服眾,由於中國後來的儒家社會,黃帝和炎帝以德服人成為儒家的榜樣,大受追捧,而蚩尤窮兵黷武,則被排出華夏,甚至不被認為是華夏一部分,實際上蚩尤也是當時各華夏部落的一個。
華夏族衍化出了哪些民族,我們來說說。
①苗族黎族等西南少數民族。
苗族據悉是蚩尤的後人。當年蚩尤集結軍隊,向炎帝部落進攻,炎帝抵抗蚩尤,最後還是由於兵器戰法不如蚩尤,而被蚩尤打敗,被迫向黃帝部落靠攏,黃帝當時和炎帝聯合起來,共同形成了部落聯盟,這便是今天漢族的前身,來對抗蚩尤,最終在黃帝的英明領導下,蚩尤被打敗,蚩尤本人也在戰亂中被殺死。蚩尤的部落大亂,本來蚩尤的部落也是由很多被征服的華夏部落組成的,這些部落一看蚩尤戰敗,為了躲避黃帝和炎帝的追殺,紛紛向東,南退卻,一部分成為了後來的東夷,東夷盤踞在山東附近,東夷首領後裔,曾經率軍攻破夏朝首都。後來少康中興才又趕走東夷。東夷後來在周朝基本也融入了華夏大家庭,成為了漢族。而另一部則逃到了南方,成為了今天苗族黎族的祖先,所以本質上,今天的苗族,黎族以及白族,其實和漢族是同源的,只不過後來由於分開時間太長,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
②匈奴。
史書記載,匈奴是夏朝的後代。
夏朝還沒有被世界歷史承認,我們認為夏朝是當時中原各華夏民族最強大的一個部落,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領袖的禹,以自己部落名稱為國號,建立了夏朝,夏朝曾經多次被周邊民族攻破國都,實際上對中原地區掌控力很弱,這也是它不被承認是一個王朝的原因。但是後來的商朝原來是臣服於夏的另一個部落,後來打敗夏,取而代之,夏部落一部分的遺民跑到了北方,據史書記載這便是匈奴的來源,當然了古代史書對於匈奴的來源本來就是推測,所以匈奴並不是華夏的後代。
羌人曾經在春秋,秦朝,漢朝以及五胡亂華時期很活躍,羌人是炎帝的後人。版泉之戰,黃帝和炎帝為了爭奪部落聯盟盟主而大戰,炎帝戰敗,炎帝手下的一些部落,不願意屈服黃帝領導,而向西出走,這便是羌人。漢朝時期,漢朝曾經多次對羌人用兵,但始終不能消滅。羌人在五胡亂華之前獨立於華夏之外,由於長期獨立,所以文化和漢文化有異同。但是今天的羌人已經迴歸了華夏大家庭,他們也迴歸了漢族,唐朝時期,由於唐朝的強大,羌人基本上就回歸了漢族大家庭。還有一部分羌人,由於建國之後,他們的強烈要求,中國設立了白族這一民族,白族大部分羌人後代。羌人本來就是華夏的一部分,文化什麼的和華夏差異不大,所以後來被漢人同化也相當於迴歸了吧。
④鮮卑。鮮卑在古代被稱為漢朝等王朝稱為東胡。而鮮卑今天則已經沒有了,被漢族同化。鮮卑也是蚩尤的後人,蚩尤被打敗後,一部分部落逃到了遼東地區,成為了鮮卑的祖先。
⑤越南民族。
越南的主體民族越族,實際上和華夏淵源很大,東南亞這些國家,除了越南越族是出身華夏,其他東南亞民族都不屬於華夏體系。越族是春秋戰國越國的後人,當然他們在春秋戰國不叫越族,也是華夏一部分。越王勾踐在春秋時期成為了霸主,不但向中原用兵,還向南方用兵,佔領不少地方。後來勾踐死後,越國由於遠離中原,後來被楚國打敗,一分為二,最南邊部分則是閩越國。閩越國國土達到越南北部。後來閩越國由於遠離中原,直到漢朝漢景帝時期才被滅亡,越南北部也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直到南宋時期,越南才脫離中國獨立。而越族也就是今天越南主體民族則是華夏的一部分,他們大部分是越人以及秦朝中原移民的後代,越南無論從文化還是血統都和華夏有很大關係,但是由於現在越南是獨立國家,並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所以和漢族越行越遠。
⑥日本一部分人。
日本民族和族,實際上是漢人,北韓人,東南亞人的集合體。據悉,今天的和族,血統多種多樣,其中漢族人血統佔百分之30,大部分漢人是在漢朝末年三國時期移民日本的,據悉,漢獻帝劉協的後人就跑到了日本,今天日本的高橋氏實際上是中國劉姓,並且還是漢獻帝后人。日本的長宗我部,也是秦朝移民後裔,。
綜上所述,華夏族衍生出了很多民族,今天中國大部分的少數民族,特別是白族黎族苗族都是華夏族的一部分。只不過分開久了,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而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以及華夏文化的繼承者,也創造了巨大的輝煌,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至少有五十個民族是華夏族衍生出來的,而漢族則是華夏文化的直系繼承者,其他民族由於歷史原因,形成自己獨特文化,但是也可以從他們的文化中看到華夏文化的影子。他們和漢族都是一個源頭,就好像今天的客家人,他們就是漢族,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由於他們的文化的主體還是漢文化,只不過衍生出了獨特的客家文化,所以客家人還是漢族,而沒有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樣分離出去,由於其他兄弟民族分開久了,他們的文化已經和華夏文化產生巨大差異,所以他們現在是其他民族。但實際上,他們和漢族同起源,同血統,所以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也是有道理的。漢族只不過是華夏文化最直系的繼承者而已。如果漢族是華夏的長子的話,那麼其他民族就相當於華夏的次子,所以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從根本上來說是有道理的。
-
3 # lsl25167766169
古代的事情有些說不準了,史書所記載的也並不一定完全準確。古代民族的分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環境的隔絕,二是基因混血。這就造成了現今一個狀況:有些異民族比如藏族與我們漢族本是同根同源,基因相同,民族卻不同。而漢族之內,位於南北邊境的一些省份的漢族人雖名為漢族,仍說漢語,血緣卻與古漢族相去有些遠了。相對來說現在長江流域的人更接近古漢族吧。說到基因、人種總是有些敏感,但是東亞黃種人(不應該稱為蒙古人種,蒙古人與我們並不一樣)確實比其他人種更優秀,與其他人種的混血只會降低我們的進化度,而不是增加。
回覆列表
謝謝您們的再次邀請!我們都說我們是炎黃子孫,炎黃也是我們華夏的祖先。但是,中國的文字最早是殷商的甲骨文,甲骨文主要記載著祭祀、占卜、戰爭、天象等等,沒有記載我們炎黃祖先的內容。從側面來看,我們的炎黃祖先也處在遊牧民族部落之中。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著匈奴其祖先夏后氏之苗裔也,與我們華夏是同源。同時,殷商時期,黃帝姓姬的源於華夏周部落,因為遭受了戎、狄部落的侵害,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部落遷移到今天陝西岐山,那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古公亶父造田營舍,成為了農耕民族,在眾多的茹毛飲血的遊牧民族之中,華夏周部落是最早進入農耕民族之中的。古公亶父的後代周武王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周朝制定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為後來的中華民族政治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礎。由於周禮、周易是一套帝王之術,孔子將這些作為儒家思想的聖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中華民族(漢)思想奠定了基礎,二千年來,不管漢民族經歷了滅族,也不管是建立起來少數民族政權還是漢民族的政權,儒家的帝王之術是所有的帝王都要用。所以,我們的大漢民族,用儒家的思想慢慢地將異族融化在漢民族之中。那天,我們漢民族再將世界其他民族也融入在我們中華(漢)民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