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隨便便的文化

    導致老年司馬懿性情大變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家庭之故:司馬懿之所以性情大變,是因為妻子張春華的離去,張春華是他一生的摯愛,但是卻離他而去,當愛的人在面前逝去,所有與妻子的往昔都只能成為回憶!故性情大變原因之一!

    第二、權力慾之故:晚年的司馬懿權力慾及其膨脹,而且也由年輕時的隱忍、多疑變成了更加狡詐,甚至想到了詐病賺曹爽,騙過了曹爽,直至將曹爽置於死地,奪得大權,再無內憂!

    第三:客觀條件之故:諸葛亮已死,蜀國已無可與之匹敵的能人,東吳更是人才凋零,兩國遲早歸魏,可以說“再無外患”,這樣的客觀條件也使得司馬懿更加緊鑼密鼓地籌劃如何為自己的司馬家族鋪路,登上最高位,性格自然發生了畸變!

  • 2 # 從前比較好吧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不過為什麼會有這個疑問呢,司馬懿老年性情大變?是不是最近看了吳秀波主演的虎嘯龍吟這部電視劇,受了裡面劇情的影響。那下面我也來說說我個人的觀點,當然只代表本人的觀點。首先我也看了部分電影情節,因為這部劇是顛覆了我們傳統上對司馬懿的認知。包括第一部的軍師聯盟,這部劇裡司馬懿被吳秀波刻畫成了對親人和朋友有情有義,對國家忠心,對人才唯才是用,甚至還有些小俏皮的地方。這在史書上以及我們在影視上看到的都不太一樣的。

    如果是從電視劇的觀點來分析,確實一輩子安分守己的司馬懿,生平做任何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錯。可是還是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遇到不同的人,總是想方設法去陷害他,除掉他。而司馬懿也總是能以德報怨,胸襟寬廣的對人,只是解除自己或者家人遇到的麻煩,從不去陷害他人,甚至與人結怨。但是隨著自己妻妹,也就是郭太后被魏明帝曹睿無端殺害,以及後來以曹爽為首的曹氏家族對司馬懿的提防,以及想要除掉他,威脅到他甚至是他身邊的人的生命安全,他不得不反擊。這些也是導致了司馬懿老年性情大變的原因。電視劇裡給我們的感覺一直都是司馬懿是被逼無奈才反擊的,迫於生存。後來曹家人真的傷害到了司馬懿,他才性情大變,被黑化,變得殘忍無度,殺人如麻。這部電視劇畢竟是以司馬懿為主角,在現在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可能幾十集的電視劇都在演一個主角是如何如何的陰險狡詐,不忠不義。給社會傳輸一種不良的價值觀。

    如果從真正的歷史上來分析的話,我認為司馬懿從來都不是老年才性情大變,縱觀其一生,一直是隱忍,狡詐,悄無聲息的蓄勢待發。一旦抓住機會,就奪取了曹魏政權,如果真的像電視劇裡演的,從他年輕的時候就處處被人針對,一波又一波的人想要想方設法的除掉他,我想他就是真的有三頭六臂也不夠他死的。

    司馬懿,字仲達(179年-251年),司州河內郡溫縣人,出身士族。大家都知道曹操手下有大批的能臣異士,像謀士有荀彧,郭嘉等,武將有許褚,張遼等。司馬懿也深知那個時候在曹操手下混,也混不出來個什麼名堂,所以一直拒絕曹操的邀請,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裝病,對付曹魏幾代君主,都是用的這個法子,從曹操在的時候到奪取曹魏政權,最常用的欺騙曹家人的方法就是裝病,可見司馬懿的城府之深,並不是晚年才性情大變,後來也是曹操當了丞相之後,強制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讓他與曹丕往來,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而據《魏略》則記載,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徵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柺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曹丕被封魏王太子的時候,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司馬懿更經常參與國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馬懿轉為丞相軍司馬,建議屯田解決糧食問題,得到曹操的採納。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多疑的人,以善於用人而著稱,以曹操善於看人的能力,不會看不出身邊的人是什麼樣的人,也知道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曹操都沒找到機會殺他,可見司馬懿做事也是小心謹慎,滴水不漏。要說曹操不殺他,也是因為曹操在的時候確實司馬懿還沒有太大的勢力,對曹魏威脅也不大,而且司馬懿比曹丕還要大幾歲,曹操也沒想到子孫這麼短命,居然都被司馬懿熬死,畢竟曹操也不是神仙,後面的事情全都能看得見。司馬懿是深得曹丕的信任和喜愛,曹操是有提醒過曹丕司馬懿有雄心壯志,奈何曹丕和司馬懿關係比較好,曹丕也總是維護司馬懿,多半也是曹丕自己親手喂大了這隻老虎。當然了司馬懿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曹丕兩次伐吳,都以司馬懿鎮守許昌。大家也看到過虎嘯龍吟裡,司馬懿急行軍,八日趕了一千二百里,大軍臨城直接斬殺了孟達,兵貴神速,出其不意,這件事在歷史中也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後面以及和諸葛亮的博弈拼殺,擋住了諸葛亮多次的北伐大業。也說明了司馬懿軍事上的才能。

    司馬懿本身就是個善謀之人,又加上會審時度勢,不該自己表現的時候不露聲色,能進能退,自身的能力加上活了七十多歲,上帝也給他這個機會,如果他是個短命鬼,也沒有機會奪得曹魏政權。縱觀他一生的仕途,從出山到一生政績,和平時在官場上的生存手法都表明司馬懿本身並不是到了晚年才性情大變,而是一直都胸懷大志,只是看老天給不給他這個機會,如果給,他會立馬抓住。古往今來大家都是宣揚忠君愛國,所以很多人對司馬懿有很大的偏見,面對權利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把持的住呢。但是和同時代的諸葛亮比,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單從人品上看司馬懿確實不如諸葛亮。無論是誰終究都會化為歷史的塵埃,功過是非自有論斷。

  • 3 # 我不是你的蓋世英雄

    司馬懿,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不在那個時期,無法得知,但根據歷史資料顯示,我們都知道,司馬仲達是一個極其堅韌的人,是一個非常可可以隱忍的人,對於這樣一個人,好比是一個猛獸潛伏在你的身邊,遲早有一天他會用自己鋒利的牙齒,咬碎你。

    歷史對於司馬懿的評價是“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權變是司馬懿的寫照,一旦時機成熟,司馬懿就會變成冢虎。

    不過說到晚年司馬懿性情大變,我個人到不這麼認為,司馬懿極其可能一直都是這樣的性情,只是前期,時機未到,還不能露出自己的本性,必須隱忍著。

    司馬懿,作為曹魏政權的四代重臣,從曹操開始到曹芳結束,司馬懿是逐漸的走上了政治權利的中心,從曹丕開始,司馬懿便作為託孤重臣,只是一直受到曹氏宗親的打壓,透過高平陵事件,司馬懿才算是真正的大權在握。

    如果非要給晚年司馬懿性情大變找一個答案的話,我想應該是“權利”一切都是因為權利。一個人經過了長期被壓制被排擠,終於等到了自己出頭的那一天,怎麼也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舉動,應該是合乎情理的。

  • 4 # 東方大狂俠

    謝邀!縱觀司馬懿一生都是在用偽裝、忍術保護自己。人都知他有相當才學,司馬家族又是當時勢力不小計程車族,作為當政的曹魏當然會提防。其實曹魏也不僅僅提防司馬家族,對其他勢力強大計程車族也是相當防範的。因此在他們君臣中相互猜忌防範的情形下,作為臣屬的司馬懿只有用偽裝忍術保護自己!司馬懿是一隻狐狸和一頭狼的結合體,既有狐狸的狡詐也有狼性的兇殘,不動則已,動則全力一擊,手到擒來!說他老年性情大變,其實也有一定原因和道理。因為年紀老了,不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的奪權願望,就辜負了自己一生的才學和抱負!除此而外,當然還有他兒子催促和其他原因。有一句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反應了司馬父子篡位之意由來久矣,一場生死搏殺的前奏當然會引發司馬懿性情大變!

  • 5 # 在城在鄉

    1、一世的壓抑感,到上無可抑的轉換,只能爆發。

    2、英雄暮年,光陰不再,青春不再,統統的一切即將不再的幻滅感,使性情大變。

    3、歷史是否如此,其實並不緊要。要緊的是司馬老爹無論如何都為三家歸晉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堅實基礎。

  • 6 # 狂人不寫日記0

    與其說司馬懿晚年性情大變,倒不如說是司馬懿忍了一輩子就是為了等今天。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司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

    年輕司馬懿受到曹操招用,為了自己家人的安全不惜用馬車把自己雙腿壓斷,這體現了司馬懿能忍。面對曹真等曹氏宗親的打壓始終保持低調的態度。

    而在司馬懿的一生中,他也用了四個字概況就是:“依依東望。”但依依東望,望的是什麼,這點上卻與諸葛亮的博弈中得到了答案,原本在司馬懿看來,依依東望,望的,是畢其一生的抱負,是畢其一生的榮耀,是畢其一生最大的成就。諸葛亮卻說,謬矣!司馬懿考慮了自己之後的事卻沒考慮到自己兒子以後的前程,自己不怕被鳥盡弓藏,但是他兩兒子呢,司馬懿終於明白,依依東望,望的是畢其一生,望的是時間。於是就有了諸葛亮空城計一說。

    晚年司馬懿曾對他柏夫人說過自己羨慕諸葛亮,羨慕他全國大小事宜都一管而為,而在晚年還不斷受到曹爽等人的打壓,司馬懿不惜裝病,讓曹爽放鬆戒備,最終一舉幹掉曹爽。而在此之前,司馬懿對他柏夫人說:“我做了一輩子別人的手中刀,這一次,我是持刀人。

  • 7 # 雲深梧桐

    十年磨劍,曹操是雄主。他不敢有異心,只為家族壯大和傳承,他低調無比,把其它兄弟司馬八防推出去做官,自己只是不惹人注意的個小官,十年磨劍曹丕上位,他押對了寶,曹丕升了他的官但又防備他。

    主要是看不清他的老底,這是君王不喜歡的。不能掌控就邊緣你,司馬懿這時有野心,但時機不成熟 還有些老臣在,劉曄,蔣濟,曹真,曹洪還在世,司馬懿向來謹小慎微、而又擅長等待。又低頭磨劍,他知道曹丕終有重用他一天,結果曹丕病逝他成了託孤大臣,

    曹睿上位,他發覺曹睿也不是省油之燈,正好諸葛亮攻魏,他就與諸葛亮對戰 ,好避免君臣猜忌,又可以在外手握重兵,發展勢力,而戰爭拖久了會把魏國陷入泥沼,所以二人你來我往,生生把蜀,魏,陷入泥沼,國力衰退。

    曹睿心力交瘁,又好酒色,結果病逝,司馬懿的劍開始露出來了,朝中無人壓制他,他就想司馬家成天下第一世家,九品中正制就是士族而生,他就是士族支持者。而且高平陵之變前他為了麻痺曹爽等待最好的下手時機,裝病裝了兩年。終於揮劍,一舉奪了魏國多年果實。

    忍了三十年,釋放出來的恨意自然心狠手辣地報仇,沒人壓制,惟我獨尊,人上之人,什麼女人刺激性情大變,哪隻是一個晃子,忍三十年日復一日磨劍,心志如鐵石,這會為一個女人所動嗎?更何況他是三國最能忍之人。

  • 8 # 楊俊德3

    史學方面是很難研究到位的,有著它的歷史侷限性複雜性和政治傾向性,作為政權來講,誰都想延續發展或強盛,作為時代領袖人物更是如此,政權之爭內部之爭在歷史上是常有的事,就是身邊將領在一定時期一定環境而思想與作風都會產生變化,因而所謂司馬yi現象就會出現或發生,對周邊的人產生懷疑與周邊的人是否與其保持忠心或合作都產生了變化,這就是您想問我想簡單的回答。

  • 9 # 知之為知之ZwZ

    我認為首先要界定一下司馬懿其人的老年大概是在哪個時間段內。

    個人認為239年魏明帝曹叡託孤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當時司馬懿60歲整。在其前的60年裡,司馬懿歷經曹魏政權的三代君主:曹操可完全掌控年輕的司馬懿;曹丕與司馬懿交好將信將疑仍可控;曹叡雖年輕但深諳權術之道,再加上曹真等和司馬懿同輩的曹氏宗親有所壓制,曹叡對司馬懿尚可駕馭。在這三人的時代裡,司馬懿雖無大功,但亦無過,且堅韌的性格使其可以化解危機,其政治地位穩步上升:外有強敵使其逐漸掌握兵權,內聯士族實行新政抗衡宗親。此時的司馬懿謹慎謙卑,畢竟有權在手,猥瑣發育未嘗不可。

    239年後,曹爽的上位和專權逐步削減司馬懿的兵權,最終觸及了司馬懿的底線——國家社稷的安危。一味任人唯親、好大喜功但又志大才疏的曹爽飛揚跋扈至極定將引魏國走向衰落。且不論曹氏宗親架空司馬氏以後會否持續打擊司馬懿的後代,若魏國傾覆司馬氏安有完卵?司馬懿在曹爽的步步緊逼下,在古稀之年抓住機會發動了兵諫——高平陵之變。

    政治是殘酷的,為了自己的後代,將政敵趕盡殺絕確能以絕後患。 一個人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前途和名聲,但是涉及到整個家族的利益和存亡之時,心智自會圖窮匕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需要對9·11恐怖襲擊事件進行哪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