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24715938
-
2 # 普外科韓醫生
網上怎麼傳的我不知道,本人親身經歷吧,我07-12年在蘇北三線城市(準二線吧)讀本科,反正別的學校同學過的輕鬆的時候我們就各種自習考試,我們一直都是放假最晚的那個。12-15留在附屬醫院讀研究生,其他專業同學好多也都工作或者讀研,我們的工作真的就是每天七點半左右到醫院,忙起來真的到半夜十一二點,剛開始又忙又慌,精神壓力身體壓力都很大,待遇上嘛,那個時候,一個月1100塊(所有的都加在一起,國家補助科室補助什麼的),全年真的是無休,因為週末你也得來醫院查房啊。這就是我的醫學生讀書生涯,辛不辛苦,各位看官自行解讀唄。
-
3 # 沈醫生說健康
從辛苦程度來說,無可厚非,醫學院的學生肯定辛苦,課程排的滿滿的的,本科、研究生都比其他專業要多學1年,但是有一點更重要,那就是自己是否喜歡這個專業,只要喜歡,有興趣,樂在其中,並不會覺得有多累,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想大家都不會覺得累,所以苦不苦全看自己愛不愛,網上大家都愛吐槽醫生有多累,多辛苦,也是事實,但是這麼苦,這麼累,還有那麼多人選擇這個專業,我相信大多數都是因為熱愛,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大家在選擇醫學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強度,是否願意吃苦,醫生和很多職業一樣,都需要終生學習,要不斷的更新知識,活到老,學到老,如果不學習,陳舊的知識將不能滿足臨床工作的需要,作為醫學院的過來人,作為醫學路上的行進者,我本人是很喜歡自己的職業的,喜歡治病救人的那種成就感,當然也要承受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最後還是那句話,只要你愛,只要你喜歡,只要你願意,就毫不猶豫的選擇吧,醫療隊伍需要那些有志青年的加入。
-
4 # Ryan三木
關鍵在人本身,如果有心鑽進去學習,不管什麼專業都苦逼。比如:it男年紀輕輕禿頭的很多,難道不苦逼嗎?無心鑽進去學習的人,不管什麼專業都不會苦逼。曾經交往過過醫學院的朋友,三天兩頭翹課找我玩,照樣透過考試順利拿到雙證。
-
5 # 面板性病科李醫生
工作肯定辛苦,而且處處有被病人傳染的可能。肯定比當老師,當公務員等辛苦很多。而且要不斷學習。醫學一定要隨時保持頭腦清醒,動作靈活,記憶清晰,不斷思考。有些人喜歡當醫生,因為每個病人都不同,都是一本書,喜歡管理病人的感覺。當然如果喜歡自然就覺得樂在其中了。
-
6 # 昺萱
你說的傳言應該是“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吧!
其實,學醫確實很累,彷如高三一般累,但如果把學習過程與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和奮發有為的拼搏精神融會在一起,那麼收穫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是付出千般累萬種苦也值得的事情。
從“義利之辨”的角度看,沒有遠大志向最好不要選擇學醫。因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學醫的過程緊張、漫長、壓力大,還要經受各種考驗,這些都是平常人所承受不了的,更是與自私、萎靡的精神狀態格格不入的,所以,只有擁有遠大、崇高志向的“君子”,才能承受住艱苦考驗,而以追求利益為目的的短視“小人”來說,堅持下來一定很難,或者說幾乎不可能。
從“道器之爭”的角度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掌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抽象規律的道,其付出程度自然要比有形存在的器要多得多。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果,卻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所以,建議你“求義得道”的人,還應該“天打雷劈”嗎!?
回覆列表
本人真是經歷,醫學院校每年有很多畢業生,要想在眾多畢業生中脫穎而出要比網上傳言的還要苦,除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要熟爛於心,當年我在醫院實習的時候那真是沒日沒夜什麼苦活累活都搶著幹,為的只是多學一點,少走彎路。哎,後來研究生畢業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去醫院,做了金融。總之,要想學醫並且學好的話就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