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奔跑的茉莉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不用讓她和別人比哇!

    也許他的這個習慣現在看讓你困擾,但是以後這也許是她社交上的優點呢,我個人覺得不用刻意去改變它。可以和孩子做約定,如果你們時間不緊張的話,她想等誰你都可以陪她,但是當你時間緊張來不及的時候,比如早上上班要遲到了,那她就只能和別人打個招呼就走,等到你們時間充裕的時候再去等別人。

  • 2 # 飄飄妖冶

    孩子喜歡從眾,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說明你的孩子是一個正常的孩子,有協作精神,就是比較合群,不自閉。五歲半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個性,有了群體意識,對小夥伴的關注,表明了她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特別是女孩,特別關注小夥伴,懂得協作精神,知道一個人無法生存。一個人無法玩遊戲。不像大人,能夠忍受孤獨,一個人能夠獨立完成許多工作,小孩正在模仿和互相學習的階段,同年齡層的小朋友,正是他們學習的物件。有團體意識,懂協作的小孩,學東西更快,更懂得社會常識。所以,要鼓勵小孩和同年齡層的孩子一起玩耍,有利於健康成長。

    我們同事有一個孩子,看上去一切正常,就是不和小孩玩,一個人玩耍,玩一個皮筋就能夠玩半天,父母都很忙,很樂意孩子的乖巧,只要不打擾他,他就一個人玩的很嗨。直到入學才發現,孩子根本不能夠懂得社會秩序,對同學恐懼,攻擊,尖叫,領到醫院看了一下,才知道,孩子有自閉症,發現的晚了,很難糾正,現在就在一個專門的學校糾正,不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入學,父母都很後悔,太粗心,發現的太晚了。

    有時候大人之間不夠耐心,喜歡用成人世界的規律來限制孩子,怎麼玩,玩什麼,其實,孩子有自己的理解力,有自己喜歡的遊戲,大人可以作為一個觀察者,欣賞者,偶爾幫忙,而不是領導者,因為,孩子的世界你不懂,成人的世界,孩子也不懂。我兒子和同事的孩子們經常忙得滿頭大汗,把磚頭搬來搬去,問他們在幹什麼,他們說在蓋房子,當然,沒有任何房子的形狀,好幾次我想指導他們怎麼把磚徹起來,看起來更像房子,但是我忍了,畢竟他們的目的是娛樂,和真正的建築工人有很大的區別。我就在旁邊看著,只要不發生危險,就任他們晚上半天。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不要用成人的思維來看待,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創造,去破壞,只要他們快樂就好。

  • 3 # 高行雲的小書屋

    開宗明義:行雲的理解是,您是害怕孩子不獨立,害怕孩子會出現某些性格上的問題,或者您的孩子想要什麼都順心如意?就是想跟小朋友們一起,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首先您不能因為別的孩子都不這樣,來證明您孩子性格上是有問題的,行雲認為,您的孩子挺好的,喜歡小朋友,喜歡一起玩兒,很有團隊與互助意識。行雲,覺得沒有必要強硬糾正,行雲想給您提供一個您和孩子的相處方式,透過相處,告訴孩子,不是什麼事情都是稱心如意的!

    在說出正題之前,行雲先問下各位一個問題: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如自己的意嗎?

    行雲想答案几乎是肯定的,每到新年,大家都會祝福別人新年心想事成、稱心如意。同樣,學業順利,家庭和睦,事業蓬勃,更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總的來說也都是為了自己順心如意。

    相比孩子,成年人的成熟在於多數狀況下我們可以接受「不如意」的事實,可以接受這個世界並不完美。

    讓孩子意識到不是所有的事兒都能稱心如意看似是簡單的,孩子想要的玩具不給他買,想吃的菜餚不給他做,想贏的遊戲不讓他獲勝,如題主就可以直接抱起孩子回家或者上學等等,都會讓他明白很多事情的結果不會順著自己的心意來。

    但這都是簡單粗暴的方法,適得其反就是這種做法普遍的副作用。

    而解決問題的高明之處在於,如何讓他們接受這個事實的同時,可以積極樂觀地面對。

    一個孩子如果明白事情不能稱心如意,因此變得消極,甚至自暴自棄,是得不償失的。很多父母為了早日讓孩子體會到社會的殘酷,選擇了「打擊」式的教育方法。

    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會告訴孩子「不夠好」。

    久而久之,孩子確實不以自己為中心了,但更讓自己變得邊緣化,性格上也會產生自卑。

    我們必須弄清楚一點,意識到世界並不如自己所想,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步,同時也是妥協的一步。

    當我們要把這種思維傳達給孩子時,要明白到這種挫敗感會給孩子帶來的情緒,包括失望、憤怒與難過。而家長和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情緒減小,轉而成為積極正面的情緒。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個方面,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讓他了解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順從自己的心意:

    1)要求的合理性:面對孩子的各種要求,題主需要判斷這個要求的合理性。如果孩子的要求可以幫助他在這個年齡階段受益,就可以答應孩子。如果這個要求對於孩子只有壞處,或者超出父母承受範圍,就得告訴他,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

    2)需要和想要:題主需要分清楚,什麼是孩子需要的,什麼是孩子想要的。有一些孩子想要的玩具和遊戲,可能本身並不是真的喜歡,而是從同學那裡看到,出於虛榮心,於是也想要。

    3)孩子提要求的方式:孩子在提要求的時候,如果能心平氣和地講出道理,就可以考慮滿足他,因為這也是培養他提要求的一種方式。

    比如題主的孩子因為上學路上遇到了同學,如果你和孩子時間還早,可以允許他陪著同學啊;如果你的時間確實很緊或者馬上就要遲到了,你可以與孩子進行溝通,說明情況,如果孩子以哭泣或者打滾兒的方式,你就要堅定地採取方式——抱著他直接上學!

    歸根結底,題主需要一套規則來限定孩子的需求,這個規則可以有一定彈性,但不能透過嘴巴告訴孩子,而應該從行為上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

    只有當孩子明確瞭解到哪些是父母會答應,哪些又是父母一定不會答應的,才會讓他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順自己的心意。

    在此之後,建議題主可以透過兩個方法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

    努力就會有回報:有時候可能家長並不是不能接受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是不希望孩子不勞而獲。因此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這並不是不可能,但需要看孩子付出多少的努力。

    比如在和孩子下棋的時候,孩子無法接受失敗,氣餒地不下了或掀翻棋盤,就和暗暗學習如何下得更好有本質的區別。在孩子認真思考之後,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贏一盤,讓孩子體會到思考的樂趣。孩子在意識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稱心如意的同時,還需要知道,有些事情並非絕對,是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的。

    沒有人是萬能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人就是他認識世界的一個視窗。孩子覺得事事都能順自己心意,本質上還是覺得家長可以滿足自己的一切願望。很多父母也喜歡在孩子面前營造萬能的假象,享受被孩子崇拜的感覺,其實並不一定有益。

    獨立的精神:這是針對題主的孩子的。題主說孩子似乎要與別人一起才能行動,行雲覺得是不是孩子的獨立性培養方面,題主有些欠缺,不敢放手去讓她嘗試、不敢讓自己的孩子勇敢的去做?所以孩子才會沒有自己的主見,看著別人做什麼,等著別人做完再去做……如果確實是這樣情況,建議題主去思考,在當下的階段,到底你的孩子能做什麼?你自己怎麼去做?

    題主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明白人不是萬能的,所以需要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題主要告訴孩子自己做不到其實並不丟臉,與其做孩子的英雄,做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去理解和幫助孩子,讓孩子對自己的盲目崇拜,變成理性的尊敬。

    其實,現在很多家長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是一種偷懶的教育方法。孩子要什麼買什麼,孩子做什麼自己先去做,所謂的像孩子之前,享孩子之後,這說到底就是掏錢刷卡的事情。

    但如何讓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並不是事事順心,並幫助他樂觀面對,建立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則需要家長的耐心,和成為榜樣的決心。

    PS◆ANSWER:說實話行雲還是很欣賞這位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這說明題主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打心底地希望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為孩子給予更好的。行雲也希望以上建議對於題主和其他有責任感的家長有幫助,因為教育孩子本身就不會事事順心如意,因此我們才需要時時努力學習!

    PS◆XINGYUN:這就是我的回答!我就是這樣的秉性!我就是這樣的漢子!

    PS◆POINT: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對於孩子真的很重要!

  • 4 # 想媽的育兒生活薈

    五歲半的小孩子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認知,樓主這樣的情況,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孩子缺少伴兒!

    首先檢討自己對孩子的陪伴是否足夠!

    父母對孩子的最好的愛就是陪伴,而陪伴也分很多種,比如你拿著手機或者陪伴在孩子旁邊玩,也許你覺得是陪伴,但是對孩子來說卻只是你在旁邊玩而已;比如你在工作時讓孩子在旁邊玩,也許你也認為是陪伴,但是對孩子來說,你長久的不說一句話,只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並不是一種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是你放下手裡的一切,專心的陪孩子玩遊戲、看書、看動畫片……所以如果有了足夠的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其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伴兒。

    每個人都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與這個社會脫節,所以仔細觀察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家人的陪伴,是否還有其他的小夥伴。因為樓主說的情況就覺得孩子對其他相熟的人都有一種期待,期待被關注,期待一起做事情。如果她得到了足夠的夥伴兒,而夥伴兒也會和他一起玩耍,這樣的情況應該會減少。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是否可以幫助到你

  • 5 # 一牙君

    人生三個年齡段對人的影響很大,三歲看老,五歲有神,九歲定性,小孩子的反射區域是最好看出問題的,好或者壞在他們的嘴裡,在他們的臉上,而渴求在他們的眼神裡,五歲正是一個需要關懷和陪伴的年紀,她很享受陪伴帶來的快樂,遇到事情你應該想一想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想清楚這一個你女兒肯定會變得好起來,最起碼她會聽你的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網際網路產品命名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