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天145725605
-
2 # 木春山談天下
木叔覺得有必要結合最近的亞太局勢來分析一下美國的相關戰略並解疑釋惑。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亞太再平衡戰略是奧巴馬執政時期的美國對東亞及環太平洋地區的戰略,標誌是“重返亞洲”這個理念的提出。在8年的奧巴馬執政期間內,大力發展環太平洋地區的戰略伙伴,與南韓、日本、澳洲、新加坡等亞太周邊國家都維持了密切的政治與軍事合作關係。
這一戰略的目的本質並非圍堵哪個國家,而是在競爭與合作中,促使美國的利益最大化。在實現這個結果的過程中或許會有一些問題與矛盾,甚至爭端,美國就需要團結亞太地區的朋友與盟友共同應對。
之所以說再平衡,是相對於美國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與歐洲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以及深度介入中東來說的。這意味著美國希望將亞太地區作為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所以投入甚大。
因此有很多學者比照美國與歐洲和中東的關係,來套用美國的亞太政策,擔憂亞太再平衡戰略在軍事上會形成“亞洲版北約”,在政治上維持美國的多框架盟國體系;而在經濟上就是奧巴馬下臺前大力推動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成了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三個支柱。
提問者所言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政策要遠比亞太再平衡久遠的多,這是冷戰初期專門針對東亞諸多社會主義國家而提出來的軍事封鎖戰略,體量上雖小,但意識形態上,要比亞太再平衡戰略更激進與更極端。
目前的特朗普政府對亞太地區的策略還並不特別清晰,畢竟剛執政不到一年。但很多媒體也注意到了一些端倪,比如將奧巴馬念茲在茲的亞太地區,改稱為印太地區。這符合幾個月前特朗普發表南亞政策演說的時候,大幅度提高印度地位的初衷,本質上與之是一脈相承的。
印太地區如果成為美國的新版地區政策的話,無疑是對亞太地區的擴大,也會有一定的戰略調整。印度肯定是調整中的一個支架。
其實幾年前日本提出過一個亞洲地區的“鑽石戰略”,有人看英文媒體將其翻譯成菱形戰略,畢竟鑽石與菱形在英文裡單詞是一樣的。這個戰略明確提出,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或者是除了中東之外的亞洲地區的穩定力量與支點國家。
木叔認為,現階段的美國政府對這個戰略是支援的,其實奧巴馬時期也是贊同的,只不過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
在美國看來,日本是東部支點、澳洲是南部支點、印度就是西部支點。美國利用這些地區上的支點國家,來實現不同分割槽的不同利益。對美國而言,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並沒有誰更重要的說法。這也與提問者所言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是不同層次與意識形態的問題。
印太地區的戰略未來肯定更加扁平化,多點佈局,互相轄制;而島鏈戰略是層級化,一級的漏洞對下一級就是問題。且本質上隨著東亞大國的軍力發展,遠洋能力不斷增強,島鏈政策頹相日顯,基本註定是失敗的。
總結一下:亞太再平衡策略的升級版可能會成為“印太再平衡”,目的是提升印度作為下一個註定的新興大國地位以及加強其與美國關係的合作內容。在這個平衡戰略裡,本質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而且更關注到的是印度洋與太平洋國家的聯通與合作,並非圍堵或者鎖住某些國家。印度、日本、澳洲是這個戰略的三個重要支撐國,會在現實中協助美國實現不同地區的不同利益訴求。
-
3 # 閒看秋風999
其實對於什麼是美國亞太戰略而言,除了已經卸任的奧巴馬時的戰略是一目瞭然以外,川普政府的亞太戰略到底是什麼,沒有幾個人說得清楚。
下面稍微回顧一下奧巴馬的亞太戰略: 2015年8月,終於從中東脫身以後,奧巴馬政府正式釋出“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報告,其戰略目標共有三個:維護海洋自由;阻遏衝突和威懾;促成各方遵循國際法和國際規則。該戰略還提出了四項軍事議題以求實現這些目標:第一,加強美國在亞太海洋領域的軍事能力,即在前沿部署最精銳的海上力量;第二,協助同盟國及夥伴國提升海軍實力;第三,推進軍事外交,降低風險和誤判;第四,建設開放有效的地區安全架構。這就是所謂的"亞洲再平衡",
為支援這一戰略,美國將在東北亞地區保持充足的軍事力量,至2020年將60%的海軍力量部署到太平洋地區,包括對目前駐日的重要海軍力量進行升級改造,增加駐關島的海空軍力量,並在關島部署海軍陸戰隊,以此形成“地理上更加分散、行動上更加自由、政治上更可持續”的部署態勢。
而川普總統一向以"不可預測性"遊走於美國政壇——"不可預測"就保證了他先發制人的優勢。上臺將近一年,他的亞太戰略還未見雛形,於是揣測者有之,斷言者也有之。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和歷任美國總統一樣,川普也是一個相信“實力來自於武力”的總統。他一上位,就通過了美國有史以來最高的軍費預算,將海軍艦隻增加到350艘,更新核武庫,等等。不過,他的亞太戰略什麼,仍然撲朔迷離。
這次川普亞太之行,旁觀者是否可以從他出訪的五個國家來預判呢?首先去了日本,可見日本在川普心中的地位。
看看美軍在日本都有些什麼?
美國在日本有駐軍五萬多人另外還有空軍基地。不過實力最強的是美國海軍的日本橫須賀艦隊基地。該基地位於東京灣,是美軍在西太平洋最主要的海軍基地設施,美海軍第七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的母港,另有8艘艦隻組成的護航艦隊。
佐世保艦隊基地。該基地位於九州島西北角,作為美在日本的第二大海軍基地,美第七艦隊的旗艦“藍嶺”號、“貝勞伍德”號兩棲攻擊艦均以此為駐地。(以上基地美軍和日本自衛隊共同使用)
再來看澳洲。美國在2011年以前沒有在澳洲駐軍。2011年以後,奧巴馬政府與澳洲政府簽約使用達爾文港並派了2500名美軍常駐。
因此,單從軍力配備和美軍人數來看就可得出結論。另外,澳洲政府似乎不願意像日本安倍政府一樣,充當遏制中國的幫手,亞太地區的“副警長”。如此說來,澳洲和日本在川普心中孰輕孰重,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
4 # 凌勝利
要了解澳洲和日本哪個國家對美國亞太戰略更為重要,需要了解這兩個國家與美國的關係歷程,澳日兩國的戰略能力和美國亞太戰略的佈局。
澳洲堪稱美國的腦殘粉,自二戰以來就棄英追美,此後在美國曆次對外戰爭中,澳洲都是積極支援。無論是北韓戰爭,越南戰爭還是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應該說美澳關係非常牢靠。日本也是二戰時臣服於美國,不得得給美國端茶提水,成為美國的小弟。歷經60多年的發展,美日聯盟雖因經貿摩擦,軍事基地等問題矛盾不斷,但關係總體尚可。所以兩國對於美國而言雖然都比較忠心,但無疑澳洲更強。
要知道這兩國對於美國亞太戰略的重要性,還需要知道這兩國的戰略能力如何?正所謂豬一樣的隊友還不如不要。他們對於美國的亞太戰略有沒有幫助,還得看他們有幾斤幾兩。從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政治實力來看。日本經濟實力目前世界第三,軍事實力世界第五左右,政治實力也很膩害,多次成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靠經濟方式積蓄了不少政治能量。相比之下,澳洲在這三個方面都甘拜下風。
從美國亞太戰略佈局來看。美國的實力相對下降,越來越需要盟國支援其戰略。美國的亞太戰略佈局的盟國間採用雁行模式,日本居於領頭位置,其次是南韓和澳洲。從目前美國在亞太的軍事部署來看,日本發揮著一定的中心位置。從亞太地區的政治謀劃來看,日本也是美國的重要幫手。
總之,日本在美國亞太戰略中的重要性還是強於澳洲,因為日本的能力強於澳洲,而且美國暫時也不用擔心其靠不靠譜。
-
5 # 63350106375
謝邀!對於美國亞太戰略來說,澳洲和日本哪個重要?對於美國亞太戰略來說是曰本重要。然而對於中國來說,澳洲比日本更為重要。日本是我們歷史以來時刻注意到的,周邊國家都已瞭如指掌,澳洲是我們新型開發的戰略基地,是我們需要慎重對待開發的新的戰略重點,開啟亞太戰略新局面。日本對於我們來說沒有更多含糊的餘地,對於日本就只有明火執杖針鋒相對勝者為王,打!
回覆列表
肯定是日本啊,日本是圍堵中國的最重要一環,而且日本的經濟規模也是澳洲不能比的。日本的反潛能力也算全球數一數二,中國是眾所周知的潛艇噪聲控制水平太差,中國海軍要衝出第一島鏈,潛艇技術需要足夠強大,能突破日本的反潛搜尋。其次,日本是美國最靠近中國的軍事基地,南韓除外。美國需要日本這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來對付中國。因此美國極度需要日本的存在。而澳洲遠離中國,只是比較靠近馬六甲海峽,但因為有新加坡的存在,所以澳洲的價值變小了很多。所以美國的再平衡戰略,日本相比起澳洲作用大很多。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主要都是得益於其與各個國家的戰略結盟,否則以現在的美國實力而言,不一定能讓中國這麼擔憂,臺灣估計也早就回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