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加滿油以後續航里程有時候顯示600,有時候顯示500,實際駕駛中有時候掉的非常快,沒跑到一公里結果續航里程跑了3,4公里了已經,有時候跑了一公里以上也沒往下減,想知道這個是怎麼算的,確實有參考價值嗎?要結合平均油耗算嗎?
10
回覆列表
  • 1 # 珠海交警

    現在的車基本都有油耗表,我們在上面可以看到自己愛車的瞬時油耗和平均油耗。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這個油耗表在我們怠速停車的時候,油耗總是在慢慢的往上漲,車開起來後油耗又慢慢的往下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此外,油耗表上還能顯示汽車的續航里程,可是這個數值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有時候顯示能續航四百公里,可是行駛一段時間後又顯示能續航五百公里了,難道油箱中的汽油還能越跑越多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油耗表究竟是如何工作的,汽車的瞬時油耗、平均油耗、續航里程都是如何計算的。

    現在的汽車發動機基本都是電控的,發動機的噴油量是由發動機電控單元控制的。電控單元發出指令給噴油器,噴油器通電後開啟噴油,它的每一次開啟持續時間稱為“噴油脈寬”。由於噴油器開啟的角度是固定的,也可以說噴油器的流量是固定的,所以噴油器開啟的時間越長,發動機耗油量就越高,也就是說噴油器的噴油脈寬決定了發動機的耗油量。因此發動機電控單元透過計算噴油器的噴油脈寬,再乘以噴油器的流量,就可以計算出發動機的耗油量了。

    如果汽車只計算某一個瞬間的噴油脈寬和這段時間內行駛的里程,得出的數值就是瞬時油耗。比如汽車2秒鐘內耗油4ml,行駛了40米,那麼汽車的瞬時油耗就是10升/百公里;如果汽車突然急加速,在2秒鐘內耗油12ml,同樣行駛了40米,那麼汽車的瞬時油耗就是30升/百公里;還有汽車在冷啟動、爬坡、大負荷低速行駛時,瞬時油耗也是非常高的;而汽車在高速帶擋滑行時,由於發動機轉速高於逆序噴油點,噴油器不噴油,所以此時的汽車瞬時油耗是零;當汽車原地怠速時,噴油脈寬雖然不大,但是行駛的里程是零,所以此時的瞬時油耗是無窮大,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很多車在怠速時油耗會以“升/小時”來顯示。

    其實瞬時油耗對我們日常行車指導意義不大,它更多的反映的是汽車瞬間的工況,而 汽車在行駛中工況千變萬化,我們不可能關注每一時刻的油耗,所以對我們更有指導意義的是汽車平均油耗。汽車平均油耗是指汽車行駛一定里程消耗的燃油量,通常用“升/百公里”來表示。汽車從啟動後直到熄火停駛這一段時間內,消耗的燃油量除以行駛里程,得出的數值就是平均油耗。比如汽車行駛五十公里,消耗了5升燃油,那麼汽車在 這段路程內的平均油耗就是10升/百公里。

    汽車的平均油耗也是時時變化的,它與道路條件、駕駛習慣、汽車技術狀況等息息相關。比如我們駕駛某款汽車,在冷車汽車、原地熱車時,消耗了一定量的燃油,但是汽車沒有行駛,所以此時的平均油耗就趨向於無窮大;當我們駕駛汽車,走上了 擁堵的城市道路,在一個小時內只行駛了10公里,消耗了1.2升燃油,那麼汽車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油耗就是12升/百公里;之後我們走上了通暢的郊區快速路,以最經濟省油的車速80公里/小時,行駛了50公里,消耗了3升燃油,那麼汽車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油耗就是6升/百公里。然後我們再以120公里/行駛的車速行駛了200公里,消耗了16升燃油,那麼汽車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油耗就是8升/百公里。

    那麼汽車在整個行程中的平均油耗是多少呢?我們來計算一下:總行駛里程是260 公里,總消耗燃油是20.2升,那麼汽車在整個行程中的平均油耗就是20.2÷260=7.77升/百公里。不過汽車油耗表顯示的油耗是隨時變化的,比如在城市擁堵路況行駛時,油耗是逐漸升高的;在隨後的郊區快速路行駛時,油耗是逐漸降低的;當行駛上高速公路以後,油耗又逐漸的升高。所以,汽車油耗表顯示的平均油耗只有在行駛里程足夠長,才比較準確。如果單獨看某一時段內的平均油耗,也會有誤差的。還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就是怠速油耗。汽車在原地怠速時,比如堵車、等紅綠燈等情況下,只消耗燃油但是沒有行駛里程,燃油白白浪費掉了。這樣汽車在計算油耗時,相當於分子逐漸增大而分母不變,所以此時油耗表顯示的油耗就是逐漸升高的;當汽車行駛起來後,雖然消耗的燃油在增多,但是行駛里程增加的更多,也就是分子增加的很少,但是分母增加的很多,所以油耗表顯示的油耗就逐漸下降了。有少部分車型,為了讓資料更好看,乾脆就不把怠速油耗計入,這樣汽車的油耗就顯示很低。這樣的表稱為“快樂表”,駕駛員看著很高興,但是汽車自身的油耗並沒有降低。

    一般來說,汽車的表顯油耗都是要高於實際油耗的,這個差值一般在0.5升以內。也有些車型實際油耗與表顯油耗差距很大,除了上述不計怠速油耗的“快樂表”之外,汽車的油耗計算方式和程式也有所不同,這方面汽車廠家會做很多手腳,目的就是為了引數好看。我們要想準確的知道自己愛車的油耗,最好的辦法是加滿一箱油,記錄好里程後正常行駛,等燃油消耗至報警燈點亮,我們再去把油箱加滿,然後用加入的燃油量除以行駛的里程,得出的資料就是這段時間內的平均油耗。然後我們可以用這個資料與表顯油耗對比一下,看看二者的差距究竟是多少。

    那麼汽車續航里程又是如何計算的呢?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汽車表顯續航里程500公里,但是汽車在擁堵的城市行駛一會後,續航里程就變成了400公里;但是等我們把車開上通暢的快速路後,續航里程由變成了600公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汽車的續航里程是根據汽車油箱中的剩餘油量除以汽車的平均油耗來計算的。比如汽車油箱中有50升燃油,在擁堵的城市道路上,平均油耗是12.5升/百公里,那麼汽車顯示的續航里程只有400公里;但是等汽車開上通暢的快速路之後,平均油耗只有8公里/小時,油箱中剩餘48升燃油,那麼顯示的續航里程就是600公里;如果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平均油耗是10升/百公里,油箱中剩餘40升燃油,那麼顯示的續航里程就是400公里。由於汽車的平均油耗是隨時變化的,所以汽車的續航里程也是隨時變化的,這就出現了汽車越跑續航里程越高的“怪現象”。

    小結

    總體來說,汽車上的油耗表對我們只具有參考意義,並不是絕對準確的。我們在日常駕駛中,可以適當的參考這個引數,來判斷我們的愛車是否正常。比如同樣的路況,汽車的平均油耗突然大幅度升高,那就說明汽車有問題了。而汽車的續航里程更是隻能看看就好,千萬不要根據這個引數來跑長途。萬一行駛途中路況發生變化了,而你的車又沒有加油,那可就麻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只想穿棉T,有什麼高性價比的T恤品牌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