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二程,還是朱熹?
7
回覆列表
  • 1 # 第四種感情2

    朱熹提出的,但是朱熹這個人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他的生活經力,這裡就不多說了,他是一個典型的偽君子。真正把格物致知發揚光大的是明朝著名哲學家王陽明,他最有名的格物是格竹子。這個也可以在百度上查閱。

  • 2 # 有得觀史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致知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由於《禮記·大學》沒有專門的解釋,後來很多儒家學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格物致知作過註解,其解釋不盡相同。

    由於朱熹發展並集大成的理學,成為其後幾百年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元朝恢復科舉以朱熹的《四書集註》來考試文人,明清兩代也以朱熹的思想為科舉的標準答案。所以後人多以朱熹的註解為標準答案。

    但是,朱熹的註解是否正確,也未可知。王陽明想做聖人,就按朱熹的說法去格竹子,格了七天七夜,差點沒把自己的命格去,結果一無所獲。格竹子想格出聖人之理,實屬荒唐。格出生物學道理還差不多。

  • 3 # 邪正壓正

    是《大學》中提出的,格,是打的意思,物,是物慾,指慾望。格物,就是和自己慾望打鬥,從而戰勝自己,人心安定,自然就有智慧了。朱熹的窮物極理的解釋說不通,事實上心外無物,心外無法,一切無外,都是〝心〞的作用,王陽明的說法解釋得通。

  • 4 # 逛一逛3

    “格物致知”是誰提出來的?“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南宋的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將其發揚光大併成為理學的主要認識論而為世人所熟知,甚至推崇。

    “格物致知”即極盡探究事物原理,進而獲取真知。它類似 於實踐出真知,但此“真知”非彼“真知”。“格物致知”是透過實踐感悟來探求人世間的最高道德即天理,而實踐出真知的“真知”是指事物的客觀規律。“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學之真。

    “格物”一詞,在中國曾長期代替“科學”,在洋務運動以來,“格物”泛指自然科學各學科以及與之相關的機構。後來,日本近代學者從西學中翻譯過來“科學”一詞,並傳入中國,由此“格物”一詞就被“科學”一詞所替代。

    “格物致知”作為程朱理學的認識論影響至深,後來,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在質疑反對“格物致知”的繁瑣當中,又推陳出新,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形成了心學的認識論更是影響深遠!

  • 5 # 燕北林叢

    “格物致知”是南宋大儒朱熹提出來的。他認為《禮記》中的《大學》原文頗多錯簡,所以他在《大學章句》中調整次序,重新編排,加入了“格物致知”,並分為“經”和“傳”兩部分。其中“經”是孔子的原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傳”是曾子解釋孔子之言,由曾子弟子記錄。大學之道章是“經”,其餘是“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朱熹看來“明明德”就是透過個人修養來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儒家強調透過教育的作用來提高個人修養,使其達到最完美的道德境界。“進學在致知”,朱熹指出“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強調從已知到未知,工夫要落到實處。在今天看來,道德的自我完善,也是要透過學習來提高個人修養和品質,挖掘自己本性中的“善”。還頗有朱熹儒學的影子。

  • 6 # 論統一

    《格物》 仔細研究自己所喜歡的領域,知道事情都有兩面性。也可以理解為 陰和陽 。既好的壞的,或有用和無用,有價值或無價值。

    《致知》 舉出例子,用資料或者講過去歷史。告訴遇到的每個人。讓更多的人認識並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蛋率正常,雞群一定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