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鵬說書

    主要是雍正即位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對以前康熙時期的政策有了很大的修正調整。

    康熙時期的主要矛盾是整合滿漢之間的秩序,打造好以滿族為核心,漢族為依託的統治團體,因此在對官員士紳較為優容,放手讓他們去幹一些潛規則的事情,給予的待遇較為優厚,放任他們去欺壓小民,兼併土地,搞灰色收入。官員士紳們過慣了舒服日子,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但這種放縱雖然暫時贏得了他們對清朝政權的擁戴,但是極大損害了底層百姓的利益,侵蝕了中央政權的財稅根基。可以說是中層官僚得利,底層百姓和高層集團遭殃。

    到了雍正時期,主要矛盾已經是官僚們的貪得無厭與百姓的嗷嗷待哺、朝廷的入不敷出之間的不可調和。所以同康熙爺的寬鬆相比,雍正帝相對較猛,相對較酷,推行的火耗歸公、攤丁入畝等政策,沒收了官員的灰色收入,取消了士紳的特權,充實了國庫,百姓也得到休養生息,損害的只有官員士紳的利益。

    但輿論的操控者正是這些官員士紳,雍正得位不正,篡黨奪權的許多段子都是他們編造出來的。

  • 2 # 算我自作多情愛你這麼深

    其實康熙想讓十四爺當皇帝,死的時候寫的就是十四爺不過被四爺給篡位了,四爺在十 上面添了兩行一個點就變成玉四爺了,古代玉就是封。

  • 3 # 醉劍書

    篡位不一定不行。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永樂大帝,都是篡位奪取政權,都是有為之君。雍正就算是篡位關我們神馬事。都是愛新覺羅自己家的事。對帝王的評價主要看他的歷史貢獻,治下是否國泰民安,富強。私德不足之處,無關大局。何況好人不一定是好皇帝,壞人往往能做個好皇帝。

  • 4 # 書劍漂零

    爭議的原因,是康熙在生前未立太子,又未在生前留下紙質的傳位詔書,口頭的聖諭也是各說紛紜。

    第一,傳位詔書是康熙去世以後才形成的,康熙去世於十一月十三日,十四日才開始寫遺詔。就是說,康熙生前沒有紙質的傳位與誰的證據。當然也就不可能存在“十四”為“於四”這樣的位。

    康熙是十分注重御筆的人,這麼重要的事情,生前沒有御筆,這是很奇怪的事情。有一個十分奇怪的事情,康熙在去世前,曾在兩處地方留下關於后妃嬪去向安排的諭旨,後被雍正找到,而皇位繼承這樣的大事,卻沒有留下諭旨,這不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嗎?是有諭旨被雍正找到銷燬了,還是根本沒有呢?

    第二,八人面諭說,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中,這樣說道,“至十三日皇考召朕於齋所。朕未至暢春園之先,皇考命誠親王允祉、淳親王允祐、阿其那、塞思黑、允硪、允裪、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須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是時,惟恆親王允祺以冬至命往孝東陵行禮,未在京師,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貝勒允易、貝子允緯俱在寢宮外祗候。及朕馳至問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淚勸慰。”

    這事相關人,大義覺迷錄前,沒有人這樣寫過。也許是保密工作做的太好,大臣們也不知道傳位於雍正。在門外候旨的果親王允禮也不知情,導致隆科多告訴允禮,康熙皇帝去世了,雍正繼承大位時“神色乖張,有類瘋狂”

    第三,祭天,這好像是一個證據,但是允祉與康熙59年也祭過天,如果康熙早死一年,是否就是暗不允祉繼位呢。

    第四,乾隆,現在人感覺康熙皇帝覺得乾隆將來是聖君,趕快要過來好好培養,實情卻不是這樣的,康熙皇帝好多孫子都在皇帝裡培養過,弘曆是雍正推薦給康熙。八九十十四阿哥的兒子比乾隆進宮更好,年紀也更小一點,十四阿哥的嫡子很小的時候就被皇帝帶到宮養了,而十四阿哥出征之後,嫡子和其他孩子受到的關愛更甚。說康熙看重乾隆所以傳位給雍正,也是不靠譜的。

  • 5 # 鯨落文化

    雍正的繼位是正常的,康熙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皇帝,他在繼承人的問題上自然也會非常的慎重。民間一直傳說傳位於14子,可清朝當時的主要問題是吏治腐敗和國庫虧空。14子是一個能征善戰的皇子,但是絲毫沒有治國的經驗,對於康熙來說,他需要一個守成之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居酒屋在日本是怎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