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這暱稱沒人用

    神話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神話產生於人類遠古時代。作為民間文學的源頭之一,有力的證明了勞動人民從來就是精神文明的創造者,也揭示了民間文學從一開始就與人民的生活和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絡。

      神話的本質是: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藉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話是已經透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神話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是遠古時代的人民所創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神話的產生和原始人類為了自身生存而進行的同大自然的鬥爭結合在一起。當時生產根據簡陋,變幻莫測的自然力對人類形成嚴重的威脅,與此同時,原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處於極為幼稚的階段。舉凡日月的執行、晝夜的變化、水旱災害的產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們迷惑、驚奇和恐慌。諸如此類的自然現象,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和人一樣,有著生命、意志的;對於自然現象的過程和因果關係,也加以人間形式的假設和幻想,並以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靈感的神的主宰。在這種思想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原始人不想屈服,與大自然展開了不懈的鬥爭,一心渴望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減輕勞動,保障生活。他們把這一意志和願望透過不自覺的想象化為具體的形象和生動的情節,於是便有了神話的產生。由此可見,神話是原始人在那極為困難的條件下,企圖認識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種精神活動。

      神話的產生還取決於時的社會性質。當時人們必須依靠集體,共同獲得生活資料,抵禦野獸和敵人;勞動所得有限,必須平均分配。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人與自然的主要矛盾,成為人民注意的中心。因此,解釋自然和制服自然,就成為神話的主要內容。同時,由於人們的利益一致,在集體生產中湧現出來的技藝超群、勇敢剛強的人物,受到全體成員的崇敬,被賦予神奇的能力而成為神或半神。在他們身上,寄託了原始人制服自然的願望。

      有一部分神話表現了部落間的戰爭。這部分神話主要產生在原始公社制的後期。當時公社制趨於解體,但部落間為了佔有生活資料而產生的鬥爭仍是全民的事業。戰爭的勝利和領導者的業績被看作集體的威力和光榮的標誌。因此,人們同樣自發地透過幻想把戰爭過程和指揮者予以神化,使這部分故事成為神話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神話所反映的是原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一種反映現實的觀念形態,是產生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只是由於神話反映客觀世界是透過人類童年期自發的、幼稚的幻想的折光,因而呈現出獨特的形態。

      神話的產生既有其特定的現實基礎和思想基礎,因此決定了它的興旺時期只能是人類的童年。隨著歷史的發展,大自然逐步被支配,人們的認識提高,階段產生,注意中心轉移;這時,對自然和社會的神化不再成為人類意識的特徵,民間文學作為勞動人民生活和思想的一面鏡子,從內容到表現方法上都必然產生較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神話或遲或緩地趨於消亡,有的則變形為別的民間文學種類,如傳說、故事等由於神話思維方式的殘存,在民間還會產生一些關於災異的迷信、變形的幻想和新生的鬼神,但是迷信和一般的幻想並不等於神話。它們的產生,從另一側面證實神話的繁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當然,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神話仍然在人民中流傳。但是,由於生產和生活情況的變化,流行的趨勢逐漸減弱;而且口耳相傳,不僅會變動,也容易失傳。

      神話是遠古時期的產物,它的流傳又因為社會性質的改變而造成變形或消亡,因此它的儲存特別依賴於古文獻的記錄。但由於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初期戰亂頻仍,往往造成書籍大量散失,致使一些僥倖入書的神化,也得不到儲存。象秦始皇焚書,項羽燒咸陽,乃至西漢、漢魏、兩晉之交的動亂,都造成書籍的大量流失。目前古籍中記述神話較多的有《山海經》、《楚辭》等,在《國語》、《左傳》及《論衡》等書中也儲存有片段材料。材料雖少,但仍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原來的神話是體系龐大、內容十分豐富的。

    神話中充滿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勞動者的願望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神話中神的形象 ,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願望的理想化 。它是根據原始勞動者的自身形象、生產狀況和對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來的。狩獵經濟比較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人物大多與狩獵有關。農耕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人物多與農業有關。人以刀斧、弓箭為武器,神話中的人物也就變成以這種工具武裝起來的英雄。神話中的主人公被想象為超人的,但有時也要遇到挫折和厄運。它反映了神話幻想的現實制約性。透過神話幻想的折光,從神話人物的作為和鬥爭,可以約略看到當時的人的作為和鬥爭。

  • 2 # 嚴維權

    只要返樸,故事皆是真!君不見當今也在造神嗎?盤古是始祖,先秦《六韜,大明》講得明,卻被《三五歷記》神化了!女媧補天也不假,她是人類最早發明冶金工業的,用五種顏色礦石冶煉金屬,以補天生萬物,無有現成金屬作器具的遺憾,此女媧生於何地?史曰,生於湖北隕卅竹山縣,為了紀念她的特殊貢獻,史稱女皇,並將神農架的一座山,命名為女媧山,不信你們可以去查!而造人的女媧,是生在河北省任縣承匡山下,屈原問天,女媧造人,其體何來?其實女媧造人,是一種泥塑兵俑,中國之雕像泥塑,為世界之最,維納斯算什麼,給女媧做灰孫孑!不信大家去看秦皇兵馬俑,世界上獨一無二!

  • 3 # 昔日農夫

    神話傳說就是神話傳說,和真實歷史不是一回事。現在有一種壞風氣正在蔓延,那就是把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坐實成歷史人物,把古代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坐實為真實歷史人物。前者如黃帝女媧伏羲等,後者如花木蘭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 4 # 雲河影視

    有神話故事是真的嗎?

    神話是透過傳說來的,而傳說一般是根據事實而來的,只不過被後來的人誇大,美化,神話了.

    神話故事起源是早期人類為了瞭解自然所誕生的說法與想象.從這個角度來看,所有神話故事都會有其原型的.這裡我們以大家最熟悉的‘西遊記’為例。

    唐僧取經就是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大約在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當時頗有名氣的玄奘和尚帶領一個弟子離開大唐京城長安,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終到達印度學習佛教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前後經歷十九年,行程萬里,玄奘和尚帶著六百五十七部佛經回到長安。這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後來由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編輯成【大唐西域記】。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來明朝吳承恩據此,結合民間傳說,戲曲,創作出文學鉅著【西遊記】。神話看起來不可能,那是因為它是一種放大式的誇張。古代的人和現代的人思維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那個時候沒有科學,當他們遇到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時,就會將事情歸結為神性。其實神話本質沒有造假,剝去所有的荒誕,剩下的就是真實的歷史。以上就是本人對神話的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推薦“人要追求自己需要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