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孝莊皇后去世,給自己的孫子也就是當時的康熙皇帝留下遺命:“太宗文皇帝梓宮安放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皇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你爺爺皇太極已經下葬安睡很久了,不要因為我再去打攪他,況且我心中惦念著你爹福臨和你,不忍心去那麼遠的地方,孫子啊,你務必在孝陵附近給我找個地方安葬,這樣我心裡就沒什麼遺憾了。
眾所周知,皇太極葬在瀋陽的昭陵,按照後人理解,作為皇太極的夫人,孝莊死後理應和他埋在一起,但事實卻不是這樣,所以有人推測,孝莊死後之所以囑咐康熙不要把自己埋在昭陵,是因為和皇太極的弟弟、自己的小叔子多爾袞有私情,沒有顏面回來見皇太極。
值得重點指出的是,皇太極在世時的莊妃(即孝莊皇后)後宮中的地位並不顯赫,僅排第五,未受到皇太極特別寵愛,夫妻感情可以說談不上有多麼多麼深厚,何況,皇太極1643年去世,到孝莊皇后死前已是四十五年過去,皇太極長什麼樣恐怕在孝莊心中也已經變得模糊,情愫也早已淡漠。孝莊從三十歲開始守寡,與兒子、孫子相依為命,死後遺願與兒孫守在一起,合情合理,既然留下這樣的遺命,康熙焉有不遵從之理?
另外,之所以孝莊沒葬在清東陵,是因為她兒子順治皇帝的陵墓——孝陵,處於陵區內最高位置,再把孝莊埋進去,放哪兒都比他兒子陵墓位置低,這顯然不合理。
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遺命,在風水牆外,大紅門東側建造暫安奉殿。37年以後即1725年(雍正三年),她的重孫子雍正皇帝決定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皇太極的陵名叫昭陵,這兩個陵屬同一體系,而同她兒子所處的清東陵有所區分。還有,清代皇族和王公大臣謁陵時,必須先從最高輩分的墓主人陵寢開始,而在整個陵區,孝莊皇后輩分最高,所以謁陵時,每次都必須先從她的陵墓開始,恰恰她的昭西陵就處於這麼一個位置,只要去謁陵,首先要經過的就是昭西陵。
1688年,孝莊皇后去世,給自己的孫子也就是當時的康熙皇帝留下遺命:“太宗文皇帝梓宮安放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皇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你爺爺皇太極已經下葬安睡很久了,不要因為我再去打攪他,況且我心中惦念著你爹福臨和你,不忍心去那麼遠的地方,孫子啊,你務必在孝陵附近給我找個地方安葬,這樣我心裡就沒什麼遺憾了。
眾所周知,皇太極葬在瀋陽的昭陵,按照後人理解,作為皇太極的夫人,孝莊死後理應和他埋在一起,但事實卻不是這樣,所以有人推測,孝莊死後之所以囑咐康熙不要把自己埋在昭陵,是因為和皇太極的弟弟、自己的小叔子多爾袞有私情,沒有顏面回來見皇太極。
值得重點指出的是,皇太極在世時的莊妃(即孝莊皇后)後宮中的地位並不顯赫,僅排第五,未受到皇太極特別寵愛,夫妻感情可以說談不上有多麼多麼深厚,何況,皇太極1643年去世,到孝莊皇后死前已是四十五年過去,皇太極長什麼樣恐怕在孝莊心中也已經變得模糊,情愫也早已淡漠。孝莊從三十歲開始守寡,與兒子、孫子相依為命,死後遺願與兒孫守在一起,合情合理,既然留下這樣的遺命,康熙焉有不遵從之理?
另外,之所以孝莊沒葬在清東陵,是因為她兒子順治皇帝的陵墓——孝陵,處於陵區內最高位置,再把孝莊埋進去,放哪兒都比他兒子陵墓位置低,這顯然不合理。
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遺命,在風水牆外,大紅門東側建造暫安奉殿。37年以後即1725年(雍正三年),她的重孫子雍正皇帝決定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皇太極的陵名叫昭陵,這兩個陵屬同一體系,而同她兒子所處的清東陵有所區分。還有,清代皇族和王公大臣謁陵時,必須先從最高輩分的墓主人陵寢開始,而在整個陵區,孝莊皇后輩分最高,所以謁陵時,每次都必須先從她的陵墓開始,恰恰她的昭西陵就處於這麼一個位置,只要去謁陵,首先要經過的就是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