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楊365

    應該說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吧!像孩子一樣不去討好,永遠知道誰對他最親就跟誰好。

    但是我們是可以去改變的,這種改變也必須是建立的雙方共同努力的基礎上,愛是相互的,只有爸媽給了你愛,你才會更愛他們。

  • 2 # 迷仙鎖心

    也不算自私,只能說你還沒長大,不理解父母的不容易。現在的年齡就只願意和一直在一起的親人聊天,其實有時候不在孩子身邊父母更難過。可能你以後出人頭地不用像父母一樣把孩子留家裡。可你的成功也離不開父母的辛苦培養,是他們為了讓你的生活更好,把無奈留給自己。個別重男輕女家庭可能例外。

  • 3 # 今世緣陸峰濤媽媽

    孩子畢竟是孩子,作為留守兒童,還能要求他們怎樣?他們本就是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長時間不在一起,感情多少是生疏一點的,不給父母打電話,噓寒問暖,算不上自私的。雖然不在一起,做父母的也要經常和孩子電話溝通,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感受,或許這樣,關係會融洽一些。

  • 4 # 穿越時光中的自己

    為什麼要因為不給父母打電話就懷疑自己自私呢?大可不必。你尊重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你沒有錯。只是我想說 你已經讀大一了。要開始主動學習。學習看這個世界,學習什麼叫感情,學習反思,學習生存的本領。。。你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我相信你逐漸的成熟後,你會理解你的父母的。

  • 5 # 地鐵人生百態

    當然不算。

    1、留守兒童本來就缺乏關愛,從小到大身邊最親近的人估計就是奶奶了,從兒童到少年到青年,能真切體會到關愛的應該都是奶奶。父母雖然在外工作供養自己,提供物質生活,但是孩子的心理教育在當時才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幼小的心靈中父母的印象可能都多不過噓寒問暖的鄰居吧。

    2、上大學了,遠離家人,確切的說應該是奶奶,朝夕相處的家人肯定更讓人掛念,而父母只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分隔,不知道你的父母之前是否經常給你打電話,估計打電話噓寒問暖也走不到你的心理,因為很多時候面對面溝通才能讓那個少年釋懷很多東西,才能讓自己真切真實的體會到被關愛。

    3、到了情感反哺的階段,情感付出了才有回報,奶奶真的關愛過自己,情感上共鳴過,經歷過,肯定願意繼續跟奶奶繼續共鳴。而父母如果願意和你聊天,共同經歷一些事情,你也會願意多交流的。

    4、這些都上升不到自私,只是你願不願意做那個第一個走向前和父母更親密的人。

  • 6 # 煉紅月

    不怎麼打電話,但總有打電話聯絡吧,有就行了……其他別想太多,他們說不定工作很忙,平時偶爾聯絡,噓寒問暖就夠了

  • 7 # 微塵愛生活

    感情都是互相的,尤其對孩子來說,只用直覺來行事,誰朝夕陪伴他身邊,能隨時和他有情感的互應,他就依戀誰,但隨著年齡的成長,情商的提高,經歷的多了,就會慢慢體會到一些成年人的不易之處,比如父母在自己小時候去遠方打工是為了生活,為了孩子,他們是愛著孩子的,並不是拋棄了孩子,就會慢慢放下小時候對父母不陪伴自己的“恨”,至少禮節上要做到周全,要不然也是給帶大自己奶奶丟臉,比如讓人說沒“家教”,連最起碼的禮貌都沒有,畢竟就算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求學的時候只是得到外人的扶助都會感恩,何況自己的父母在外面拼命打工供應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等自己也打工賺錢就更能體會到了。

  • 8 # 南宮皎月

    正常啊,本身就沒啥感情,怎麼噓寒問暖?我也見過有留守兒童跟父母很親,對父母很好,並不是所有留守兒童跟父母都沒有感情,還是看父母閒下來的時候有沒有注意跟孩子培養感情,對孩子關不關心,不能用自己也要養家就把孩子丟父母不聞不問,那孩子怎麼會跟他有感情?

  • 9 # 如如不動321

    別站在道德的立場去看事,互動產生關係,留守兒童自然與爸媽的互動會少很多,你只是被習慣推著走,經驗的選擇,道德是隱形的法律,沒有固定的尺度,別用它量自己,當然也儘量少用他來量別人,日子會好過很多。

  • 10 # 神仙小白2020

    誰養大的和誰親,古話也是有道理的,不能說自私,只能說,父母在你的童年缺失了陪伴,那種油然而生的親近感也是需要培養的。

  • 11 # 軒軒加油呀

    我覺得就是留守兒童的通病,時間久不在父母身邊,陪伴你最多的就是奶奶,所以,從心裡來說依賴奶奶,雖然不是多麼怨恨父母,但是就是不親,等你成為父母,你就知道父母的無奈,也會理解父母當時的身不由己,慢慢來,時間會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與自私無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莊家是怎樣收集籌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