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校專業那些事

    近期,關於sci論文的問題可謂大出風頭,因為一場意外,武漢事情迫在眉睫,但是不少人卻正事不幹,各個搶著發論文,更是將發論文這股歪風推上輿論的風頭浪尖。

    中國科研,現在是唯論文,啥事不幹,光寫論文,光會寫論文,不會幹正事,很多院士,也是憑論文當了院士了,當了院士之後變本加厲地發論文,而正事呢,一個沒幹成。

    高校呢,本來基礎科學發論文可以理解,後來各個工科,也只會發論文了,工科本來是以應用為主的學科,結果都是工程的東西一竅不通,論文卻發的順順的,比如材料學科,中國材料發的論文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發的論文總和都多還幾倍,但是中國實際工程上的材料卻十分落後。

    更有甚者,現在的醫學,本來是以應用臨床的學科,卻一大批醫生不會看病,只會發論文,而且造假論文,比如浙江大學,協和都開始造假,當然2019年造假嫌疑的有南京大學校長,病//毒所所長等幾個院士人物

    尤其是2020年2月,國家全面抗擊病//毒的時刻,某些院士正事不幹忙著發論文,科技的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第一次亮劍:

    科技部不點名地批評:某些人當前緊急的任務不去完成,卻把精力放在發論文上,這個,這可是狠狠地給某院士一記重重的耳光啊。

    當然在前幾天,科技部再發文,對唯論文行為再次重拳:

    這是科技部第二次亮劍,時間在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

    對各類科研的論文考核明文規定,提到對於應用研究、技術開發類科技活動,注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對於技術研發類機構,注重評估在成果轉化、支撐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績效,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等等,這樣是正本清源,一些應用型研究,要注重轉行,而不是虛無縹緲的論文

    在2月18日發文,科技部再次聯合教育部第三次亮劍:

    《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裡面對論文的發表,獎勵等細節進一步細化,對論文的發表,要求,學科評估等進一步細化。

    比如學科評估不再以論文為主要指標,不準對院系個人下達論文指標,尤其是有一重磅的條文:取消論文對個人相關的獎勵,讓大家不再發垃圾論文就是為了騙國家經費,避免論文功利化。

    既然發論文沒好處了,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去幹這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了吧,發論文畢竟是一個比較累人的活。

    關於科技部連續三次發文,對論文這類問題處於重拳,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反正我是舉雙手支援

  • 2 # 喜歡倒騰相機的猴子哥

    養了雞,為了篩選高質量的雞,讓雞都能下蛋,設了道籬笆,只有能跳過籬笆的雞才能進圈吃好飼料,進不去的只能在外面自己捉蟲吃。

    後來發現能跳過籬笆的雞不一定能下蛋,是不是好雞,下不下蛋跟那道籬笆沒啥關係,索性就把籬笆拆了。

    等拆完了,才發現圈裡最肥的一群雞早報團了,給它們送蟲子的才能進圈,原來還要跳過籬笆才能進,現在只要把最肥的雞伺候高興了,病雞殘雞都能進,也沒有雞下蛋了。

  • 3 # 五道口的顏學姐

    科技部第一次發文是2020年1月底,要求科研工作者把論文發表在祖國大地上,不要著急寫論文。

    第二次是2月22日,跟教育部一起發文,要求破除SCI至上的導向,SCI論文指標,就是SCI論文數量、影響因子,被引用次數等不與職稱評定等直接掛鉤。

    這份檔案一共給出了十條意見,包括:建立分類評價體系,對於理論和應用學科用不同的評價路徑;不能”以刊評文“,不能把SCI論文的相關指標跟職稱評定直接掛鉤;在聘用人員的時候,不能把SCI論文指標作為前置條件;不能對SCI論文進行獎勵,不能拿這些指標對學生畢業做限制;在評價中要增加同行評議的分量。

    針對這十條意見,很多老師提出了許多看法。

    第一,大家先認為確實現在的垃圾論文偏多,是需要遏制一下。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論文大國,在材料、生物資訊領域,我們的發文數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我們真正的水平遠遠比不上美國、日本,而且我們的造假論文也是世界第一,去年饒毅的實名舉報信也表明了這一點。

    第二,大家認為不用以刊評文是對的,因為期刊的好壞不等同於你文章的好壞。像日本的諾獎得主中村修二,發的文章都在《日本應用物理雜誌》上,這一份雜誌根本就沒有收錄在SCI裡面。

    中村修二

    有學者說,一些特別好的論文,因為是顛覆性的,反而不容易在一些頂級雜誌上發表。

    不過,大家也提到,雖然絕對的以刊評文不對,但在很多時候,刊物就代表了你文章的水平。因為在評價過程中,除了真正的小同行能瞭解你文章的水平,那些評審人員根本不瞭解你的水平。很多評審人員甚至都不是本專業的,根本沒有能力來做評判,相對而言,用刊物的水平來代替比較簡單,也相對比較可靠。

    第三,《意見》中強調完善學術同行評價,這跟上面的問題有一樣的地方,不好操作。有一次我跟一位教授聊天,說起院士的評選,教授說,院士都是人精,都是智商和情商極高的人。為什麼這麼說?院士當選都是其他院士投票的結果,要獲得多數院士的認可,才能當院士。科學院的院士這麼多研究方向,除了本專業的專家,其他人雖然是院士,也是不懂的,根本就分不清A候選人的工作重要和成果多,還是B候選人的工作重要和成果多。誰更能說,跟誰關係好,就選誰。這沒有辦法,大家都知道這點。

    如果不唯論文,要注重同行評價,就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而事實上,論文被刊登,一般都要經過8個左右的同行專家的評審,這已經是同行評價了。這個同行評價比教育部組織的評審專家要靠譜很多。

    另外,在中國同行評價,會遇到大家都熟知的圈子文化。原先年輕老師可以憑實力說話,發幾篇頂刊文章,獲得各種帽子和職稱,現在如果要同行評議,逼著要去做交際,傍大佬和學閥,學術上沒有獨立性。而這些同行評價將更為不客觀。

    第四,《意見》中有很多”不“,大家也覺得這些問題說得很對,但並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新的方案出來。比如說,聘用人員不看SCI相關指標,那應該看什麼?SCI論文被大家追捧,就因為它還是有客觀性,有可量化的地方。

    大家認為,不唯SCI論文是對的,但希望教育部和科技部能給出更具體的操作方案。另外,認為如果不弱化評審,不弱化各種評審帶來的好處,是不可能弱化SCI論文至上的。最後,作為一位年輕教師,還是要盯著SCI論文的,因為除了這個論文能自己控制,其他的可控制不了。

    因此,教育部和科技部的這份《意見》看著殺氣騰騰,具體效果如何,還需要觀察。

    大家說呢?

  • 4 # 生命白道

    不應該用“打擊”的這個詞,應該說是更加的理性了。不能一味的自卑和一味的西化。應該增強自己的自信。發掘好自身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眾品牌變得這麼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