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歌愛生活

    家裡常用的筷子和案板長黴,會汙染黃麴黴毒素,從而導致癌症,這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來認識黴菌,黴菌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類微生物,喜歡在溫暖潮溼的地方生長,就是我們常見的“長毛”。一些黴菌不影響健康,還被用於食品加工中,如酒麴、酵母。但有些黴菌在適宜條件下會產生毒素,危害健康。黃麴黴毒素就是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等在適宜條件下產生的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個大家族,有很多成員,其中B1毒性最強也最常見,需要重點防範。但黴菌生長是一回事,產生毒素又是另一回事。黴菌產毒所需條件比較苛刻,第一生長的黴菌種類要對,還須攜帶產毒基因;第二有適宜的基質,營養豐富的食品是黴菌生長和產毒的溫床,如大米、花生和玉米等;第三適宜的溫度、溼度和酸鹼度等條件也必不可少。所以筷子和案板對於黴菌產毒並不“理想”,想讓它產生黃麴黴毒素著實不易。

    日常防黴,我們還是要做好以下三點:一是筷子盒要通風,有出水孔,避免存水。案板要選用不吸水、不存水的材質;二是筷子和案板等用完後要清洗徹底,不要有食物殘留;三是黴變嚴重,無法透過刷洗去除的,要及時更換。

  • 2 # 養生的小二郎

    真相 | 菜板致癌純屬謠傳,其實真兇是它!

    菜板是家庭必備的廚房用具,然而近日,一則題為《一家四口全得癌症,竟然禍起菜板》的帖子在網上瘋傳,讓人擔憂。帖子中稱,未清洗乾淨的菜板會堆積劇毒物質黃麴黴素,長期使用會誘發癌症。這種說法靠譜嗎?

    北京衛視的一檔健康節目做了一次實驗:採用新菜板剁肉30秒,再靜置1小時,讓菜板上的細菌與空氣充分接觸,再檢測細菌的含量。

    一塊新的菜板,在1個小時的時間中,就能滋生每平方釐米82毫克!

    菜板在使用過程中造成許多劃痕,主要含有食物殘渣變質引起的各類細菌,其中以黃麴黴毒素最為可怕,是一級致癌物,如果一次性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20毫克就能直接致命!

    1毫克是什麼概念呢?根本不足一挖耳勺的大小!而毒性是砒霜的68倍!

    美國有研究顯示,抹布、洗碗槽、菜板、冰箱下方都是廚房裡最骯髒的地方,人們往往注重馬桶清潔,卻不知道砧板所藏匿的糞球菌很可能是馬桶蓋的200倍。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

    “菜板致癌”的說法很快在網路發酵,不少網友表示震驚。有網友稱,“看完都不敢用菜板了”。不過,也有網友認為,誘發癌症的因素很多,家族病史、生活習慣都是重要因素,菜板並沒有網上渲染的那麼可怕,因此無需大驚小怪。

    真正可能致癌的元兇正是黃麴黴毒素(AFT)。

    它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主要由黃麴黴、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在溼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麴黴毒素的機率最高。它們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特別是容易汙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是黴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對人類健康危害極為突出的一類黴菌毒素。

    黃麴黴毒素主要有B1,B2,G1,G2 以及另外兩種代謝產物M1,M2.其中M1 和M2是從牛奶中分離出來的.B1,B2,G1,G2,M1 和 M2 在分子結構上十分接近.。

    1960年,英國發現有10萬隻火雞死於一種以前沒見過的病,被稱為“火雞X病”,再後來鴨子也被波及。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飼料。這些可憐的火雞和鴨子吃的是花生餅。花生餅是花生榨油之後剩下的殘渣,富含蛋白質,是很好的禽畜飼料。

    科學家們很快從花生餅中找到了罪魁禍首,一種真菌產生的毒素。它被命名為“aflatoxin ”,就是全華人民在蒙牛的努力下學會的又一個科學名詞——“黃麴黴毒素”。自那以後,黃麴黴毒素就獲得了科學家們的特別關照,對它的研究可能是所有的真菌毒素中最深入最廣泛的。

    發現的黃麴黴素有十幾種。蒙牛介紹給公眾的“黃麴黴毒素M1”主要出現在各種奶中。M就是“奶”的意思。它還有一個兄弟M2。

    其實M1和M2並不是黃麴黴菌產生的,毒性也並不是最強。毒性最強的排行“B1”,B表示藍色,因為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會發出藍色熒光。除了親兄弟B2之外,它還有堂兄弟G1和G2,因為在紫外光下發射黃綠色熒光而得名。

    黃麴黴毒素在農產品中幾乎無法避免,不想餓死的人類也只好無奈地吃下一些。世界各國,都只能設定一個“限量標準”。不超過那個標準,危害就小到可以忽略了。

    硒元素是的抑癌抗癌作用已經得到了大量臨床證實,並已寫入教科書中,每天補充深海藻類萃取的純植物活性硒,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

    所以,花生和玉米才是最容易被黃麴黴汙染的糧食。

    那是不是大家以後也不敢吃花生、玉米……各種糧食了呢,除非你想絕食!而且現在還有很多用花生、玉米制成的其他食用產品,例如食用油等。包括我們經常吃的雞鴨大多數都是喂這些粗糧製成的飼料的,所以你如果想阻斷這條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黃麴黴毒素的含量是有標準控制的,經過精煉,油中的黃麴黴毒素基本上會被除去。而且即使被用作飼料的粗糧中含有,只要透過混合的方式,把總的含量降低,也可以餵給成年的豬、牛、雞等,好處是黃麴黴素很難殘留在肉中。

    當然,一些自我防範措施還是要有的,例如:

    1、快速辨別:黃麴黴素是很苦的,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時如果感覺很苦,馬上吐出來,並漱口。發黴的花生、核桃等都容易產生黃麴黴素。

    2、預防措施:菜板最好生熟分開使用,而且菜板要經常清洗,可以透過強鹼、食鹽、醋、蔥薑蒜、洗滌靈等消毒殺菌;一次性筷子儘量避免使用,尤其是超過4個月保質期的,甚至生出黑綠色小毒斑的絕對不能使用;花生、玉米糧食應低溫乾燥儲存;不要經常連續性食用動物內臟,毒素最容易在內臟尤其是肝臟中堆積;

    3、抵抗方法:葉綠素和葉綠酸能大大降低黃麴黴毒素的吸收率,所以葉綠素能夠有效地對抗黃麴黴毒素的致癌作用。

  • 3 # 金牌使用者咖仔

    黃麴黴素化學成分,對人體傷害等不多解釋。

    個人建議:去超市買食品級塑膠菜板,或者食品級矽膠菜板,很好用且不易生黴

  • 4 # 金卯大刀

    家用筷子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用熱水蒸煮消毒,烘乾繼續使用是沒問題的。現在有家用消毒機,用過的筷子洗淨後放入消毒機,直接消毒,用著很方便。

    家用中小案板每天用過後清洗,涼幹或擦乾,隔個兩三天拿出在太陽下曬個把小時。如果是大案板,過一段時間就要清洗一下,可燒一鍋開水將案板正反兩面澆一遍,擦乾淨後抬到太陽下暴曬兩個小時。

    即是有沾然的黃麴黴素也會在開水的熱燙下和太陽的暴曬下被殺死。

    日常用的筷子、案板、食盒等木製餐廳用品,由於天天沾水,使用時間長了免不了有一點黃麴黴素汙染,我們也不要過分的擔心。

    自然界各種‘黴素’多的很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衛生,保持餐廳、廚房的乾淨整潔,在沒有消毒機的情況下經常性的把碗筷蒸煮一下,不易蒸煮的餐具在天氣晴朗時拿出來暴曬一下就能避免很多病菌的侵擾,從而達到防止病從口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透過戰爭成為日不落帝國,後來又是怎麼淪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