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華為在海思麒麟960處理器的釋出會上的說法,功耗減少,GPU部分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這樣的處理器該如何評價
7
回覆列表
  • 1 # 小龔的翻倍記錄

    海思960是海思的拐點。

    看到兩個插曲一個是一直受困於高通晶片的魅族副Quattroporte李楠在與煤油交流時半開玩笑的說高通把他們逼急了真的可以上海思960,另一個插曲是小米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松果處理器曝光。兩家國內最優秀的手機廠商都反應出了自己的疼點,有龐大粉絲有優秀的工業設計有初具規模的UI生態鏈,可惜在手機心臟總是受制於人,也是魅族虧本賣手機小米手機銷量大幅下降的關鍵。

    回到正題海思960這次最大的亮點是效能秒殺了高通821,不論單核還是多核心效能跑分都高於高通821,這是跑分不代表實際使用,但是這也是海思首次效能媲美高通,而在海思一貫的強項功耗上也進一步升級,協處理器在特定場景下可以使功耗下降40%。在950上為人詬病的VIA55nm中世紀產品也被華為自主研發的基帶代替,以前是為了繞開高通專利迫不得已使用發熱嚴重的VIA舊基帶。在其他拍照音訊等也近一步最佳化,可以說960是海思從04成立至今第一款旗艦級處理器,也是海思默默追趕高通的拐點。

    高通是個流氓用專利和SOC捆綁手機廠商壓榨了它們的利潤,華為是一家工程師思維的企業,早早明白不能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在專注手機市場之前就提前佈局,研發海思晶片用於各種不同裝置。海思早期的K3V2等產品效能不算強勁,相容性也很差,主要是摳門的海思不願意花大價錢去買ARM的GPU解決方案,也是它的市場定位決定的,如果一味地追求一口吃一個胖子,自主的晶片成本將遠大於直接採用高通等其他廠商的晶片,自主的意義就不大。海思就從更接近使用者的功耗來提升產品的價值,夠用省電成了使用者的共識。但是即使這樣海思還是不能給華為手機本身帶來產品溢價,沒有使用者是衝海思來購買華為手機。

    高通810的釋出火燒了一大片習慣採用高通晶片的廠商,怨聲載道卻也必須硬著頭皮釋出新手機,沒有其他選擇。號稱最佳化手機發熱或者黑科技散熱成了很多手機發佈會的亮點,但大多是詐騙式的營銷手段,810發燒依舊,高通大躍進給了華為機會,不發熱的華為手機給了很多人良好的印象,採用930的MATE7和榮耀6雖然效能不及810但是功耗控制優秀髮熱不嚴重帶來了極佳的市場表現,華為手機銷量大幅增加,此時的中華酷聯4家只有華為在網際網路手機衝擊下脫穎而出,而其他三家沒有自己的處理器也暴露出問題,不能第一時間大規模鋪貨高階手機,拿不到高通CPU或者不能首發高通旗艦都使在與網際網路手機競爭中落了下風。

    2015和16年厚積薄發的華為在與小米爭奪第一中國產手機品牌的競爭中海思晶片起到了關鍵作用。小米手機成功自己的處理器的最重要的是和高通的合作,想大規模鋪貨高階產品必須等高通的產能上去,高通要滿足全球的手機廠商的需求,小米和英偉達的合作激怒了高通失去了首發驍龍旗艦,小米也明白受制於高通,在佈局自己的處理器的同時在手機工藝材質上下功夫,價格也直指3000。剛剛釋出的小米雙曲面屏和MIX雖然亮點多多,但是面對銷量大幅下降小米此舉頗多無奈,面對其他手機廠商的圍追堵截一味的堆砌硬體和價效比已經玩不轉了,手機工藝不再是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可以唬住消費者,這次note2工藝難度大良品率低成本高,mix更不用提 同樣的技術夏普也和其他廠商推廣可惜面對脆弱的產品特性大多不感冒,小米推出噱頭大於實際,陶瓷外殼5%的良品率基本沒有鋪貨準備。當11月3號mate9挾海思960釋出大規模鋪貨,高於驍龍821的海思960帶來的溢價是小米玩轉供應商所帶不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進了傳銷,怎麼勸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