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緣綠豆餅
-
2 # ACGN
一、宮崎駿
說到宮崎駿,許多人就會想起那精細的手稿畫面,宮崎駿的作畫風格一直堅持採用手工繪畫,以水彩風格著稱,反對僵硬的電腦作畫,這是宮崎駿的主要特色之一,也是將他和當今日本動畫屆浮躁的快餐動畫清晰區別開來的一種特徵,宮崎駿對動畫創作所付出的心血是無法想象的,手稿,劇情的觸感,配樂,一切的細節他都要求自己做到極致。
且不談他超一流的專業製作水準,宮崎駿之所以能被稱之為享譽全球的大師級人物,離不開他作品中獨有的普世價值觀,雖然他的動畫主角大多數都是少年人,但並非諂媚受眾群,無論從面向市場來說還是電影本身的意象,相反宮崎駿動畫從來都不是作給孩子看的,現實主義的《幽靈公主》和《起風了》都深深刻進了對自然對戰爭的反思,這是宮崎駿留給所有成年人去解讀的動畫。在純真浪漫的童話中挖掘殘酷現實,但細細品味卻是如此從容自然;有時讓人對現世心寒與憂傷,也有美好到治癒人心讓人相信愛的力量。
宮崎駿的作品特色就是如此大氣強勢,如果一定要雞蛋裡挑骨頭,就是女主的臉每次都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希望形象設計這方面能看到其他花樣。
二、新海誠
新海誠:“我是不可能做到像宮崎駿導演那樣的鼓舞人心的、很有動力、活力、很強勢的作品的;但是我相信,也有一些作品是隻有我才可以做出來的,比如說像《秒速5釐米》、《言葉之庭》,宮崎駿導演也是一定不會去創作的。”
許多人將新海誠和宮崎駿做比較,還有新海誠是宮崎駿的接班人的說法,事實上,兩位導演的出生年代不同,思想活躍在和平年代的新海誠的作品講述自我更多,而宮崎駿經歷過日本戰敗,對自然戰爭等話題具有更多思考,無論在藝術風格還是創作內容上都沒有可比性。比起受西方文學家影響較重的宮崎駿,新海誠受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影響很大,村上春樹非常注重“可能會發生,但終究沒有發生”的情節,新海誠在訪談中講過他很喜歡村上春樹這種蘊含在作品裡的態度。有著「屏保導演」的稱號的新海誠,作畫精美是他最大特點之一。他的故事裡更偏向於日常,他能捕捉到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交往中的心情起伏,然後用最寫實的手法描繪進熒幕裡,將最平凡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去,訪談中他曾說,藉此希望看到他作品的少年人,能夠在現實帶來的迷茫和不安中明白一些東西。
三、細田守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評價細田守,那就是「細膩」,這種細膩體現在了他所有的故事裡,看了他的作品,有一種故事被慢慢掰開揉碎化進心裡的溫暖。細田守的職業生涯有些坎坷,其中對他打擊較大的事情要數2002年他曾被調去吉卜力工作室擔任《哈爾的移動城堡》的導演,但中途被撤下換成了宮崎駿擔任導演,這讓細田守事業一路下跌,在業界的資源也急劇減少,但之後他又重振旗鼓回到東映後期又加入Madhouse,才有了《穿越時空的少女》這一力作。也許是歷經滄桑,細田守的作品多了些返璞歸真的觸感。又許是出於自身經歷,細田守作品的主人公總是要經歷各種苦難,但最後總是奮力拼搏拿到屬於自己的奇蹟,讓放棄這個世界的人看了都會重新燃起希望,這是細田守的最大魅力。可以說他的電影裡蘊含著甦醒生命的力量,是賦予人物血肉的靈魂之作。
四、今敏
比起上面三位導演,今敏的名字在中國觀眾中聽起來要較為陌生,但他的國際影響力卻非常之大,他的藝術特色就是能夠讓觀眾在電影中獲取奇妙的觀感——這來自於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揮灑自如的敘事能力,還有獨特的專業剪輯技巧,再加上他巧妙拿捏的虛實結合手法,今敏的作品先是將電影和動畫真正的糅合起來,然後才被稱之動畫電影。如果說宮崎駿,新海誠和細田守的風格都有被模仿的可能,但今敏的風格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天下獨一的,所有劇本在他手裡就像積木,能夠以常人各種想得到想不到的花樣被操縱。《未麻的部屋》中大量運用紅色,形成一種詭調影像,表現出即將失衡崩潰的懸疑感,《紅辣椒》中被釘住的蝴蝶標本和被控制住的帕布莉卡,今敏總是用奇特的構思將作品變得更有趣,訪談中今敏曾說「雖然製作一個廣告牌會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如果不把它製作的精美的話,我還是會覺得沒有意義。」所以無論和對作品的構思還是畫面的雕刻,今敏的要求一向嚴格,這也是許多大師級的動畫導演一致的特點。而今敏導演已經於一零年因胰腺癌不幸離世,享年46歲。如果今敏的遺作《造夢機器》能夠完成,大概也是能造成巨大轟動的好作品吧。
文:時哥哥
回覆列表
老宮的特色可以說是單純地用手繪來展現動畫最單純美好的一面,不涉及太多現實的東西只為表現單純的美好;新海誠的則是對於細節有特殊的追求,同時透過鏡頭某物品的特寫來形成一種“感受”,加上唯美的戀愛劇情就是買點;細田守就是親情與成長吧,但看了夏日大作戰覺得還不止這些,但又說不出是什麼,可能他還有一種動畫人都有的衝勁吧;今敏的話又是截然不同了,我覺得他跟押井守、大友克洋是一類人,就押井守的話來說就是:在怎樣的世界中的人具有怎樣的行為。而且他的作品的世界觀大都是以現實作為參照,有一種寫實與批判的意義在裡面,透過過增強作品的真實性來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令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