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小絹

    孔子和荀子都在胡說八道!人一出生什麼都不懂,從那裡去懂善與惡,有奶就是娘!善與惡都是以後看自己所處的什麼環境下所確定的!古時,孟母都知道為了孩子將來能在好的環境下長成一個有素質有教養有出息的人,不惜三遷住宿!人一出生就懂善與惡!那以後還要繼續去學習嗎?

  • 2 # 杲杲湖山

    孔子根本沒說過“人之初性本善”這方面的話,荀子也沒直接說過“人之初性本惡”這句話。“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觀點和概念,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孟子和荀子提出來的。看你提問的遣詞用語的方式和概念邏輯——就顯出了你100%的不學無術和幼稚無知,即你的心智和知識水平,像是個90後及像個幾歲十幾歲的中小學生。

    現就關於人性和人性的善與惡,以及人性的本質,做個較為全面和客觀的解答。

    一、性善論與孟子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觀點,但“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卻是出在《三字經》中。如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生活和生存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和由於資源的競爭——使人的性情和為人做事的理念、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發生顛覆性的改變,那麼人——也就有了人性、動機、行為的“善”與“惡”好好與壞的區別與差別。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今山東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與性本善相對的是性本惡。是由荀子提出的。

    二、什麼是人性與善惡的觀點

    人性是什麼?人性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關於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在對人性的探索中,都做了不同視角和觀點的思考與解釋。諸子的人性思想,內容極其豐富。先秦時期各家的思想和使命追求,都在於想透過對人性的認識,使人有規律、有秩序、有道德、有修養、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明理省事遵道,去惡存善、改惡為善;保持純善本真,提高倫理道德意識,滋滋進取,完善人生價值,最終實現人生理想,達到人生目的,追求幸福、愉悅、高尚的人生。

    1、關於諸子對人性的定義

    孔子最早談到了人性“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不過,他沒給人性下什麼定義,也沒有明確回答人性是善是惡,只是強調了人性基本平等和可塑。孔子對人性這個很複雜的問題,他明智之處就是少談、不武斷下結論。正如他的弟子子貢所言:“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告子認為:“生之謂性”;莊子認為:“性者,生之質也”;荀子認為“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韓非子認為“夫智,性也;壽,命也,性命者,非能以學於人也”;孟子認為“人之異於禽獸者”。

    先秦諸子所講的“性”、“人性”的基本涵義可以說都是一致的,即“性”一般指人或物天然的、自有的東西、特點、特徵或資質;“人性”是指人具有的天然的、自有的東西、特點、特徵或資質,即指人的天生資質或天賦素質。

    2、人性的善惡之論

    先秦時期關於人性善惡,眾說紛紜,各執一端,現只把孟子和荀子的觀點論述簡單地說一下。

    (1)性善論——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力倡人性善論,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天賦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認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義禮智四個善端,這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現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1) 性惡論——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認為,人生來的本性是惡,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於人人都有物質慾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學而自然的,正是這種物質慾望的追求,決定了人性的惡。如果仔細推敲研究下——或謂從另外一個視角看待荀子的性惡論,好像更接近於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道金斯創作《自私的基因》,其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們生來是自私的。這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亦遙相呼應,自私、需要、慾望、行為動機——最初是出於動物(需要與本能的)譜系的,故曰:人性本惡也!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確認人在道德修養和治理國家中的主體地位。在道德修養方面,作為前提與起點的,是荀子主張的性惡論。荀子從天人相分的立場出發,否定而人性中先驗的道德根據。在他看來,所謂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謂“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現為“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其實質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認為人的這種天然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他認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紛亂理而歸於暴”。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

    荀子這裡的情性觀與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關。然而性自命出以“情”為天的觀念引出的是自然主義、情感主義的生存論調。荀子沒有沿著這一個路向發展,這是因為,他認為天然稟賦的性情是惡的。因而順應他的發展,將引起人與人的爭奪,賊殺,導致社會的混亂,這就是性惡論。

    三、人性的變易性

    在人性是否具有變易性、可不可以改變這個問題上,先秦諸子可以說是達成了共識——皆認為可變可易。孔子認為“性相近,習相遠”,告子認為“性,猶湍水也”,孟子也承認人性不但變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人之所以異欲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荀子認為人“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蹠,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明確肯定了人性的多種可能性和變易性。墨子主張人性如染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認為人性具有可塑性。在管子看來“民之從利如水之走下,於四方無擇也”。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世碩認為“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善惡在所養焉。”

    四、什麼是人性本質?

    為什麼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惡,人性本質到底是什麼?

    《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自漢代以來,古代易學家和哲學家對這一命題有不同的解釋。西漢京房以“二氣相感而成體”、“不可執一為定象” 解釋 “一陰一陽之謂道”。唐楊士勳《 梁傳疏》引王弼對這一命題的解釋:“一陰一陽者,或謂之陰,或謂之陽,不可定名也。”

    中國易學表述矛盾法則的命題。認為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廢,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

    其實《易經》之“一陰一陽之謂道”已對“人性”本質說的很清楚明白。為什麼諸子百家對人性都提出了“自家”的觀點,而在人性具有本質性的,可變異性上卻達成了一致的觀點?因為人性善於與惡是共同存在於一身的,就如陰陽迴圈轉化,共生共存,互依共生。其實在我早期的研究中已發現善惡好壞如宇宙萬事——存在於絕對卻又在相對之間。譬如善惡好壞一如陰陽——雖絕對但卻是一體也,而且是相生相剋互相轉化。關於這個問題在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現代心理學已講的很清楚了,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心理動力論”和弗洛依德“人格結構理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論的對人性、慾望與需要的解釋。

    現代心理學已把人性說的很明白。隨著管理實踐的發展,人們對管理中人性的認識也不斷深化,先後經歷了"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和"複雜人"假設等階段。

    "複雜人"(Complex man)是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提出的假設。"複雜人"的含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就個體人而言,其需要和潛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地位的改變,環境的改變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變而各不相同。

    其二,就群體的人而言,人與人是有差異的。因此,無論是"經濟人"、"社會人",還是"自我實現人"的假設,雖然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並不適用於一切人。

    因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具多層次性,因此人的動機是多方面的,隨之需要變化也是隨著需要的目標的長短而不同,即人是多動機的人。

    即人性是隨著人的需要動機不斷變化的。人性會隨著環境的變化需要——人的需要和對應的不同的目標(即人或事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動機而是變化著的,不斷做出調整的。即人的需要和目標都潛藏著人善與惡的動機——這就是人性本質。

    在此要說明的是人之本善和本惡與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是兩碼事。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還有人性本質善和人性本質惡的含義。幾千年來和很多時候打這個問題搞混了,命題和概念搞得混亂了。因此這裡要說明作一次澄清。

    再就是筆者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薰陶,及青壯學研儒家精典書籍,自稱“儒家弟子”。本人是“人性本善”觀點的承認者、支持者和繼承者,是一個執仁義、行誠信,具有科學態度的理性的,做人做事的體道者。

    也是一個具有執行力、管理力和領導力的職業人。

    2017年9月6日

  • 3 # 佛弟子29

    當年有一老者找佛陀欲皈依佛門.眾弟子看老者五百世沒有培植善根.不同意老者皈依.老者悲傷.佛陀同意老者皈依.眾弟子不解.佛陀說老者無量劫前被老虎追趕時喊了句南無佛!此時善根成熟可以了皈依!佛陀能看無量劫.而眾弟子不能.(阿羅漢只能看五百世)!因此孔子能看人之初.而荀子看到是人逐漸變化的惡習性!這是聖賢的區別!但是既然知人性惡更要教育使之歸於正道!

  • 4 # 好玩的國學

    首先糾正一個認識的誤區,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並非是孔子提出來的。而是儒家的亞聖孟子提出來的。孔子只是說,性相近習相遠,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而環境的影響,讓人的性格和行為有了差別。

    人性論一直是哲學的重要問題,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對人性到底是什麼都有過討論。在中國哲學史上,對人性是善還是惡的問題,有很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告子,他認為,人性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惡,但這種觀點很有問題,為人類放棄尋求真善美找到了理由。第二種是孟子的性善論。孟子認為,任何動物的區別在於,人先天的有道德追求,人性本身有惻隱之心等四種善端,只要人能好好儲存這四種善端,人就能朝著性善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孟子的性善論其實是性有善端論,人有向善的趨勢和本能,人不必然向善,但人只要存心養性,那麼人皆可以為堯舜。從孟子的思想出發,發展出人自省發明本心的宋明心學。

    第三種是荀子的性惡論。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為了爭奪生存權,人可以無惡不作,為了維持社會的平衡,必須用禮法來制約人的惡性,所以在荀子的思想中,發展出了法家依法治國的思想。孟子的性善論的積極之處就在於,他把人的道德修養變成人的內心自覺自為的一個過程,告訴人們,我們的本心中有善的影子,只要遵從自己的本心,保持自己的本心,大家都能做個好人,甚至是成為堯舜一樣的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款AI錄音筆比較適合用於多人合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