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豬肉消費比例在不斷下降,豬肉替代品也不在少數。也可以談談豬肉主要替代品的情況。
7
回覆列表
  • 1 # 北芪sgx

    這主要是人的消費層次的不斷提高、產生的必然趨勢。最近幾年肉類品種的增加、禽蛋類食品的種類的增加、價格的下降,海產品的增加、淡水產品的增加,都是促使豬肉消費比例下降的因素。

  • 2 # 紅塵一過客

    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生活水平提高,發生轉移。吃其它如牛,羊,驢,等肉類。

    二,多吃素,少吃葷。現在吃水果,蔬菜,越來越多,有的甚至都不吃豬肉。人們的思想不僅僅為了溫飽,更加註重養生。受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影響,吃豬肉的只減不增。

    三,從前紅白喜事都自己操辦,殺豬買菜,用的量大。現在大多上飯店,酒樓,一桌萊相比較用量就小了。

    四,現在食品廠,屠宰廠,肉聯廠,等很多,都知道不太衛生,還有病豬死豬,讓人感覺不放心。從心裡產生厭惡,恐懼感。

    五,豬的本身來講,華人喜歡吃豬下水也叫豬副產品。而且價格比豬肉還高。吃了骨頭就省了肉。

    六華人喜歡吃熱豬肉,就是現殺現賣。由於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冷凍肉,甚至大量的進口肉。習慣是很難改變,需要慢慢適應。

    七,豬肉的價格。毛豬價與獵肉價格的比例相差很大。不知豬肉怎麼賣的,毛豬掉錢,豬肉不掉,毛豬長1毛,或2毛,豬肉能長5毛甚至1元。豬肉價格忽漲忽掉,擾亂人們的心理。

    八現在吃不起了。房價上漲,水電費等各種費用,掙點錢不夠花的,根本就很少吃肉。

    我就規納以上幾點,還有許多原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 3 # 布瑞克農業資料

    價格替代、健康替代是主要原因,主要是來自白肉(禽肉和水產)的強勁替代,非肉類食品的結構性替代因素較少,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發達國家的消費演變看到這種趨勢。

    從中美人均肉類消費的情況來看,如圖1所示,中國的人均肉類消費總體仍處於上升期,但紅肉類的人均消費增長趨勢已經放緩,而禽肉消費所佔比重仍在持續提升。從1982年至2012年,豬肉城鎮居民人均購買量從16.9千克上升20.6千克,僅提高了21.89%;牛羊肉從1.7千克上升到3.7千克,提高了117.65%;而禽肉從1.9千克上升提高至108千克,提高了468.42%。如圖3所示,美國紅肉類人均消費總體呈下降趨勢,而禽肉人均消費(白肉)則處於上升趨勢中。從具體的肉品種來看,牛羊肉下降幅度較大,其中牛肉人均胴體消費量從1970年的114磅下降到2014年的77磅,下降了32.46%;羊肉人均胴體消費量從1970年的3.3磅下降到2014年的1.1磅,下降了66.67%;而豬肉的下降幅度較小,豬肉人均胴體消費量從1970年的72磅下降到2014年的60磅,下降了16.67%;而禽肉人均消費量則提高了134%,從1970年的48.7磅提高到2014年的114磅。

    圖1 中國城鎮人均肉類消費情況

    圖2美華人均肉類消費情況

    圖3 美華人均紅肉和禽肉消費情況

    中國禽肉消費的增長邏輯,主要是雞肉生產和消費的價效比,特別是消費端,相比於其他食用蛋白的比價優勢,使得在偏好於豬肉消費為主的傳統背景下,禽肉的增長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圖4 中國食用單蛋白價格 單位:元/克

    而美國的禽肉價格來看,在2011年前,從單位食用蛋白價格來看,幾乎沒有比價優勢,美國紅肉中的豬肉比價優勢明顯。那麼從1970年開始,美國禽肉對紅肉的替代,更多的是基於消費習慣和偏好的改變。

    圖5 美國食用單蛋白價格 單位:美元/克

    圖6 世界豬肉和禽肉消費的中長期展望

  • 4 # 乘風破浪1411678613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普遍選擇天然肉食製品,健康純綠色生品,豬肉消費比例下降,說明了消費者對豬肉需求減少,這也於季性有關聯,金秋十月,海產,水產大量上市,鴨,雞,:鵝,牛,羊驢等肉禽種類豐富,更多替代餐桌上肉製品,人們注重養生,選擇健康,調配合理烹飪飲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家的飼料新增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