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熱傳。文章提到,一位在企業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出頭。可是,她最近卻連新衣服都快不敢買了,原因就是孩子一個暑假就花了三萬五。20000(美國遊學)﹢5000(阿姨)+2000(鋼琴)+2000(游泳)+6000(培優)=35000。在小編看來,雖然有一種炫耀的成分在裡頭,但現實確實如此,孩子的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培優班一個接一個,家長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票子就成了關鍵。那到底月薪多少才能撐起一個孩子的暑假呢?
14
回覆列表
  • 1 # 腰精的尾巴

    看看那些高考狀元有多少補課的,要怎麼過暑假是自己的選擇,難道她的孩子過得就是暑假,普通工薪階層過得就不是暑假了。以李湘養女兒的開支,放他家不放暑假也要她的命啊!她月薪三萬多,她老公呢?這種文章就像是,哎又買了一量布加迪了,回去我爸要罵我了,下個月吃土一樣裝逼、

  • 2 # 薄荷說

    這個暑假已經過半,來算一筆帳吧,你在暑假給孩子花了多少錢?

    青少年研究專家:田科武

    “對於國際部高中的孩子來說,寒暑假基本上只做三件事:學託福或SAT;做課外活動;去美國等國家遊學、訪校或參加夏校。”

    自從孩子上了國際部,家裡對錢的數量級發生了變化。以前孩子在普通中學上學,錢的單位以千計。自從孩子上了公辦高中的國際部,花錢那真是一個快。

    對於國際部高中的孩子來說,寒暑假基本上只做三件事:學託福或SAT;做課外活動;去美國等國家遊學、訪校或參加夏校。

    先說說託福或SAT班。今年一月份寒假期間,孩子參加了一個託福班,15天的,優惠後的價格是一萬九千多。再來說說課外活動。這個不一定要投入錢,但要大人和孩子一起設計好活動方案,說不定大人還要投入資源。最後說說遊學、訪校和夏校。遊學其實兼具學習和旅遊的性質,主要目的是開闊視野;訪校則是為了對美國的學校有個瞭解,為將來申請學校做準備。而參加夏校一般有四個目的。一般選擇的夏校,都是自己的夢校。

    參加夏校,一是為了瞭解學校,二是為了向學校證明你有學校所需要的學術能力;三是為了掙學分夏校掙到的學分,如果以後被這所大學錄取了,可以抵扣學分;四是為了向校方表達你對學校的熱愛和喜歡。

    “在美國,人們一般會來量力而行,不會花費自己月收入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去讓上小學的孩子參加出國遊學。”

    在美國,孩子暑假裡的花費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也是不小的一筆開支。美國很少有祖父母整個夏天幫忙照顧孩子的,即使是條件不錯的中產家庭也極少有僱傭全天保姆的。如果孩子是小學生,那些父母都上班的家庭就需要把孩子送到各類夏令營。夏令營價格不一,比如社群性質的YMCA(基督教青年會)夏令營,主要是戶外活動和游泳,每週大約150美元;而由私立學校主辦的夏令營,有些學術內容的,如閱讀和寫作,一般每週差不多300美元。

    美國小學暑假接近三個月,如果一個家庭有兩三個孩子,整個夏天的開銷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不過不少中產家庭的媽媽是全職主婦,她們不必整個夏天把孩子送去那種全天的夏令營,而是選擇參加幾周夏令營,或是每天幾個小時的活動。這樣花銷就會少很多。

    與之相比,在美國,人們一般會來量力而行,不會花費自己月收入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去讓上小學的孩子獨自參加出國遊學。另外美華人有這樣的共識,暑假是假期,不是用來補課的,即使在那種昂貴的私立學校全天的夏令營裡,孩子們也有大塊的遊戲和戶外活動時間。

    目前,出國遊學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由老師帶隊的遊學團,另一種是旅行社組織的親子團,由父母陪同子女出國。

    近年來,暑假送孩子出國遊學越來越火爆,那麼,如何看待中小學生的出國遊學熱?你會送你的孩子出國、去名校遊學嗎?

    不少家庭的經濟水平都不錯了,有些是相當不錯了,能夠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承擔子女的出國費用。又由於計劃生育,現在普遍只有一個孩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一個人身上,自然把所有資源也投資在一個人身上。所以競爭就相當的激烈。

    因為外國的學校認可程度較高,教育質量較好。而且現在中國和國際不斷接軌,需要的是國際化的人才。很多家長和孩子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出國以後會增加這方面的認識,熟練語言,增加各方面資本。出國也可以全方面的鍛鍊一個人,讓他快速成長起來。

    出國遊學看似好處多多,但也有家長看到暑假遊學中無法承載的“重”。

    “中小學生出國遊學熱不斷升溫,恐怕更多的還是一種炒作需要,作為普通家庭的家長、學生來說,還應理性對待,不可輕易陷入盲目攀比的漩渦。”

    中小學生出國遊學一旦被上升為一種“熱”——熱行、熱議、熱炒,恐怕都並非一種很好的現象。

    中小學生出國遊學,至少在目前來說,應當還只屬於一種富人的遊戲,對於廣大的農村娃來說,別說成為一種夢想,恐怕更多的是聽都沒聽說過。即算在一般的中小城市,這也還不是廣大的中產階級階級家庭能輕易承受的。所以,中小學生出國遊學熱不斷升溫,恐怕更多的還是一種炒作需要,作為普通家庭的家長、學生來說,還應理性對待,不可輕易陷入盲目攀比的漩渦。

    首先,“通過出國遊學來感受東西方文化差異,開闊眼界”,這對於一般的中小學生來說並不現實。因為中小學生受限於年齡,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都還未成型,閱歷經驗、觀察力、理解力都還極為有限,要說“開闊眼界”還說得過去,但是硬要拔高到說他們能夠“感受東西方文化差異”,作出自己的判斷,恐怕就顯得勉強了。透過短期的遊學,究竟能對外國的文化有相對全面的把握嗎?

    這種遊學表面上是學生自願參加,實際上卻是一種“偽自願”。

    “很大程度上,孩子教育的種種弊病,是成人世界的折射。”

    有人列出了教育五大鄙視鏈金字塔:

    說白了,現如今所盛傳的“教育鄙視鏈”,乃是加諸在中產家長身上的“偽枷鎖”。退一萬步講,即便存在所謂的“鄙視鏈”,那也不應該是現在的那些環節。至少其中,除了對於語言能力、計算能力等技藝方面的培養,還應該包括交往能力、性格培養、品行修養等等諸多綜合能力的拓展,應包括對社會向上向善的責任引導。而後兩者的高低,並不由財力投入多寡來決定,也無需透過追逐階層或者碾壓其他群體所獲得。

    世上本無枷,心鎖困住人。這樣的道理不難懂,大多數中產家長不是不明白。可是,當真實可感的現實選擇擺在面前,常常又會選擇跟著往前追逐,似乎無計可施又無可奈何。換言之,我們很多人似乎已經被社會裹挾。很大程度上,孩子教育的種種弊病,是成人世界的折射。強烈的不安全感由此產生的焦慮、急躁,以及對於身份標籤的在意由此產生的虛榮、攀比,等等,正在充斥著當下的社會。換個角度看,許多人對於孩子受所謂高檔教育的執念,與其買好車、住好房、挎名包,本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否出國遊學一方面得尊重孩子的意願,另一方面也得量力而行。對於假期的生活安排也同樣如此,在能力許可的條件下,使孩子按照他們本身的樣子生長,才是能成就一個充實和快樂的假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次跑步的時候,兩側肋骨下方位置就會絞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