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黎娑

    我們所見的是享不完的榮華富貴,看不見的是帝王無情。圍城就是,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在我看來,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新思想去判斷這件事。每一個時代都有固定的思想和生存模式,古代就是一個以尊為主的時代,你站在萬人之上,受盡萬人敬仰,同時就要受盡萬人指責。每一個身份都代表一個家族的榮辱,公主就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存亡。

    不要覺得是誇大其詞,歷來和親換來安寧的故事並不少。文成公主入藏,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解憂公主,她為了大漢的和平與安定,不計個人的利益與得失,毅然接受使命,遠嫁烏孫,穩固了大漢邊界的安全,促進大漢統一西域,為大漢和烏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諸如此類還有很多,與其說是她們是政治聯姻犧牲品,不如說她們是為自己國家做貢獻的英雄。

    站在大局之上來說,公主和親是理所當然,因為她們自生下來就有著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使命。皇家兒女,是為社稷而生,肩上承擔的責任遠遠超出我們的認知。從個人角度來看,和親公主是聯姻的犧牲品,她們本應該在父母膝下承歡,有屬於自己的如意郎君和美滿家庭。自古忠義難兩全,在這裡,忠於愛情和國家大義面前,孰輕孰重,該如何取捨,我想她們心中早有了答案。

    我覺得不能從一面來看待這個問題,是理所當然和還是犧牲品是同時存在的,即是理所當然,同時也成為了犧牲品。

  • 2 # 香芋紫萱草

    “至古無情最是帝王家”!而作為女人,如果沒有皇帝的寵愛又會有多少幸福在裡面呢?

    還記得《甄嬛傳》裡端妃說過一段話:“我宮裡的圍牆有多少塊磚,我不知數了多少遍了”。在我們看來,這是有多無聊啊!是的,年老色衰的端妃,常年見不著皇上對於端妃來講,唯一能做的,就是數數青磚打發時間。看似風光的背後,說不盡的心酸!

    後宮的女人又有多少是幸福的呢?他們被寵愛還得看孃家勢利。裡面有多少人能一直笑到最後呢?

    宮裡的娘娘如此,那公主呢?

    公主一出生就生活在皇權富貴裡,不愁吃穿。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是她們的標籤。但大部分公主少不了和親的命運!

    她們沒辦法掌握自己的幸福,只等一道指令就得不遠萬里去和親。離開父母親,離開那個出生的地方。

    在我們看來可能覺得過分誇張!比如現在的外地媳婦、洋媳婦覺得也沒什麼啊!但是,在過去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出行靠馬車。和親路途可以用年來形容。

    古代公主本來就嬌生慣養,死在和親路上的也正常。由於路途遙遠,甚至到達後,夫君已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還真有這麼一位公主,和親路上花了3年。到達目的地後,丈夫已經死亡一年有餘了。

    甚至還有一位公主,成親當天就被斬首示威了!

    是政治左右了這些公主的命運。她們都只不過是所謂和平的犧牲者。

    而之所以選擇和親物件是公主:

    1、公主身份尊貴,示意對和親的重視。

    2、公主會給國家帶來利益,畢竟皇帝的女兒也應該為皇帝考慮。

    3、如果公主的孩子做了王,自然就是皇帝的外甥。親戚不至於臉紅。

    所以,公主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即是理所當然,也是犧牲品!

  • 3 # 不凡視者

    說到古代和親,代表人物一定是王昭君,而且命運悲慘,最慘的還要嫁給兒子、孫子。都是政治的犧牲品。在古代和親的公主成百上千,又何止王昭君一個?只是很多和親的公主都被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

    除了王昭君,在漢武帝時有一個公主,她的命運也同樣非常悲慘。這位公主不僅美麗的名字,還有美麗的容顏。她叫劉細君,江都王劉建的女兒,被漢武帝封為公主,遠嫁烏孫國。和烏孫國聯姻是因為漢武帝想聯合烏孫國共同防禦匈奴,烏孫國與匈奴同俗,民剛惡,貪婪無信。

    在劉細君遠嫁的第二年,烏孫國國王就死了,其孫子當了新國王,按風俗,新國王要繼承前任國王的妻子。但終究擺不了自已只是一顆棋子,為了統一,作為政治的祭品,只有犧牲自已的青春年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性格和脾氣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