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回憶還是要忘記
-
2 # 小寅瑜伽原創影片文字獄,春秋、西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都有記載。
魯襄公二十五年齊相崔杼殺了國君齊莊王,史官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卻招來殺身之禍。
西漢的楊惲因《報孫會宗書》被皇上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處腰斬。
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是空前絕後的,至乾隆時期,已是無以附加的強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因此而扭曲變形。
魯迅說:“文苑中實在沒有不被蹂躪的處所了”。
順治帝施文字獄7次,康熙帝施文字獄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獄20多次,
乾隆帝施文字獄130多次。
文字獄的影響
文字獄的影響極其深遠,對文化具有強大的破壞力。文字獄從宋朝算起,歷經元朝和明朝的發展,在清朝達到頂峰。240年的時間裡共發生2O0餘起,不但作詩的本人獲罪,就連文人的老師和朋友也會一併被殺,這是極為血腥和殘酷的政策。
文字獄的興起也敗壞了官場的風氣,所以下到七品小吏上至國家棟梁,都受到文字獄的影響。文字獄的影響體現在對思想的禁錮和文化的扭曲以及官場風氣的敗壞。在中國大興文字獄控制文人思想的時候,西方開始了文藝復興的道路,民主科學等思想受到越來越的多的關注,這是後來中國落後西方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文字獄目的是對封建統治的維護,同時禁錮文人和百姓的思想,其次是官員為了政績大肆發起文字獄,總之,文字獄阻礙社會進步。
-
3 # 流年留念R
文字獄在春秋、西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都有記載。魯襄公二十五年齊相崔杼殺了國君齊莊王,史官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卻招來殺身之禍。西漢的楊惲因《報孫會宗書》被皇上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處腰斬。三國時期嵇康因《與山巨源絕交書》而被斬於東市。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崔浩主持編纂的國史揭露了拓跋氏祖先的屈辱歷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誅,史稱國史之獄。
文字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早期的文字獄規模不大,涉案人數也不是很多,規模比較小;但到了北宋,文字獄開始大面積大規模出現。歷史上最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正是發生在北宋。烏臺詩案發生於元豐二年,御史彈劾蘇東坡,向皇上上奏說蘇軾所作的《湖州謝上表》中有言語暗藏諷刺朝廷的意思。緊接著就有國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歷數蘇軾的罪行,說蘇軾“初無學術,濫得時名,偶中異科,遂叨儒館。”最終蘇軾因此被貶到黃州,窮困潦倒;他的好友也多受牽連。
由此可見,文字獄可能從春秋開始,其持續時間之長,影響之大,令人震驚;文字獄體現了封建王朝皇權獨裁專制的種種弊端。以上便是對文字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一問題的相關介紹了。
文字獄頂峰
文字獄在中國曆朝歷代皆有出現,而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清朝是文字獄頂峰。從順治時期到乾隆時期,共興文字獄一百六十多次,其中單單是乾隆皇帝就乾隆帝興文字獄130多次,期間遭迫害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
乾隆畫像
清朝的文字獄起於順治,從此清朝誕生了一個獨特的官職:言論檢查官,所謂言論檢查官職責就是言論出版的審查。在此之後文字獄愈演愈烈,到了乾隆時期達到文字獄頂峰。乾隆時期共發生一百三十餘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死,更有連坐、誅九族等殘忍的刑罰。更可怕的是許多文字獄都是斷章取義,捕風捉影造成的,所以刀下冤魂不計其數。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剛剛繼位時曾經下令“今後凡告發旁人詩文書札等悖逆譏刺的,如審無實跡,一律照誣告反坐”但1751年,乾隆皇帝出爾反爾,文字獄死灰復燃。
乾隆時期的文字獄起於偽孫嘉淦奏稿案,由於這樁案子,乾隆皇帝開始一改之前崇尚言論自由的作風,大興文字獄。乾隆又以修四庫之書的名義查辦禁書,很多珍貴的書籍在這個時期灰飛煙滅。清朝為何會成為文字獄頂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清朝初年反清思想大範圍存在於民間,朝廷用文字獄來堵住悠悠之口;另一方面清朝皇族爭鬥激化,皇帝們用文字獄來打擊黨附諸王的勢力。文字獄在乾隆時期達到鼎盛之後趨於平息,但它給中國古代文學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創傷。
文字獄的影響
文字獄的影響極其深遠,對文化具有強大的破壞力。文字獄起於宋朝,歷經元朝和明朝的發展,在清朝達到頂峰。二百四十年的時間裡共發生二百餘起,不但作詩的本人獲罪,就連文人的老師和朋友也會一併被殺,這是極為血腥和殘酷的政策。
文字獄插畫
文字獄的影響在中國的文學發展中是極其惡劣的,當時的社會由於文字獄的大興,文人不敢隨意言政,寫詩著書需要字句斟酌以免有牢獄之災,這對文人的思想是極大地束縛和禁錮。清朝時期人們對胡虜、匈奴之類的字眼都很忌諱,所以在四庫全書的編撰中,岳飛的著名愛國詞《滿江紅》被刪減修改了其中帶有匈奴詞語的句子,這是對文人作者也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即便是四庫全書這樣著名的百科全書依然有不真實的一面。
文字獄的興起也敗壞了官場的風氣,官員從民間搜出具有反對當時國家政策的詩詞作品,將文人作者捉拿殺掉成了官場升職邀功的捷徑之一。另外文字獄也是政黨之間互相攻擊彈劾的方式。所以下到七品小吏上至國家棟梁,都受到文字獄的影響。
文字獄的影響體現在對思想的禁錮和文化的扭曲以及官場風氣的敗壞。在中國大興文字獄控制文人思想的時候,西方開始了文藝復興的道路,民主科學等思想受到越來越的多的關注,這是後來中國落後西方的原因之一。
文字獄的目的
文字獄是從宋朝開始,歷經元明二朝,最後在清朝達到頂峰的一種歷史現象。文字獄由統治階層發起,歷經四個朝代愈演愈劣。後世學者紛紛對文字獄進行深刻的思考,統治者發起文字獄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做對統治者又會有什麼好處?
烏臺詩案蘇東坡雕塑
關於文字獄的目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文字獄是由統治者發起,透過官吏實施。從這兩個角度來看,文字獄的目的是不同的。站在統治者的角度,發行文字獄就是問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從言論和思想上將百姓和文人的反抗暴動意志扼殺在萌芽之中。著名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作者的詩詞中隱含了對時事政策的不滿而慘遭貶職。清朝時期,確實有反清復明思想的文學作品流傳民間,滿清當局由於是少數民族,對胡虜、匈奴、清明等字眼格外敏感,為維護自己的統治不惜殺害眾多文人,最後導致民眾心中不敢生出反抗的念頭,這就是統治者發動文字獄的目的。
官吏實施文字獄的目的是表現忠心,同時這也是官員們仕途升遷,建立政績的最快方式。也正是因此,那些官員往往無中生有,強行發起文字獄,造成了無數的冤假錯案。綜上所述文字獄的目的可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對封建統治的維護,同時禁錮文人和百姓的思想;其次是官員為了政績大肆發起文字獄,這便是文字獄的目的了。此文為網路轉載
-
4 # 帝辛666
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是空前絕後的,至乾隆時期,已是無以附加的強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因此而扭曲變形。
魯迅說:“文苑中實在沒有不被蹂躪的處所了”。
順治帝施文字獄7次,康熙帝施文字獄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獄20多次,
乾隆帝施文字獄130多次。
-
5 # 中天紫徽大帝
文字獄在大清朝,可謂是誆古至今最潮流的一種國策!終清一朝從未斷過!可想而知當時的百姓的生活是如此的謹慎,直至清末變得如此的麻木不仁!實在是一種悲劇啊!
-
6 # 譚伯牛
文字獄,幾乎存在於歷史上每個朝代。
秦代坑儒凡四百餘人,似可視為文字獄之濫觴。漢代,司馬遷外孫楊惲,因在私人信件中發牢騷被腰斬(《漢書》卷六十六);宋代,蘇軾“以詩託諷”,被逮治,後釀成“烏臺詩案”;秦檜以文字獄打擊政敵,牽連數十人(《宋史·高宗本紀》);明代,高啟代人撰《上梁文》,太祖見之,“因發怒”,腰斬之(《明史》卷二八五)。這都是歷代文字獄中較為著名的案例。概言之,宋代以後,文字獄較前為頻繁,蓋文字獄亦隨“文明”之不斷髮達,而水漲船高。
即如明太祖,甫一開國,便因文辭細故砍掉不少頭顱。明初文字獄,殘暴之餘,尤令人啼笑皆非。如
杭州教授徐一夔賀表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帝(按即明太祖)覽之,大怒,曰:”生者,僧也,以我嘗為僧也;光,則薙髮也;則字,音近賊也“。遂斬之”;又如:
僧來複《謝恩詩》有”殊域“及”自慚無德頌陶唐“之句,帝曰:”汝用殊字,是謂我歹朱也;又言無德頌陶唐,是謂我無德,雖欲以陶唐頌我而不能也。“遂斬之;俱見趙翼《廿二史箚記》卷三十二“明初文字之禍”條(世界書局民國二十八年本,中國書店影印,1987年)。
然而陳學霖撰《明太祖文字獄案考疑》認為,此類案件,明初文獻並無記載,嘉靖以後,才出現於野史稗乘,萬曆末,《國朝謨烈輯遺》據此,踵事增華,繪聲繪色,至趙翼《箚記》則已集大成,儼然定讞。據其考證,徐一夔壽終八秩,並未死於太祖刀下;來複以胡惟庸黨而死,亦與文字獄無關。見《明代人物與傳說》,第1-33頁,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
清代制度多法明代,文字獄的操作手法,如定罪易,量刑重,株連廣,等等特色,自然也繼承下來。而清代文字獄以康雍乾三朝為最,三朝文字獄又各有特點,不可一概而論。詳見我在另外一處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81256446435524877/?isRedirect=1 的回答。
-
7 # 歷來現實
文字獄自古有之,宋、明之時,某些階段也都比較慘烈,但文字獄的主要目的是充當政治鬥爭的工具,是官宦之間或皇帝與文臣之間的鬥爭利器。與一般的老百姓並沒有關係。
到了清朝,文字獄慢慢演變為皇帝進行思想清剿的武器,主要針對的是下層的文人士子。至此,文字獄達到歷史上的頂峰。
這種明顯的演變表明了思想控制的強化,也說明了一個基本事實——皇帝已經無需與文臣集團做鬥爭,因為皇權已經佔據了絕對上風。或者說,文臣集團已經集體屈膝投降,甘做奴才 ,上層計程車大夫們的靈魂和精神已經被皇權全面征服。
皇權的極大膨脹,抵近了社會輿論的邊界,必須要選擇出一個新的對手,採用暴力控制社會絕大多數百姓的思想傳播,便成為清朝統治者的當務之急。
清朝文字獄隨之大興並綿延王朝始終,幾百年來,它鉗制了讀書人的思想,矇蔽了老百姓的耳目,也給後世的統治者們提供了一種思維慣性,究其危害,不可謂不烈也
回覆列表
文字獄在春秋、西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都有記載。魯襄公二十五年齊相崔杼殺了國君齊莊王,史官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卻招來殺身之禍。西漢的楊惲因《報孫會宗書》被皇上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處腰斬。三國時期嵇康因《與山巨源絕交書》而被斬於東市。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崔浩主持編纂的國史揭露了拓跋氏祖先的屈辱歷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誅,史稱國史之獄。早期的文字獄規模不大,涉案人數也不是很多,規模比較小;但到了北宋,文字獄開始大面積大規模出現。歷史上最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正是發生在北宋。烏臺詩案發生於元豐二年,御史彈劾蘇東坡,向皇上上奏說蘇軾所作的《湖州謝上表》中有言語暗藏諷刺朝廷的意思。緊接著就有國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歷數蘇軾的罪行,說蘇軾“初無學術,濫得時名,偶中異科,遂叨儒館。”最終蘇軾因此被貶到黃州,窮困潦倒;他的好友也多受牽連。由此可見,文字獄可能從春秋開始,其持續時間之長,影響之大,令人震驚;文字獄體現了封建王朝皇權獨裁專制的種種弊端。以上便是對文字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一問題的相關介紹了。文字獄頂峰文字獄在中國曆朝歷代皆有出現,而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清朝是文字獄頂峰。從順治時期到乾隆時期,共興文字獄一百六十多次,其中單單是乾隆皇帝就乾隆帝興文字獄130多次,期間遭迫害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清朝的文字獄起於順治,從此清朝誕生了一個獨特的官職:言論檢查官,所謂言論檢查官職責就是言論出版的審查。在此之後文字獄愈演愈烈,到了乾隆時期達到文字獄頂峰。乾隆時期共發生一百三十餘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死,更有連坐、誅九族等殘忍的刑罰。更可怕的是許多文字獄都是斷章取義,捕風捉影造成的,所以刀下冤魂不計其數。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剛剛繼位時曾經下令“今後凡告發旁人詩文書札等悖逆譏刺的,如審無實跡,一律照誣告反坐”但1751年,乾隆皇帝出爾反爾,文字獄死灰復燃。乾隆時期的文字獄起於偽孫嘉淦奏稿案,由於這樁案子,乾隆皇帝開始一改之前崇尚言論自由的作風,大興文字獄。乾隆又以修四庫之書的名義查辦禁書,很多珍貴的書籍在這個時期灰飛煙滅。清朝為何會成為文字獄頂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清朝初 年反清思想大範圍存在於民間,朝廷用文字獄來堵住悠悠之口;另一方面清朝皇族爭鬥激化,皇帝們用文字獄來打擊黨附諸王的勢力。文字獄在乾隆時期達到鼎盛之後趨於平息,但它給中國古代文學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創傷。元朝有沒有文字獄對於元朝有沒有文字獄這個問題,歷史記載中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元朝沒有文字獄, 茅山詩禍就是元朝沒有文字獄的有力證據,元朝也因此成為了中國古代唯一一個沒有用文字獄來瘋狂地迫害文人的清白朝代。使得元朝時期中原的漢文化的開闢變得更加容易繼承。元朝思維變化、創作拓廣的廣闊宏偉的源泉離不開茅山詩禍。也有人認為茅山詩禍是元朝棄絕文字獄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元朝之前是有文字獄的。但是茅山詩禍卻沒有,說明元朝開始拋棄文字獄,正是因為這樣元代的文學作品中才會出現了那麼多關注現實社會、重視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並且最終出現了元曲。那麼元朝有沒有文字獄呢?有人認為元朝有文字獄,據史料記載,元朝剛打下天下的時候,漢族人的反抗情緒非常激烈,趙顯就成了這些反抗人的精神領袖,忽必烈卻沒有殺掉趙顯,以徹底的斷絕暴亂的後患,而是給了趙顯一大筆錢,還找了個地方給他,送趙顯去西藏薩迦寺出家了。忽必烈想這樣既能穩定他的統治,又能保全了趙顯的姓名。可是公元1323年的時候,宋恭帝因為懷念宋朝,寫了幾句的詩句: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他的詩句觸怒元朝朝廷,就被忽必烈賜死。元朝有沒有文字獄,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是文字獄確實是盛行在明代,而明代之前即便有,也是寥寥無幾。文字獄的危害文字獄是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統治,限制知識分子的思想的冤獄。文字獄最嚴重的便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那時,和尚函可因攜帶了一本記錄抗清悲壯事蹟的史稿,在被清軍查獲後,受嚴刑折磨一年後被流放到瀋陽。文字獄給社會的文化和風氣帶來了嚴重的惡劣影響。大多數文人都是因為生計問題才選擇寫書,讀書做文章容易惹來殺身之禍,為保全性命,身為讀書人的他們只能泯滅自己的思想,苦讀背誦《四書》、《五經》,導致人才凋零,文治廢弛。文字獄的危害還體現它敗壞了滿清的官場風氣,清朝的官員大多數都是透過科舉考入的,他們作為文人的話就會成為文字獄的犧牲品,作為官員的話,他們就要同統治者一同迫害下層的文人,他們既不願意自己去觸犯法律導致自己家破人亡,也不願意因為沒有徹底貫徹皇上的盛譽而獲罪,所以他們只能向著謹小慎微沒有思想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文字獄的危害有多大。在文字獄最嚴重的時期它銷燬了無數珍藏的歷史文化典籍,這也是文字獄的危害之一。在思想文化上樹立君主專制的思想是清朝文字獄的根本目的。文字獄的危害及其大;它嚴重影響了中國的進步和發展,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間接的造成了當時中國整個社會思想的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