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路過圍觀人員

    讓亞歷山大成為了神話。帶著幾十萬的部隊去欺負一下中亞,在史書上留下可以裝比的一幕,至今還有不少亞歷山大吹。我就不懂了,我們歷史上一生未敗的人多了去,以少勝多更是數不清,有那麼多英雄不去膜拜卻去敬仰一個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外華人。這就是媒體的厲害了,活生生造神運動。因為統一歐洲都是少數更別說還去遠征了。

  • 2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現今的媒體話語權是西方主導。

    歐美在上位之後,為了獲得心理上的優勢,必然要美化自己的歷史,說明他們的牛逼,是有著歷史傳承的,由此給自己的牛逼尋找合法性和正當性。就像一個暴發戶,總喜歡說,我的祖上多麼多麼闊,所以我現在闊也是正常的,龍生龍,鳳生鳳的意思。

    為什麼這麼說?

    在整個人類歷史,人類的文明之光,從四大古文明開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問題在於,這四大古文明,與歐洲沒有任何聯絡。這一段歷史,歐美國家只能在地理區位上,把古希臘,古羅馬聯絡最多的古埃及,古巴比倫追捧好,來證明近朱者赤。

    再後來的古希臘,因為缺少記載,他們都敢把荷馬史詩這樣的小說當作歷史來看,一個勁的把文明年代往久了說。

    後來,亞洲出現了第一個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波斯帝國,並且在公元前5世紀與希臘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這個是有記載的。

    直到亞歷山大橫空出世,橫掃波斯,巴比倫,印度,四大古文明,廢了三個,建立了亞歷山大帝國,雖然人亡政息,十多年後就分崩離析了,但卻是歐美古代史上不可多得的高光事件,可以讓歐美國家吹噓一千年了。那意思就是,我們這旮旯的人,都牛逼!

    再往後,羅馬帝國被蠻族滅了後,這些蠻族成了現在歐美的直系祖先,硬生生把歐洲拖進了中世紀,眾所周知的黑暗啊!

    這段黑歷史,肯定不能吹啊!能吹的就只有亞歷山大和古羅馬了。

    這樣來看,亞歷山大東征,對中亞的影響,怎麼說呢?肯定有,因為第一次把希臘化的東西搬到了中亞,南亞,並且鼓勵與當地人通婚,是不平等的,只有馬其頓男人娶當地女人,達到了一定意義上的血統融合,成了半個當地人,而且一路上也建立了不少希臘化城市,使得當地的文明程度前進了一大步。

    但是,僅此而已,對中亞來說,這個地緣板塊缺少成為大帝國的地緣實力,一般都是域外大國政治勢力的影響範圍,如中國,土蕃,阿拉伯,波斯,俄羅斯,英國等,所以,誰強勢,誰就主導這塊地方的歸屬,到現在,誰的影子都沒留下,只有伊斯蘭化的突厥人在這片土地上,什麼希臘化的痕跡都不存在了,又能有什麼影響?

    亞歷山大東征,對於西方世界,是有重大意義的,一個是實際意義,讓東方的希臘化持續了近千年,另一個是給西方世界心理優勢,讓他們對於當地球各民族的帶頭大哥有底氣。

    但他們也知道,在東方,有一個帶頭大哥,一直做了2000多年。

  • 3 # 每日點兵

    犍陀羅國是古印度西北部今巴基斯坦境內古國,都城在今喀布林河南岸白沙瓦附近。公元前6世紀犍陀羅被波斯帝國佔領,公元前327年馬其頓亞歷山大三世入侵犍陀羅,希臘人與犍陀羅王室通婚,帶來希臘化文明。

    而此時正值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向全印度傳播佛教,佛教文化和希臘文明交融形成獨特的犍陀羅文明。公元1世紀起, 犍陀羅歸屬了今阿富汗喀布林為中心的貴霜帝國。貴霜人是西漢初居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與希臘人的混血後裔。

    貴霜王朝在加膩色加一世在位時廣泛擴張領土,包容各宗教,並推崇佛教,與羅馬人廣泛通商,並向外傳播佛教,促使佛教在東漢傳入中國,可謂在佛教文明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公元3世紀起受印度北部薩珊王朝的攻擊,貴霜帝國衰亡。但犍陀羅為代表的佛教造像藝術深刻影響了隋唐的佛教藝術,在今敦煌遺存中尚依稀可見。值得一提的是,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犍陀羅國的殘破衰亡的佛教遺蹟,令其頗為感喟。

    從這尊健陀羅佛造像就能看得出來,居然長得還是一副歐洲人的面孔!

    不知道小兵兵的回答是否叫你滿意!

  • 4 # 笑嘗歷史百態

    亞歷山大東征Alexander"s Anabasis 公元前334~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對東方波斯等國進行的侵略戰爭。

    亞歷山大的遠征影響官方一點回答吧。

    ①在政治方面,東方的君主專制政治和希臘的城邦體制出現了一種結合;在承襲東方體制的同時,希臘自治城市把希臘民主傳統和商品經濟引入東方。②在經濟方面,透過遠征而形成的歐亞非三洲一體的希臘化世界,對溝通希臘和埃及、西亞、中亞以至印度的商業貿易,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這種經濟日後成為羅馬奴隸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過,西方沒有繁榮起來,東方始終是希臘化世界的中心。③在文化方面,亞歷山大的征服使東西方文化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衝撞和交融,這使得富於理性和邏輯的西方哲學與古代埃及、西亞豐富的數學、天文學知識相結合,使希臘化的自然科學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東西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也相互影響。④在思想方面,亞歷山大帝國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和胸懷,希臘人從此走出狹小的城邦界限,而以全新的、平和的、世界主義的目光看待世界和別人。

    以上官方影響轉自百度百科。因為歷史事件的影響已經形成,並讓史學家精準的概括了,所以我就沒必要班門弄斧了,將官方的分析拿出來,大家能收藏就好

  • 5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紀晚期統率希臘聯軍,向東征服波斯,用短短數年時間,攻滅波斯,征服西亞、中亞、埃及等500萬平方公里的廣泛領土,建立了一個空前的大帝國。這在世界史上,也是少有的赫赫威名。亞歷山大帝國比波斯帝國更為遼闊,其領土大部分在亞洲,統治核心在巴比倫。希臘文明因而推廣到中西亞各地。

    亞歷山大這種征服,首先是滿足自己作為雄才霸主的權力慾望。但在征服過程中,促進了歐亞文明的融合。在馬其頓軍隊的鐵蹄下,希臘語亞洲各地的貿易更加密切。

    亞歷山大在亞洲、非洲各地建立的數十個城市,逐漸成為各地的經濟中心。大批希臘商人和殖民者跟隨遠征軍到達亞飛諸多城市,波斯王宮的大批錢財流入希臘人之手,又從希臘人之手流通到各地。

    在大帝國的框架下,各地的思想、文化、科學也有了深入的交流發展。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更是成為西方數百年的文化中心。

    馬其頓對波斯的征服,也反過來影響了他們自己的政治體制。過去無論是希臘還是馬其頓,國王其實更像是軍事領導人,權力不算特別大。貴族們組織的議會對國王能夠有很大的制約,甚至平民組成的大會也能向國王發聲。

    而亞歷山大組織的馬其頓-希臘聯軍東征,他這個馬其頓國王,和希臘各邦之間,名義上也是盟主和盟友的關係,並非君臣關係。這和波斯帝國那種“君主高高在上,臣子匍匐在地”的政治結構完全不一樣。

    而在征服過程中,受到波斯國王盛大的排場所刺激,亞歷山大開始追求同樣的待遇。他頭戴波斯王冠,身穿華麗的王袍,要周圍的部下學習波斯臣民,向他下跪磕頭。為此甚至發生了多次反對亞歷山大的陰謀和譁變。面對這種局面,亞歷山大一方面鐵腕壓制,嚴厲懲罰反對者, 另一方面,亞歷山大招募東方人擔任自己計程車兵。這些東方人習慣了尊奉高高在上的君主,自然對武功卓絕的亞歷山大畢恭畢敬。

    亞歷山大面對五百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基本沿用了波斯帝國的舊制度進行統治,保留了波斯帝國的行政劃分,留用了大批波斯官員。同時,他也重用希臘人和馬其頓人作為統治核心。在亞洲、非洲各地,他建立了數十座希臘、馬其頓人為主的城市,既是駐軍的軍事要塞,也是經濟中心。亞歷山大還進行了諸多的基建,準備把原本在波斯統治下已趨於瓦解的這塊地方,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公元前323年6月13日病逝,帝國很快分崩離析。亞歷山大的馬其頓部下和希臘盟友們爆發了多次繼業者戰爭。這些將領們朝三暮四,合縱連橫,鏖戰數十年,最終分裂成幾大塊:佔據希臘、馬其頓地區的山德卡王朝(後來被安提科王朝取代);佔據中西亞地區的塞琉古王朝(中國古代稱之為條支);佔據埃及地區的托勒密王朝等。這些王朝儘管彼此鬥爭不休,但他們都算是希臘文明的擴充套件,統治者也都是希臘文化圈的馬其頓人。因此,亞歷山大遠征後的近300年時間,被稱為“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也第一次使得歐洲文明深入中亞,甚至成為世界優勢文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出嫩滑水潤的溏心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