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於妘姓
出自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後裔的封地羅國(河南羅山),屬於以國名為氏。妘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典籍《說文通訓定聲》記載:鄶、路、逼陽、鄅等姓,都是古時的妘姓國,始祖為祝融。
祝融,名黎,為帝嚳時的火正(掌管民事、火種),後人尊為火神。因其有大功於民,能光融天下,帝嚳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諸多史書均稱為“祝融八姓”。
二、源於鮮卑族
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羅氏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鮮卑族拓跋部落滅北涼建立北魏政權。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採取漢化政策,下詔改鮮卑姓為漢姓,其中叱羅氏改姓羅,在史籍《魏書》、《廣韻》、《元和姓纂》、《姓解》、《通志》等文獻中均有相同的記載,“叱羅氏後改為羅氏”。
三、源於突厥族
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羅可汗,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史籍《通志》、《古今姓氏書辯證》中,都記載有唐朝時“斛瑟羅氏,改為羅氏”的記載。
在史冀《唐書》中記載:斛瑟羅原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在唐朝則天皇帝武曌聖歷二年(公元699年),斛瑟羅因被原來遊牧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瑪克)一帶的突騎施部首領烏質勒所逼迫,率部眾七萬餘人內遷歸附於大唐王朝,後逝世於長安。
四、源於苗族
出自明朝時期西南地區苗族,屬於漢族融入苗族化為氏。清雍正時期撰著的《雲南通志》記載:“苗子有九種,黔省最多,正滇則宣威,鎮雄亦有,多是花苗……多田、羅、陳、蔡四姓”。
清乾隆時期撰著的《貴州通志》說:“西苗,在平越,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昇平越防禦千戶所置,治所在今貴州福泉,及清平,所屬有謝、馬、何、羅、盧、雷等姓”。這在清朝學者李宗防的《黔記》中也有相同的記載。
清朝學者劉人熙在《湖南各縣調查筆記》中記錄瀘溪縣的苗瑤族情況時說:“士人蟠林菁者,為吳、龍、廖、石、麻五大強族,外有彭、羅二姓亦強”。
民國時期的學者劉錫藩在《嶺表紀蠻》中,根據滇、黔省志記載,稱西南部各地苗族的姓氏以“楊、韋、陳、羅、田”等十六姓為最多;當代學者石啟貴在《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記載,苗族姓氏中以包括羅氏在內的二十一個大姓人數最多。
一、源於妘姓
出自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後裔的封地羅國(河南羅山),屬於以國名為氏。妘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典籍《說文通訓定聲》記載:鄶、路、逼陽、鄅等姓,都是古時的妘姓國,始祖為祝融。
祝融,名黎,為帝嚳時的火正(掌管民事、火種),後人尊為火神。因其有大功於民,能光融天下,帝嚳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諸多史書均稱為“祝融八姓”。
二、源於鮮卑族
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羅氏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鮮卑族拓跋部落滅北涼建立北魏政權。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採取漢化政策,下詔改鮮卑姓為漢姓,其中叱羅氏改姓羅,在史籍《魏書》、《廣韻》、《元和姓纂》、《姓解》、《通志》等文獻中均有相同的記載,“叱羅氏後改為羅氏”。
三、源於突厥族
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羅可汗,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史籍《通志》、《古今姓氏書辯證》中,都記載有唐朝時“斛瑟羅氏,改為羅氏”的記載。
在史冀《唐書》中記載:斛瑟羅原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在唐朝則天皇帝武曌聖歷二年(公元699年),斛瑟羅因被原來遊牧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瑪克)一帶的突騎施部首領烏質勒所逼迫,率部眾七萬餘人內遷歸附於大唐王朝,後逝世於長安。
四、源於苗族
出自明朝時期西南地區苗族,屬於漢族融入苗族化為氏。清雍正時期撰著的《雲南通志》記載:“苗子有九種,黔省最多,正滇則宣威,鎮雄亦有,多是花苗……多田、羅、陳、蔡四姓”。
清乾隆時期撰著的《貴州通志》說:“西苗,在平越,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昇平越防禦千戶所置,治所在今貴州福泉,及清平,所屬有謝、馬、何、羅、盧、雷等姓”。這在清朝學者李宗防的《黔記》中也有相同的記載。
清朝學者劉人熙在《湖南各縣調查筆記》中記錄瀘溪縣的苗瑤族情況時說:“士人蟠林菁者,為吳、龍、廖、石、麻五大強族,外有彭、羅二姓亦強”。
民國時期的學者劉錫藩在《嶺表紀蠻》中,根據滇、黔省志記載,稱西南部各地苗族的姓氏以“楊、韋、陳、羅、田”等十六姓為最多;當代學者石啟貴在《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記載,苗族姓氏中以包括羅氏在內的二十一個大姓人數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