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圖,一些重要城鎮和關隘的城牆都厚達十幾米,而且城門處也有千斤閘,以古代大炮的威力,根本不可能撼動一座城的城防。
5
回覆列表
  • 1 # 真正鱷魚不哭

    因為火炮之前的攻城武器效能更捉急。

    冷兵器時代攻城機械主要有:

    用於步兵攀登城牆的雲梯

    用搭載弓兵居高攻擊城牆上敵軍的井闌

    用於強攻撞擊城門的轒轀(也叫衝車)

    還有用於遠距離拋擲大石砸毀城垣的霹靂車,即發石車,又名大砲,南宋末年蒙元軍隊攻陷襄陽姊妹城樊城所用的“襄陽大砲”跟霹靂車是相同原理——只是將人力拉拽換成配重。

    中國象棋的“炮”為什麼要隔一個棋子攻擊?就是發石車原理,要有一個砲架。

    顯而易見,雲梯、轒轀都是直接貼近城牆作戰的,井闌和霹靂車裡的稍遠,也不過一百多米,都相對容易遭到守城士兵反擊。

    最初的火炮射程就達到二三百米,當然威力更大,於是就直接取代霹靂車的位置。所以才被叫做“炮”——因為用了火藥燃燒,就將原來“砲”的“石”部換成“火”部。

  • 2 # 天刑17

    古代大炮口徑不大的結論是怎麼來的?

    古代攻城大炮很多都是根據防禦方的防禦能力定製的,防禦方城池一般的時候,自然不需要多大口徑就能打塌,而當防禦方城高池深的時候,攻擊方也會鑄造超大口徑火炮來應對。

    比如面對君士坦丁堡的三層堅固城牆,當時就鑄造了762毫米的烏尓班大炮:

    烏爾班大炮(有時也被稱作“土耳其巨炮”或“達達尼爾大炮”)。該炮長達17英尺(約合5.18m),重17噸,炮筒厚達8英寸(約20cm,以便承受開炮時的巨大沖擊力),口徑則高達30英寸(約合762mm),足以容納一位成人,所用花崗岩炮彈重達1500磅(約680公斤)。是那個時代威力最大的火器。

    1452年一月,蘇丹下令在皇宮外舉行了第一次試射。大炮置於宮門之外,裝填冗長但順利,隨著一聲地動山搖的轟鳴,炮彈沒入1英里外足足6尺深的泥地。烏爾班實現了他的諾言,而蘇丹則終於有了令他成就功業的利器。

    此時,如何將巨炮順利運往140英里外的君士坦丁堡則成為了對蘇丹新的挑戰。好在蘇丹手中掌有巨大的資源:於是動用了400人以及60頭牛作為搬運隊--過程極端緩慢,每天只能前進2.5英里--同時專門有一隊工兵負責在前架橋開路。烏爾班的鑄造廠持續工作,但此後的大炮在體型上往往比不過第一門巨炮,雖然有些火炮的長度也達到了驚人的14英尺。

    所以,古代攻城炮的口徑,看的是需求。只要有需要,大口徑火炮是絕對有的。

    然後,至於你舉出的厚達幾十米中國城牆的例子,很遺憾那是夯土包磚的,就表面一層是磚,裡面壓根是土,不用多大口徑的火炮,就足夠打碎城磚,裡面的土層就塌下來了,自然形成攻城坡道。

    要抵禦大炮,哪怕是實心彈大炮,需要低矮堅固的稜堡式建築,古式城牆是擋不住大炮的

  • 3 # 鍋盔餅子

    中國古代火炮是中國古代一種口徑和重量都較大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其由身管、藥室、炮尾等部分構成,滑膛多為前裝,可發射石彈、鉛彈、鐵彈和爆炸彈等,大多配有專用炮架或炮車。

    中國發明和使用火炮不遲於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產和裝備部隊。元末明初使用火銃作戰的記載在《元史》、《明史》及其他歷史文獻中已經屢見,元朝和明洪武年間製造的火炮在中國各地博物館中亦有收藏。自元朝以後,古代火炮開始成為中國軍隊的重要裝備,主要用於攻守城塞,也用於野戰和水戰。

    古代火炮直徑還是很大的。河北省寬城縣出土的洪武十八年(1385)造的一門直筒形銅火炮,口徑 108毫米,全長52釐米,重26.5千克,藥室處有寬厚的箍。此外,山西省博物館還收藏有3門洪武十年(1377)造的鐵炮,口徑210毫米,全長100釐米,兩側有雙炮耳,用於調整火炮的射擊角度。

    古代火炮的殺傷力。用磚頭砌成的牆,兩個長,中間寬,這就差不多六十公分左右了,古代大炮一炸就粉碎,小炮也能轟碎。古代一般的城牆都是土築的,對於火炮來說一轟就塌。

  • 4 # 壞小孩汪汪

    汪教授又來給大家科普歷史小知識。

    你能相信嗎?火藥竟然誕生於煉丹爐中,經由術士之手來到世間,也許當時的他們永遠不會想到,就是這麼個東西改變了世界。

    別看這東西其貌不揚,威力可不小,哎!好使啊!有什麼辦法能把他的威力發揮出來呢?於是各種熱武器就出現了。

    大炮就是其中一種。

    我們的祖先元朝的時候就開始使用火炮,最開始的大炮還不叫大炮,叫銃。所用的彈丸都是實心彈,有鉛做的,有鐵做的,擊中目標並不會爆炸,但是這個威力也不小了,你想想子彈擊中目標的效果就知道了。

    強大的動能,能撕碎擋在它前面的一切東西直到它停下。況且那時候的城牆也不像現在的工事一樣,用混凝土澆築而成的,沒有那麼堅固。

    子銃口徑較小,用於射殺馬匹和士兵。母銃口徑就比較大了,攻城拔寨不在話下。後來他們發現,不用實心彈,在炮管裡面加上破碎的鐵片,殺傷效果更好一打一大片。

    明朝的時候歐洲的火炮技術經由葡萄牙傳入中國,比較著名的有弗朗基快炮,明軍開始大量仿製,稱為紅夷大炮。

    其實那時候中國的大炮技術和西方國家的火炮技術差不多,直到清朝中期,中國進入了相對和平的年代,清政府也志得意滿,貪汙腐敗嚴重,體制僵化,火器技術得不到重視,50多年停滯不前,要不然哪有中國百年的苦難。

    國家落後就要捱打。

    人也亦然,望君多勉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粒168這個玉米品種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