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丁仗劍決雲霓
-
2 # 論史
李定國的失敗當然不可能只是孫可望的緣故,孫可望投降清廷只是原因之一。
首先從當時的實力對比上看。清廷佔據了整個黃河中下游以及東南富庶之區,實力對比上實在是過於懸殊,以當時永曆政權以一隅抗全國,除非有驚天動地之變化,實難矣!
第二,我看了李定國“兩蹶名王”的事蹟。這兩場戰役確實突出了李定國的兵才。在斬殺孔有德的時候,先作出攻擊沅州和寶慶的態勢,將孔有德軍的主力吸引出去,而自己“乘間襲桂林,桂林城守兵少,檄三鎮赴援,未至而陷,有德死之”。而尼堪的死是李定國設下了誘敵之計,而尼堪輕敵冒進,扔下大軍,輕騎追擊,中伏而死。“輕騎逐北,遇伏沒於陣”,這兩場仗打得確實是乾脆利落,南明軍隊計程車氣大為提高,但是對清軍的有生力量殺傷是有限的。隨著清軍對永曆政權的重視,大量調兵至前線,這仗就難打了。據王夫之的《永曆實錄》載:“肇慶城小而堅,清將許爾顯死守不下,圍三月不克,師漸老,援兵大至,定國乃退,自平樂屯永安州”。就在這“兩蹶名王”後,李定國的軍隊已經顯示出了頹勢。說起來還是實力不對稱的問題。
第三,南明自身內訌不止。李定國和孫可望兩人在歸附南明的時候,就已經交惡了。至於交惡之原因,是由於兩人目的志向不同,據《永曆實錄》記載,李定國不僅看兵書,還“讀《通鑑綱目》,略通大義”,所以“不樂為盜”,但是“以幼鞠於獻忠,莫能自拔”。所以,李定國“思自洗濯歸正”。但是孫可望目的可就沒那麼單純了,“可望之慾歸附也,意假王命自尊”,兩人由於志向不同,就結下了樑子。“定國揣知其奸,亦姑因之以自達”。兩人在這個時候已經貌合神離了。
而在戰場上,孫可望就因為一己之私拆李定國的臺,就比如說李定國幹掉尼堪,進軍湖南之時,孫可望就讓馮雙禮和馬進忠退兵,想把李定國坑死。“不欲定國至成功,而思陷之敗死,密令雙鯉退至寶慶”,而且“秘不遣一人報定國,以誤之”。幸好李定國反應快“方待進忠、雙鯉,不至,頗疑怵”,派騎兵偵查,“言二將已走湘鄉,定國大驚,遂收兵走邵陽,敵亦不敢追”。而後果就是“湖南復陷”。在以後,兩人更是直接刀兵相向,這個我就不再贅言了。
第四,就是孫可望的降清帶來非常惡劣的後果了。帶來的惡劣後果有二:第一、孫可望的降清帶來了示範性效應“諸將吏兵民見可望北降,知虛實險易盡輸於敵,皆搖搖無固志”。第二,孫可望在降清的後,“盡圖山川迂曲及諸將情形、兵食多寡獻之”,事實證明在孫可望歸降以後,清軍果斷對南明軍發動了總攻,雖然李定國奮力抵抗,但已經是大勢已去了。
綜上四點,我覺得才是李定國不能功成之原因。
-
3 # 天涯看點歷史號
李定國,生於1621年,在九歲時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收為義子,成為張獻忠的四大養子之一,在張獻忠不斷轉戰的過程中,李定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將。1646年張獻忠戰死之後,大西軍餘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帶領之下經四川進入雲南,並以雲南為基地繼續發展力量,後聯合南明永曆王朝共同抗清。
李定國將軍
兩撅名王1650年,李定國經由貴州出滇抗清,李定國在抗清鬥爭中取得了南明王朝最光輝的戰績——“兩撅名王”。1652年,李定國收復了湖南一部,掃清了佔領廣西的清定南王孔有德的後方,最終孔有德被李定國的大軍圍困在桂林城中,其他清軍救援不及,最終桂林城破,漢奸孔有德被逼上吊自盡,這讓滿清朝廷大為震撼。
李定國將軍進軍路線
為了穩定南方戰局,清廷派遣敬謹親王尼堪率領八旗軍支援廣西,尼堪是努爾哈赤的孫子、皇太極的侄子,此時被任命為定遠大將軍,率領大軍前來救援。當尼堪進軍到湖南衡州時,李定國已經從廣西率軍到此地阻擊尼堪大軍。
李定國在林中設伏,趁尼堪的八旗大軍行經此地時發起攻擊,猝不及防的清軍來不及佈陣即陷入重圍,他組織將領進行突圍,卻陷入泥潭之中,最終力戰而死。這是滿清在整個南明戰場上戰死的最高將領,尼堪又是宗室,率領的又是精銳的八旗軍隊,此番被李定國擊潰,而且主將尼堪還被死於陣中,這是1644年滿清入關以來(甚至在入關之前)明軍取得的最大戰果的勝利,這讓大半壁江山都已經落入清軍之手的南明朝廷為之一振,舉國臣民也為之興奮,無疑,李定國此舉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清的鬥志和決心。
孫、李交惡孫可望是張獻忠的另一個養子,而且是養子之首,他特別有治國能力,在張獻忠死後他和李定國一起帶來大西軍餘部在雲南休養生息,理政以孫可望為主,後來聯合南明永曆朝時向永曆皇帝請封“秦王”,和南明朝廷隔閡較深。
但是孫可望為人比較小氣,妒賢嫉能,在李定國接連取得大捷之後,孫可望更加嫉妒李定國,因為李定國是僅次於他的二號人物,李定國在華人心中的威望越來越高會威脅到孫可望的實際統治。於是,孫可望在李定國取得大勝之後,不但不支援李定國繼續前進,反而釜底抽薪,不給李定國提供更多的後備軍隊和物資支援,導致李定國只能放棄剛剛收復的衡陽等地,而且還密謀想要剝奪李定國的軍權。
後來,孫可望野心進一步膨脹,想要取南明永曆帝而代之,永曆帝命令李定國率軍救援,於是李定國將永曆帝接回昆明,而孫可望則率軍隊與李定國交戰,想要奪回永曆帝,最終雙方交戰,孫可望大敗後投降了清朝。並將南明在雲南等地的佈防告知清軍,有了孫可望這個內線,清軍的進攻顯得更加遊刃有餘。最終,南明永曆朝節節後退。
李定國自身因素當然除了孫可望投降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李定國在處理孫可望投降之後的形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孫可望投降之後,有很多南明部將比較搖擺,在明清之間觀望,李定國本應該安撫他們,將他們爭取過來,然而李定國卻依然進攻他們,想要追究他們的責任,這無疑把這些搖擺的將領們推向了清朝,增長了對方的實力,也削弱了自己的實力。
在大西軍中,除了孫可望、李定國之外,處於第三位的人物叫做劉文秀,也是張獻忠的養子之一,在孫可望投降清朝之後,劉文秀是李定國能夠依賴的重要人物。但是李定國此時對劉文秀也沒有展現出博大的胸襟,孫可望投降後劉文秀在貴州、四川等地收復失地、部署前線防禦,而李定國擔心劉文秀在前線做大,影響自己的地位,於是建議永曆帝將劉文秀從前線召回,這樣使得雲南失去了緩衝地帶和屏障,失敗也更加接近。
雖然,孫可望的投降對南明影響很大,但是李定國自身也有問題,再加之清朝對南明已經有了足夠大的優勢,想要翻盤非常艱難。
-
4 # 不如反了
孫可望叛變並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晉王本身有極高的戰術素養,名將之名實至名歸,所以短時間在佔據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可以打幾場大勝;但滿清所擁有的資源畢竟遠多於各路抗清武裝,在後期滿清反應過來加以應對後就會逐漸敗退,這就是天時,除非像穿越小說那樣突然擁有超越時代的武器和軍隊,否則在當時那個情況下,整個大勢是不可變的。
-
5 # 史不知味這事與孫可望當然有關係,可是要將責任盡數推給孫可望是沒有道理的,甚至在我看來,孫可望在這件事上的影響微乎其微。我這麼說,絕不是在為孫可望作辯護之詞,孫可望自是有責,可是李定國、南明朝廷又無辜乎?將軍定國,兩蹶名王。
一
南明永曆六年,在湖南戰場階段性的勝利以後,自永州東安南下攻襲據守廣西桂林的孔有德,這孔有德何許人也?孔有德曾是明將毛文龍的部將,在毛文龍死後降於清朝,順治年間被改封為定南王以攻略廣西。孔有德吃敗仗後,躲在桂林城裡,如同困獸,最終選擇自盡。因為桂林戰役的獲勝,李定國成功收復廣西,南明得以壯其威勢。
二
南明永曆六年,李定國取得廣西后,繼續引兵謀圖湖南,戰事已然很順利,李將軍可謂是勢如破竹。清朝急調敬謹王尼堪率軍馳援湖南戰場,結果是尼堪的頭顱被李定國砍成兩半。事實上,李定國早已經制定好戰略以應對尼堪的援軍,如果不是孫可望從中作梗,調走馮雙鯉與馬進忠,按照李定國的計劃他們足以全殲這股清軍。
李定國將軍既有“定國”之名,也有“定國”之實,李定國曾經的“兩蹶名王”,硬生生延續了南明的命運。
李定國從“兩蹶名王,震動天下”到“兵敗磨盤山”的背後:一
李定國隨著張獻忠起義,南征北戰,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是位好好學習的好學生,自學過許多兵法。在張獻忠死後,孫可望主張投靠女真諸部,李定國則希望投靠南明以洗白自己,於是孫李的關係開始破裂,或者說他們的關係從來沒好過,李定國在心裡是看不起孫可望的。孫可望因為想繼續掌控李定國部,於是只好同意投靠南明。當然,李定國也知道孫可望只是想從南明那裡拿張“合法證書”繼續擴充自己的實力,但是李定國選擇了沉默,而他的沉默是對孫可望最好的縱容。
孫可望在名義上投靠南明以後,事實上卻從沒有遵從過南明的命令,因為他從沒有事南明之心,甚至以兵權威嚇南明朝廷給他封王,對此,李定國仍然選擇沉默。不可否認,孫可望手裡有兵,李定國有所忌憚是應該的,可是孫可望在寶慶戰役以後幾乎精銳殆盡,李定國仍然在縱容孫可望。直到永曆帝親自求李定國並且孫可望率軍攻打永曆帝所在的昆明的時候,李定國才終於決定要對付孫可望。只能說李定國會打戰,卻不會政治。
二
孫可望是怎麼降清的呢?李定國成功策反了孫可望的三位部將馮雙鯉、白文選、馬維興,孫可望被嚇得背出冷汗,於是趕緊跑路,孫可望跑路的時候只帶上家眷以及親信兩百多人,跑到湖南武岡的時候正式降清。可見,孫可望的降清並沒有為清朝增加所謂的實力,南明也沒有因此而實力有所降低,因此,孫可望的叛變對後期的戰役影響其實沒有我們想想的那麼嚴重。
當然,孫可望的叛變確實造成了不利影響。首先是動搖了南明將士的軍心,畢竟孫可望曾經在名義上可是南明的風雲人物。然後則是孫可望向洪承疇獻上了雲貴的山川地形圖以及南明的軍隊情況,事實上這兩份投名狀對於清朝而言,或者說對於洪承疇而言,並不是重要到不可或缺,甚至說是可有可無,送來了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更重要的是,李定國中了洪承疇的計謀,洪承疇可是成名已久的老將了,真真是薑還是老的辣啊,李定國並不是洪承疇的對手,李的兵敗是遲早的事。
三
南明為什麼知道孫可望不可靠還是不得不倚靠孫可望?因為南明自己已經沒人可用了!為什麼沒人可用?南明自己的人被人家孫可望給挖走了,你說這事尷尬不尷尬?南明朝廷雖然危機重重,可是從明朝帶過來的陋習仍然存在,那便是——文官屁事多,閒著沒事整日窩裡鬥,各種爭權奪利,在南明看不到多少希望了。同時,武將極度沒有安全感,這也是從崇禎時期帶過來,你今天還在前線作戰,可能明天便會被召回來砍頭了。這時,強勢的孫可望站出來了,孫可望那可是讓南明朝廷既忌憚且討好的人物,有孫可望為他們遮風擋雨,何樂而不為?南明腐敗落魄至此,文武統統不歸心,難道是孫可望的責任嗎?後方不全力支援並且一盤散沙,你讓前方的將士怎麼全心全意地努力打好仗打勝仗?
南明從裡到外都散發著腐爛的臭味,病入膏肓了,即使有個“老好人”李定國撐著,他又能撐多久?李定國拿什麼來扶這攤爛泥?將孫可望推出來,不過是為了給他們的失敗找說辭罷了,正如將亡國的責任推給女人那般,既可悲又可笑。
回覆列表
李定國,字鴻遠,號一純,是明末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手下的大將,並被張收為養子,為人識大體,講忠義,文韜武略,作戰勇敢,在軍中有“萬人敵”、“小尉遲”之美譽。
孫可旺(後改為孫可望),字茂堂、號蓮山,從小跟張獻忠長大,被張收為義子,位列諸子之首,他作戰勇猛兇悍,為人狡詐而機變,在軍中有“一堵牆”之稱號。
公元1644年張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封孫為平東將軍和監軍,封李為安西將軍。張中箭死後,由孫接班,李是僅次於孫的二號人物。率部進入雲南,時清軍人關,中原百姓塗炭,身為義軍首領的李定國在民族危難之際,捐棄前嫌,說服孫可旺與南明朝庭合作,屢立戰功。親自率部眾,一戰逼死四大漢奸降王之首的滿清定南王孔有德,再戰擊斃滿清理政三王之一的敬謹親王尼堪,兩戰殺死滿清兩位王爺,使清庭上下震動,聞定國名股慄戰懼,有棄湘,粵、桂、贛、川、滇、黔七省與南明媾和之議。此乃“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由來。定國也因此被南明永曆皇帝封為晉王。這引起了亂世投機流氓、人渣孫可望的不滿和忌恨,生怕危及自己主帥的地位,儘管李顧全大局,處處忍讓,但孫竟喪心病狂率部偷襲李,李被迫還擊,擊敗孫,孫氣急敗壞再次調兵十四萬圍攻李,李以不滿三萬兵力再次擊敗孫,但李也損失不小,禍起蕭牆,真的很恐怖。孫狗急跳牆向洪承疇投降,把雲貴虛實及兵力部署全告訴清軍,並做嚮導引清軍大舉進攻雲貴,淸三路進攻,李勢單兵敗,被迫向南撤退,撤前精心策劃了震動天下的磨盤山戰役,擬一舉殲滅走狗吳三桂的清軍主力,但由於叛徒告密而功敗垂成。
此役是雲貴會戰以來的最大惡戰,李部下三分之二的將士戰死,清軍也死傷慘重,十八名將軍都統被擊斃。李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英勇果敢的鬥志在此役中再次體現,迫使清軍不敢再驕橫窮追。雖敗猶榮。
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永曆帝被清軍吳三桂捕獲,用弓弦勒死,李聞噩耗,捶胸大哭,部眾在障蠻之地,死傷過半,手下大將白文選等人又被清軍誘降,李憂鬱成疾,一病而逝。死後其部眾散落在緬北山區,形成現在的果敢族。至今雲南人仍視李為滇中楷模,尊為“雨神”,蔡鍔雲南起義時以李為榜樣。李是一位民族英雄,而孫可望是徹頭徹尾的民族敗類,永曆帝為首的南明小朝庭則是一個不可救藥的重症患者。結論由大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