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猹娛樂

    《煙火裡的塵埃》與《我》都是林夕作詞。

    (圖林夕)

    張國榮《我》: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華晨宇《煙火裡的塵埃》:我只是我,只是一場煙火散落的塵埃。

    是不是很像?

    《我》是張國榮作曲,並且設定開頭歌詞:“I am what l am”,之後就交給林夕。沒有過多交流。林夕光聽這個旋律,還有開頭這句英文,就知道怎麼寫了,把詞寫出來後,張國榮看到很滿意!這就是大佬!

    林夕看到華晨宇的表演影片,覺得這個男孩很特別!於是繼續觀察,之後就喜歡上這個男孩,他知道華晨宇是什麼樣的人,於是從《我》這首歌取材,寫出了《煙火裡的塵埃》的歌詞。歌詞交給西樓作曲,西樓知道華晨宇是什麼樣的人,於是就有了《煙火裡的塵埃》這樣的旋律。

    (圖西樓,西樓一直矇住自己不讓人看到他的正面樣子,很神秘)

    這兩首歌表達的情緒是一致的:我就是我。

    《我》歌詞:“不用閃躲,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這就是: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煙火裡的塵埃》歌詞:“笑得開懷,哭的坦率,為何表情總讓這世界安排?”這就是:我只是我,只是一場煙火散落的塵埃。

    兩首歌的意象很相似,運用上都如出一轍。《煙火裡的塵埃》歌詞:只有我守著安靜的沙漠,等待著花開;

    《我》歌詞:我喜歡我,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孤獨的沙漠裡,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兩首都是孤獨的沙漠,都要在沙漠中花開,都要為自己而活,都很自我。

    張國榮的《我》歷經滄桑,感情豐富,很是高貴,是一種靜態的自我;華晨宇的《煙火裡的塵埃》青春年華,可以肆意大笑,可以痛哭淋漓,很是爆發,是一種動態的自我。

    兩首歌的異曲同工之妙就是:都是寫抑鬱者,都是寫內心情緒,都是寫內心的自我,《我》和《煙火》情緒一致,是兩個不同的人唱自己的故事,一個張國榮唱自己,一個華晨宇唱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方艙醫院?它能起什麼樣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