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想想辦法

    投資鼎哆味重慶火鍋食材超市,這個費用,一般的人都是可以接受。他們的火鍋底料,型別是最全的,口感是最好的。做這個門店加盟,前景也好。

  • 2 # 實體店老王

    這題還真挺難,要是沒接觸過這行的,還真沒法回答。作為實體店從業老司機,我來說說我的見解。一、硬性成本

    房租、裝修、貨架、倉庫、人工、日耗這些我就不說了,基本都是固定的,在什麼地方開店、房租多少,預計裝修什麼風格、花多少錢,買什麼樣的貨架、多少錢一組,倉庫要多大的,開多大店、要幾個員工,打幾組燈泡、費多少電,這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如果這些都不會計算,趁早打消開店的念頭。

    二、零售模式

    如果是零售的形式, 其實沒有多少錢,要知道自從國家確定某些新增劑不能使用在食品行業後,很多與吃有關的東西,保質期都變短了。而火鍋料也一樣,那自己作為零售方,本身屬性就決定著自己不能壓貨(保質期限制),而自己經營的品種比較繁雜,所以一般每一種火鍋料備貨也就是1~3箱。趕上旺季,經營一段時間後,發現某些品種賣的特別好,就會有針對性的囤貨。

    而這種方式也是可以計算出成本的,比如我們去採購商品時,發現有300個單品,採購價位從10元~30元不等,我們取中間值15元/袋,那咱們的樣品進貨金額就在4500元左右,如果每種備貨一箱,每箱10袋,那採購一次貨物的成本大概就在45000元左右。而在進貨的過程中,批發商也會告訴你哪種好賣、那種不好賣,所以有些貨可以拼箱,一次拿2袋、4袋、5袋,而一些比較好賣的牌子就可以一次性拿5箱、10箱,這成本也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三、批發模式

    一般幹火鍋底料的,除了廠家批發之外,自己開店的都是批發加零售的模式。批發其實很好弄,玩的都是借雞生蛋的把戲。咱們來做個假設,以18線小鎮為例。假設這個鎮子上有1000家店(餐飲、便利店都算上),作為老闆,第一圈訂貨由自己來操作,主要是摸排市場,不管這些店主是否進貨,都要登門拜訪一次,然後按照週期由業務員來訂貨。

    假設老闆第一圈訂貨量為1000袋,各種樣式的火鍋底料、蘸料,回來核算完(訂單)單子之後,咱們立馬從廠家拼貨發回來,而當時在訂貨之初就告知店主,第三天送貨,除卻一些路途遠的,就近採購基本上三天足夠到貨了。緊接著,把這1000袋商品全部送到了門店,立馬就收回了成本。而之前打給廠家的錢,與自己回收的資金進行週轉,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利潤,而這一進一出實際上用不了多少資金。

    此外,有一個細節要注意,每個地區的市場供需是存在週期的,市場對於任何商品的需求量也是有一定規律的。還是以1000家門店為例,我們告知自己的業務員,這1000家店4個人跑,每個人分到250家,要在14天之內完成一個週期的走訪。也就是說在14天之內這些業務員要拜訪250家的客戶,這就會形成一個週期性的迴圈,而門店的銷售量就是以這個週期為單位的。

    當旺季來臨時,因為咱們缺乏經驗,於是還按照14天為一個迴圈週期走市場,那麼勢必會造成一些門店的商品斷貨。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也不用擔心,因為之前業務員的鋪墊,已經跟門店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門店肯定會打電話再次要貨,當自己接到這種反饋時,那就要通知業務員改變走訪效率,改成7天、10天,甚至是3天,火爆的時候直接接電話送貨也是存在的。

    而我之所以這麼費勁的強調這個週期,就是告訴想要開火鍋底料批發的朋友們,不用準備太多的資金,更不用儲存太多的貨,如果前期資金不足,完全可以根據淡旺季、以及自己制定的週期和預估銷售量來完成周轉,這在現實中,很多二批都是這麼幹的。

    而基於我給出的一些資料和方式,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就可以很快速的計算出成本。

    該說的不該說的我都說了,至於想開什麼樣的店,成本多少,自己根據我說的計算、預估下,答案就出來了。

  • 3 # 大巴山海哥

    我是一個火鍋行業從業者,從業十多年,算是一個半專業的火鍋人士了,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感覺不好回答,因為你只是單純開一個線下實體店來賣火鍋底料的話,個人認為太單一,線上的話另當別論,還有從你的問題來看,感覺你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對於一個陌生的你不熟悉的行業我真不建議。下面發幾張我們的圖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麥當勞和肯德基有哪些好吃又便宜的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