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在看論語,感覺真的是一本教育孩子,提高自己的好書。
3
回覆列表
  • 1 # JaneZhang4

    本來就是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從古至今,人的社會屬性一直就是這些。儒家的處世哲學也基本由此而來的,已經統治了幾千年,並且以此建立了統一穩定的中國,必定是有其實用性和先進性。

  • 2 # 代用名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摘錄先生(孔夫子)教導他們的一些對話筆錄,正面看待的人是一本教育的好書畢竟兩千多年了不愧為聖人。但有人不瞭解聖人和偏見對其中一些詞語進行揣摩說三道四,其實弟子們的水平有高低對先生理解和傾向也有偏差,論語有些被人攻擊也很正常。試想一下老師沒有什麼課本流下來,流下來的而是學生們的一些片段和摘錄能不偏差嗎?傳說學生有三千人…

    中庸,大學,孟子,論語,稱四書。我個人覺得前兩本更佳越經典…在這些學說思想中能體會到亙古亙今道理的確是聖學!

  • 3 # 河北有個劉老師

    能讀懂的人,視為國學珍寶;讀不懂的人,視為廢物垃圾。千百年來,論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必然有他合乎人倫順乎天道之處。所以樸素的講,讓孩子從小接觸、瞭解論語等國學經典,能培養仁愛、友善、謹慎、豁達、樂觀、上進的人生態度,何樂而不為呢?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和信仰支撐,能讓每個華人活得自信、幸福,雖然年代久遠,有些內容雖然不具備現實操作性,但我們也要批判的繼承,只有不忘祖訓,傳承經典,我們的未來才有希望。

  • 4 # 黃河口巽客

    “學”是為了什麼?在孔子看來,“學”是為了“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所以《論語》就有這麼一段對話,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在這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評價好學的標準並不是讀書多少、成績高低,而是“不遷怒,不貳過”——做人的品行是否端正。

    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要有正確的教育觀。一個人取得成功的並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識,而在於他的品行是否端正。一個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孩子的成功的起跑線不是知識掌握了多少,而是一個好的品行和一個好的心態。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人活在世界上應該有一種追求,這種追求就是孔夫子所說的“道”。這個“道”,也就是我們常引用的《大學》中的一句名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一個人要有好的個人修養;二是,一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而這兩層含義又有兩層聯絡。一層淺顯的聯絡,也是我們引用這句名言時往往強調的是,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遠大志向,必須要有優秀的個人修養,因此對於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志向,而是“修身齊家”的當下行為。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父母教育孩子學會反省,一是要掌握反省的時機,最好在孩子安靜的時刻,心態平穩的情況下進行;二是要懂得反省的方式,可以是內心的自我教育,更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用筆頭記錄下來,並且有計劃的拿出來看一看。

    孔子強調“君子慎獨”,是提倡人格的自我修煉,“君子慎獨”的教育意義在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規則意識在當今社會是十分重要的,其原因就在於規則意識的背後不僅僅是道德規範,更是法律意識。尊重規則於內心是對自身道德的錘鍊,於外部則是對法律的遵從。

    孔子曾經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的意思是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儘可能的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交友要慎重,對於自己有好處,對於孩子的成長更是大有裨益。

  • 5 # 老穆說語文

    穆老師認為:

    《論語》起初就是一本旅遊備忘錄。

    寫著寫著,變得厚重了,索性當做教科書。

    再後來,就變成統治思想的工具了!

    到了今天,就成為了經典之作!

    也是我們研究古人思想的途徑之一。

    當然,也就成了書商賺錢的工具,老師們拿來武裝自己修養的武器!

    希望穆老師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 6 # 南山陽

    《論語》是本什麼性質的書,大家在一些稍專業嚴謹的介紹中會看到。例如楊伯峻《論語譯註》、孫欽善《論語本解》、錢遜《論語淺解》,學術性強一點的如黃懷信《論語彙校集釋》等,都有很詳細的解說,那怕百度上都有。這裡就不細說了。這裡略說幾個我認為要注意的問題:

    一、《論語》是否真能代表孔子本人的思想。答案是肯定的,《論語》不是孔子親自動筆撰寫,是他的嫡傳弟子為主,把孔子平時向學生講習釋義解疑時的教導,追記下來。那為什麼說,這也是孔子本人思想的真實記錄呢?這跟儒家,尤其是孔子嫡傳的原始儒家弟子的傳統有關。《論語•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這裡的“述而不作”,述,是遵循,這句話是說,孔子的學說和所教之課程,是遵循已有的權威典籍和禮法,沒有推翻前人自創新說。一些學者正確地指出,在周朝,“作”與“述”是有嚴格的等級之分的。“作”,是創新制度典章、禮數儀式,即後人說的“新制新說”。那誰有資格“作”呢?只有天子有資格,《禮記•中庸》雲:“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議禮、制度、考文,皆作者之事,然必天子乃得為之”。孔子認為自己不是天子,沒有“作”的身份地位,名不正言不順,不合於禮,故只能“述”。述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者、繼承者更好地理解把握典籍文化的要義,彰顯“作”的功用,修正錯誤,提升靈力,指導踐行。

    夫子一生“克己復禮”,其對弟子豈不同樣要求之?“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弟子們追記孔子的話語,以作為儒門宗旨之信證,傳諸後世,此豈也“述而不作”乎?道理是一樣的。所以《論語》最能代表孔子思想這個不用懷疑。

    二、《論語》對今天的意義。對於今人來說,儒家思想首先有些東西可以完全排除,是沒有指導意義的了。例如尊王思想、等級制生存思想,視“天”為能夠回報人事得失的有意志有行為的至高者的思想(這一條除非你是宗教信徒,那還有些參考意義),還有“六藝”的操作層面的說法等等。這些已經在今天不起指導作用了。那麼,還有一些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觀念也要注意與現代社會新標準結合,取其精華,不能全盤照搬,例如對女性的態度,儒家思想中有明視訊記憶體在的侷限性,這不應否認。

    然後剩餘的關仁、義、忠、信、禮、廉、恥、學、行等等有關品行、道德、心性、智慧、行為的論點,有極為大量值得今天重新重視的地方。《論語》雖簡樸,加歷代以還的精要註釋講解,準確客觀地理解其中的含義並不困難。同時,我們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早有大量來源於儒家倡導的規範存在,首先是生活,特別是家庭生活、學校和工作人際這些場所,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取態,讀《論語》只不過把這些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已經大量體驗到的尺度和氣氛,加以事理邏輯上、認知上的系統鞏固而已。當然,一步是很重要的,特別年輕的時候,能夠系統深入的學習《論語》生命存在、樣式、色彩和是非尺度的把握,有相當好的指導作用,幾乎是不可取代的指導作用。凡是在華人圈子裡生活的華人,讀《論語》都是應該的,有益的。我個人的主張是,25歲之前,應該系統深入的讀,最好能夠背誦下來。熟爛於胸,對自我成長會有好處,結果隨著歲月閱歷的豐滿,越久而越見其功。

    三、《論語》先讀,還是《大學》《中庸》先讀。我認為,朱熹把“四書”作為儒家思想最精華的提練,是非常正確、具大智慧的做法,讓千年中國廣為受益。從學習的階梯言,先《大學》,次《中庸》,次《論語》,次《孟子》才是比較好的排序。正心發願,養氣立德,品行同往,知行合一,方得先聖之法門。

  • 7 # 沐月陽

    怎麼看待論語這本書?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來說,最重要的三本書就是《易經》《論語》《道德經》,《論語》這本這本書的普及性應該更強一些,因為他的語言在這三本書更加通俗易懂。可以說很多人,即使沒有看過論語,這本書中的思想也在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生前的一些語錄。其實這本書我讀起來的感覺,就是一位長者在教導我們的人生,這位長者會高興、會難過、會感嘆、會悲傷,是一個血肉豐滿的人;而不是一些教條的語錄,泥塑式的聖人。透過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人,怎樣能夠做好一個人;怎樣才能活的更加有意義?而這本書也不是單純的說教,孔子和弟子們的各種經歷,為我們描述了,一段段豐滿的故事!當然在當今社會,每個人對人生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有一些人可能不是很認同這本書裡的思想,但是論語這本書對我們還是有重要的人生指導意義。所以我建議大家應該抽出時間慢慢地品讀一下這本書,讓我們和聖人一起遨遊在人生的精神世界。

  • 8 # 閒看秋風999

    中國二千年的文化教育界,《經》部在經、史、子、集四部中佔了最主要的地位;而以《論語》為孔子之論之語,在經部中又佔了最主要的地位。中國的封建社會時代最長,頌揚孔子與《論語》的人最多。現在試選數人的言論作為代表:南宋大理學家朱熹認為:“某少時讀《論語》便知愛,自後求一書似此者卒無有。”(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之一·乙編《論語》)在朱熹的心目中,《論語》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第一部要籍了。這個儒家信徒的尊《論語》為第一部經典,也等於其他教徒的尊其他教祖的某一著作為唯一經典,這是不足為怪的。

    明清間思想家之一王船山認為:《論語》高於其他經書。他特別強調道:“讀《論語》須是別法在,與學》《庸》不同。《論語》是聖人徹上徹下語,須於此看得下學上達,同中之別,別中之同。”(《讀四書大全說》卷四)王船山把醜態百出的《鄉黨》說成萬世學聖

    的室書,真是少見的顛倒是非。在這位孔子信徒的心目中,只要是出自孔子或與孔子有關的論述,就無一不是大道真理、盡善盡美的。

    清代樸學家之一焦循認為:“存其言於天下後世,無一人斥之駁之,惟孔子一人。”(《說矜》)這也是儒家信徒的無中生有,不合事實。稍後於孔子首先出來批駁孔子的就有墨子。即在漢後儒家思想長期統治下,無人敢駁它,不是由於特別有價值,而是由於特別有權力。但在此種情況下,“斥之駁之”者,也不乏人,很著名的有王充、李贄等,絕對不是“天下後世”“無一人”。任意誇大,有違“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清末封建頑固派之一葉德輝,是以孔子影響最大為價值最高者的一個代表。他說:“雖不識字之農夫牧豎、婦人幼子,無不有孔子二字橫於胸臆間,蓋聖人之教,先之以人倫,而以神道輔其不及。”(《與南學會皮鹿門孝廉書》)所以孔教為佛、道、耶蘇等教所不及。清末以來,凡以孔子影響最大就等於價值最高者,都基本同於葉德輝這種看法。

    近代國學家梁啟超到民國時代也宣傳:“《論語》約二千年來華人思想之總源;《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垺。此二書可謂華人內的外的生活之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正由於歷代封建王朝用各種方法強迫全華人民對《論語》熟讀成誦,能夠先入為主,“以

    孔夫子之是非為是非”,去為統治者忠誠服務;尤其是封建科舉時代,從《論語》等書出題取士,全國沒有一個不讀《論語》、不尊孔子的讀書人。所以在中國文化名著中,《論語》的影響特別大,這種影響忽大忽小至今還存在。

    另一個國學家錢穆著《孔子與論語》一書,更強調“《論語》中每一句皆有意義。”開頭即說:“《論語》應該是一部華人,人人必讀之書;不僅中國,將來此書,應成為一部世界人類的人人必讀書。”

    不才在下認為:沒有一本書會成為世界人人必讀的書。華人以至世界人類儘可不必人人都讀《論語》。

    李大釗說得好:“吾華之有孔子,吾華之幸,亦吾華之不幸也。”(《民彝與政治》)這才是對孔子的客觀評價與全盤評價。

    在封建王朝或變相的封建王朝統治下,只許尊孔子反諸子,不許尊諸子反孔子,敢不尊孔,就無法登科做官;敢於反孔者就被捕殺如明朝李贄,有何是非之可言呢?

    國學熱需要冷思考。不讓現在的孩子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學《論語》,孔子都不答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時代變了,《論語》是用來在茶餘飯後,閒來無事消磨時間的,要孩子們學則百害無一利。

  • 9 # 聞道齊魯

    若問: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什麼?一般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會回答四個字:仁義道德。站在中國傳統文化這一立場上看,整部《論語》乃至整個儒家文化所講的也無非就是“仁義道德”四個字。但若真正深入研讀《論語》,則會發現,《論語》直接論述的卻並非“仁義道德”,而是“學、政、禮、仁”這四個字。從根本上說,《論語》論述“學政禮仁”,目的還是為了論述“仁義道德”,“仁義道德”與“學政禮仁”二者之間具有體用關係。“仁義道德”是“學政禮仁”的主體核心,“學政禮仁”則是“仁義道德”的外在運用。體用關係融會貫通於一切事物之中。在“仁義道德”中,更進一層的主體核心是“道德”,“仁義”是“道德”的外在運用,“仁義”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成就“道德”。而在“道德”之中,終極核心是“道”,“德”是“道”的外在運用,“德”存在的終極目的是“得道”。

    “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一切由“道”生髮出來,一切又都歸之於“道”。在儒家、道家等學術概念產生前,中華所有文化統一於一個“道”字。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道”的闡釋角度、方法有了分歧,到東周後期,逐漸集中於儒家、道家。道家專注於對“仁義道德”主體核心的闡釋,所以有《道德經》。而儒家則側重於對“仁義道德”外在運用即“學政禮仁”的闡釋,所以有《論語》。

    《論語》產生、傳播的目的是教育人“得道”,這是儒家文化存在的終極目的,是道家文化存在的終極目的,也是整個古代傳統文化存在的終極目的。要“得道”就要理解“道”,但儒家思想認為“道”的主體至隱、至深,不能直接用語言闡釋,只能藉助於“道”的外在運用間接闡釋。以之類推,直至“仁義道德”,其主體核心都至隱、至深,都只能藉助於其外在運用來作間接闡釋。所以,具體到《論語》,其所能直接闡釋的只能是“學、政、禮、仁”的概念了。

    然而,“學政禮仁”的概念在《論語》中顯示的也不是很明確,往往隱藏於其它概念之中,這源於《論語》一書的編排思想。《論語》每一篇章的編排都特別講究,富有深刻含義。《論語》表面上是聖人的語錄,其實是一部理論性強、邏輯嚴密、系統完整的思想著作,其在儒學中的地位,不亞於《聖經》在西方宗教中的地位,因而可以稱之為儒學經典,或簡言之:儒經。

    “儒”的甲骨文字形為“”,原指沐浴之人。古人一般在祭祀前沐浴,不僅是淨化身體的表示,更是淨化心靈的意思,所以“儒”就引申為遠古時期為人類“心靈”提供服務的一類人。這類人最初以“得道”之人的面目出現,或依附於氏族頭領,或被氏族推舉為頭領,是氏族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氏族聚集形成邦國後,這些人多為帝王師、帝王相,多掌管禮樂卜筮之事,主要助帝王順陰陽明教化。到春秋時期,禮壞樂崩,這一類人不再被帝王任用,身份發生了變化,成為專門以教授文化知識為職業而謀生的人。這一類人仍被稱為“儒”,但職業性質有了區別,有的儒是傳道之儒,教人做君子;有的儒則是授業之儒,只授人以技藝,易使人成小人。故當時孔子教育子夏:“汝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作為君子儒,其所教授的內容應當是“儒經”。在孔子之前,已有成熟的儒經,即《詩》、《書》、《禮》、《樂》、《易》,統稱“五經”。

    雖然人們把《論語》的作者定為孔子,但《論語》確實不是孔子的著作,因為孔子終生“述而不作”,在孔子有生之年,根本就不存在《論語》一書。就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來說,孔子作為“傳道”的夫子,傳授弟子依據的文獻,有現成的“五經”。所以,於孔子而言,只述“五經”即可,而不必作新的論述,更不必重寫新的文獻。

    “五經”為何如此“完善”?這要看“五經”的作用。從“傳道”角度看,“五經”包含了“得道”所需要的所有知識。一是《詩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正確運用思想。“詩”的表面作用是教導人運用語言,語言運用得好,思想才能表達得好,因此,透過正確運用語言可以把一個思想創造得超級精緻。“思想”是什麼?是這個物質世界存在的基礎。可以說,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呈現什麼樣的世界。運用“思想”創造世界,恰是“道”的功能。掌握了這個功能,就能“得道”。二是《書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正確憶起人的歷程。“書”的表面作用是記述史實,“史實”是這個世界存在的真實面目。這個世界由思想創造,而“事”就是由思想形成的,要想有什麼“事”,就要有相應的某種思想。所謂人的歷程,只不過是人的不同思想的完美綻放。“歷程”即“道”,透過憶起“歷程”,提醒人不要偏離“道”。三是《禮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遵循“道理”。“禮”的表面作用是使人直接瞭解如何去做當下的事,依據的就是“理”。“理”是從人類歷程中提煉出的通用的規律,是“道”之“理”,是這個世界變化的軌跡,亦是思想變化的軌跡,亦是“道”的軌跡。人能知“理”,則能快速“入道”。四是《樂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盡其性情,自由發展。“樂”的表面作用是使人創新,革除舊的思想,產生新的思想。創新是思想的創新,新思想就是“道”的展現,從“創新”中就能“見道”。五是《易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明白思想與世界之所以然。“易”的表面作用是變化,變化本身就是“道”。瞭解了“易”,就能使人直接“用道”。

    “五經”作為五種元素,正符合中國古代“五行”文化的思想,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之間相生以及相剋的思想。按五行相生原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此為順“道”而生,順生而成世界。《詩經》對應五行之“木”,逆生《書經》,《書經》對應五行之“水”,逆生《禮經》,《禮經》對應五行之“金”,逆生《易經》,《易經》對應五行之“土”,逆生《樂經》,《樂經》對應五行之“火”。“五經”即世界,從世界逆“道”而行,反其“道”而行,則逆生而成“道”。“五經”對於“道”的修養的真正意義就在於此。

    對孔子來說,以“五經”作為“傳道”的文化知識,已經很完善了,除了應時代需要稍作刪改以外,用不著再增加新的知識,故其“述而不作”。但是,如果後人都如孔子“述而不作”,則《論語》就不會被編纂出來。而事實是,孔子之後,由於社會變化太快太大,人們對“五經”的瞭解己經變得困難。對一般人來說,“五經”內容太多太深,難以把握,更談不上用其“得道”。要想更易於把握“仁義道德”並“得道”,就需要有更契合社會需要的新的文獻知識。《論語》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的。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代儒家集體編篡的成果。孔子一生教導的弟子多,當時所留下的言論更多,應該遠不止於《論語》一書包含的內容。事實上,與《論語》同時產生的,還有一部《孔子家語》,其內容就遠多於《論語》的內容。但相對於《孔子家語》,《論語》卻更具“經典”性。《論語》中的每一句話,不大可能是照搬孔子的話,而應是高度概括了孔子在某時、某地因某事而發表的言論。然而這種概括,應該是極具智慧的,是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的。

    《論語》內容看似一句句散亂無章,其實是一部邏輯嚴密、體系完備的思想文化著作。可以說,《論語》是春秋後期對中華古代文化的一次集中整理和描述。這種整理和描述與此前“五經”有繼承又有極大不同,因為繼承了“五經”的基本思想,所以就其思想來說,是有源頭的,並不是由孔子或他的弟子們自身生髮出來的,而是來自更遙遠更神秘的遠古——堯、舜甚至黃帝時代。就文化核心而言,其與遠古文化應該是一脈相承的,但其表述方法與此前“五經”等文獻相比卻是前所未有,首開先河。這種表述,有明有暗,有隱有顯,看似散亂無章、難以把握,其實是對所要傳達的核心思想的一種更好、更科學的表述方式。

    《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仁義道德”。“仁義道德”是最難以表達的概念,倒不是古代語言的侷限——以採用當時語言理解當時概念來說,古代的語言並不比現代語言更有侷限——實在是“仁義道德”的概念不是語言所能直接表達的,這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種思想在《道德經》、《金剛經》中都有相似的表述,如:“道可道,非常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教更有一句最直接的話,叫“言語道斷”,也就是說,若用語言表達“道”,表達出來的那個,已經不是“道”了。“仁義道德”的不可言傳性決定了只能從兩個途徑去把握:一是透過自身實證,二是透過語言意會。自身實證是冷暖自知的事,除了自身感受,無法從他人的實證經驗中得到任何訊息,故於修道而言意義不大。而語言意會,則是透過語言對“道”進行理解的事,除了自身知識,意會的程度與語言表述方法有直接關係。語言意會的一個特點是:透過描述它物,藉以理解此物。所採用的方式多是比喻、借喻、寓言等寓意方式。為使意會更全面,就需要更多更貼切的寓意內容。內容本身相互之間不一定有必然聯絡,但其背後意會出來的寓意,相互之間卻可能有很強的關聯性或邏輯性,從而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理論系統。整部《論語》恰恰契合這個“語言意會”的思路,依照這個思路去理解《論語》,或許能得到更多領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所有的爽膚水都能敷水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