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潛龍
-
2 # 四魂之玉6
四句偈中每句都有善惡,但並不能用簡單的“好”與“壞”來區分,善惡泛指一切事物(事件)的諸多屬性,認識善惡就是格物的過程,王的理論其實很簡單,但是要能修煉到大道至簡的地步,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我是搞技術的,我經常跟同事們講,一個技術如果不能用最簡單明瞭的科學理論去解釋,說明還未吃透,我認為所有事情都是這樣的。
空口清談很晦澀,我還是舉個例子吧。
首先,“無善無噁心之體”,幸福這件事物,由諸多因素組成,比如前面說的收入、資產、婚姻、子女、事業等等,這些屬性本身沒有善惡之分,僅僅是一個客觀數字或事實;
然後,“有善有惡意之動”,在諸多因素面前,常人是很難去客觀地看待的,有人覺得存款百萬是幸福、有人覺得掛某某頭銜是幸福,有人覺得無人打擾玩通宵遊戲就是幸福……幸福其實取決於自我心情和心理感受的一種取向,這就是有善有惡的意了,意一動,心的本體就會有偏移。我們的幸福感受裡摻雜了太多的私慾,即太多的“意”,比如虛榮、盲從、懶惰、虛偽......從而引出了不同的幸福追求,比如別人有一套三居,覺得自己把蝸居換掉就會幸福;比如別人讀博,想想自己也去讀個博士;比如自我麻醉,給自己懶惰開脫;比如粉飾表象,去博取他人表象上的嫉妒......
第三,“知善知惡是良知”,我們必須客觀地對待這些屬性,首先要全面,不能因個人的“意”去忽視或片面地理解這些屬性,比如有的人清高,認為幸福就是我心情好,無關物質;有的人物質,認為有錢才是硬道理,其它都不需要,這些屬性不會因為個人的“意”而消失;其次要客觀,把每一個屬性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這有點晦澀,比如我看待收入,這是生活的一個基本因素,提供一定的消費能力和資本,僅此而已;比如權力,這是提供進行管理活動的一種形式,為了推動事件進行,僅此而已……你問題裡說想要區分善惡,我想就是這第三個階段。
第四、“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一個動態、長期的修煉過程了,當你認知完事物的善惡後,需要提取在這些事件中你產生了哪些意動,比如喜好、厭惡、悲傷、懶惰等等,都是你的意動,結合對善惡的認知,就要去格物了,把個人的情緒和主觀意念革除了,剩下的不就是客觀了?這一說就多了,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一樣,這無所謂,但只要循著革除私慾、發現天理的目標,自會有一份收穫,這是窮極一生的事情,每格一分,就會對心之體加深理解,就會對產生的意有新的剖析,就會對良知有新的認知,繼而產生新的格物行為,我不認為儒家的“天理”和佛教的“空”是一個具體的存在,永無止境。
當我小時候,我覺得考100分就是幸福,可是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在想,考高分就是幸福嗎?這意味著我不能鬆懈,我既然會因為高分而喜,必會因為低分而悲,我需不斷地努力來維持這份歡喜,我不覺得幸福;
當我上初中時,我覺得有朋友就會幸福,大家可以一起開心地玩耍,有朋友就會幸福了嗎?我因為有朋友而喜,就會因為失去朋友而悲,在需要為了友情做出犧牲的時候,我還會感覺一種無私帶來的道德愉悅,可是我為了朋友而去做壞事的時候,友情能撫平我的壞行為嗎?我不覺得幸福;
當我考上中國最好的學府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我幸福,他們只是看到了虛榮背後可能帶來的未知預期,而我則需要承受為別人的面子而努力的壓力,我幸福嗎?
……
工作了,我個人的理想是我的私慾,領導就是我的天理,並非私慾多好就必須實現,如何尋求天理,實現私慾,也是格物,最終實現天人合一,就能貫徹執行我的理念。
……
以上種種,我想說的是心學的智慧其實很簡單,所謂格物就在你身邊,事無大小,只要你秉承這種智慧的方法去思考,收穫自然會多起來,對事物的理解自會更深。(今天女兒跳舞,老婆來單位叫下班吃飯了,再說一點,有人片面地從字面上去理解心學就是唯心,或者糾結於心學和佛學的相似,我個人理解僅供參考:一、智慧的精髓無關名稱、派系,這些都只是其流落人間的一種表相,什麼名字什麼內容都無所謂,關鍵在於你透過這些對於智慧的理解,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凡能文字寫出來的東西,本身已是一種意動,忘卻表相,探尋背後的真理,才能撥開智慧之門;二、我個人推薦《金剛經》、《心學》和《老子》這些中華民族的智慧,他們其實最終所闡述的深層內涵是一樣的,不要去糾結某些文字某些表述,不要去做學究,修心為上,如果你願意的話還可以看看馬克思主義,你會發現這些人類的智慧都是那麼光明,我覺得個人思想的修煉就好比一個金字塔,這個塔沒有頂點,大家都向著光明努力、格物、追求,不要在乎要實現什麼果位,心有目標,則已駐相,則已失之。)
-
3 # 姚說
回答這個問題,這就不得不提到四句教,即王陽明晚年所述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不過仍然還存在爭議。
王陽明所講的成就是:成為聖人。
然而“知行合一”與“致良知”是聖人之道的路徑和方法。
知行合一是指無論面對任何事物,心中所想與實際去執行,要同時展開。再次強調,是同時!
另外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思維、意識的意思,並不是知識,初學者不要混淆。
關於陽明心學,再詳細的內容我就不鋪述了,因為這是一門學問,小篇幅根本講不完。
-
4 # 有聲的三角梅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如何透徹的理解和運用,真的是難呀。我認為這四句話是四個步驟,也是四種過程,四種狀態,當我放空自己,放空內心,放空腦子,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思,就好像發呆的情況下感受一下自己心的狀態,為心之體;心和腦從什麼的都不想什麼都不思的狀態開始轉化到想到思的狀態,為意之動,心在想腦在思是很難很難分的開的,乾脆統一稱之為意。人的本能都是要保護自己的,所思所想當然多數時候都站在自己的立場,帶有主觀想法,不去講究對與錯,善與惡。但人真的分不清楚嗎,當然不是,人之初性本善,區分是不是善是人的天性,講究做事憑良心說的也是這個意思,我們常說的對不起,內心虧欠都是用良心來衡量人與人之間的平衡,這個平衡包括利益平衡,道德平衡等。人的良心是社會人類統一的天平,其它都不是,這個良心我想就是所說的良知吧。最後一句可能是實現自我最關鍵的一步了,良知判斷出了善與惡,就要去做善的,哪怕這件善事是有損自己的利益,應該也是知行合一的體現了。但是現在我們的現狀,是不但要區分善與惡,還要區分對與錯,還要區分立場,有時候對的不是善的,善的不是所站立場的。人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是思想鬥爭重重,堅持一生的人真的有嗎?中華五千年可能也是寥寥無幾。原因是什麼呢,是不是人學的知識多了,每個人也不那麼單純了,心複雜了,事情也就複雜了,凡事都是本能主觀的先考慮自己的生存條件。最後總結:我們只考慮自己,做為自己好的事,我們是凡人;為大眾著想的,做為大眾好的事,那是聖是賢。
-
5 # 薪火之路傳薪火
心學四訣來自於王陽明的王門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千古奇才,往聖先賢。
洞陽明陰,致良知善。
龍場得道,心應上天。
知行合一,守仁如磐。
古來德者,多災多難。
風霜洗禮,命運蹇舛。
瀝骨明志,氣節高遠。
徹悟一夢,不著塵煙。
丁酉初冬,《品陽明先生有感》
知行合一即是道/安書楷
回覆列表
王陽明先生在稽山承語講到:楊文澄問:意有善惡,誠之將何稽? 師曰:無善無惡者,心也;有善有惡者,意也;知善知惡者,良知也;為善去惡者,格物也。 曰:意固有善惡乎? 曰:意者心之發,本自有善而無惡,惟動於私慾而後有惡也。惟良知自知之,故學問之要,曰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