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晨點滴521

    我認為作為醫學生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醫學科學的特殊性決定了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將理論知識與醫學實踐相結合。在學習醫學理論時,要結合醫學實驗、實習等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並使用形象、直觀的電子類教材、醫學圖譜類書籍、人體標本和模型等教具,方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進行醫學實驗、實習的學習時,在注重培養醫學實踐技能的同時,要將醫學實踐中的各種感知自覺地與醫學理論知識進行比較、分析和總結,以發揮醫學實踐的多種功效。

    2. 教師指導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原則

    醫學學習具有內容廣、難度大等特點,醫學院校的教師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傳授所有的醫學知識。教師只能向醫學生講授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教給學生獲取知識、掌握知識和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醫學學習的主體只能是醫學生,教師的角色只是一位“導演”和輔導者。醫學學習應遵循教師指導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原則,即要求醫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自覺性,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利用課內、課外各種學習活動,獨立、自主地學習。醫學生要學會自己制訂學習計劃、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自主選習學習內容等;同時,要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環節和校園文化活動,積極認真地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與教師、同學等合作。另外,醫學生要高度重視自學,掌握全方位獲取知識資訊的方法。

    3. 部分與整體相結合的原則

    醫學課程體系一般分為課程學習模式和系統學習模式兩種。各有優缺點。前者類似”積木式”的課程體系,即每一門課程只涉及醫學的部分專題內容,注重知識的專一性和橫斷性後者則圍繞某一疾病或與健康有關的某一問題,進行系統地、綜合性地闡述,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儘管醫學院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大可能同時採取上述兩種教學模式,但醫學生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這兩種學習模式的優點,牢固樹立醫學的整體觀,自覺地消除課程之間、學科之同和專業之間的嚴格界限,將基礎課程的學習與臨床或專業的學習融為一體,相互融合、滲透。在學習專業課程時,針對某一疾病系統地學習與該疾病相關聯的所有知識,並透過自己的科學思維,將區域性的、零散的知識系統化。

    以上三點原則是醫學生應該學會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醫學。

  • 2 # 醫患家

    (協和阿偉)

    醫學生有兩種意思:1、醫學院校學生;2、正在學習醫學知識的人員。成為一名醫生也許不是每個醫學生最後的歸宿;但是對於大部分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生來說,成為一名醫生卻是他們心中一直難以割捨的一個夢想。熬過高三跨入大學,對於很多大學新生來說都是一種“解放”的心情。但是對於醫學生來說,來自於學習的壓力卻仍然不小:“每個知識點、每個細節都有可能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學不進去的時候就會擔心——以後碰上了這種病人怎麼辦?萬一給人開錯了單子開錯了藥怎麼辦?學不好該學的東西就不僅僅是對於自己不負責任,那可能就是對一條人命的不負責任。很多醫學院校園裡都有若干個“通宵自習室”,幾乎每天都能在裡面看到通宵學習的身影。特別是臨近期末的時候,這些通宵自習室幾乎總是“人滿為患”。以前看過一張‘凌晨4點哈佛圖書館’的照片,裡面全是埋頭學習的學生。其實,這種場景在中國很多醫學院校的通宵自習室裡幾乎天天都看得到。

    那麼在醫學學習中有原則可遵循嗎?其實對於醫學生來說,學醫學更如學文科。海量的知識點全部靠記憶,完全不像數理化,要想成為一個好的醫生,知識的儲備必不可少。為什麼說醫生越老越吃香呢,主要是病例的積累、經驗的積累、知識的積累。所以醫學學習中沒有什麼捷徑可尋,只有一點就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你付出了,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好的醫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宋時期,主要經濟支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