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吟心理健康札記
-
2 # 每日談心
心理諮詢是一個非常私密的過程,在諮詢室的建立之初就把私密性作為一個前提,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也一直是在一個較為安全、隱私的環境中才能進行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還需要簽署保密協議以保證來訪者的個人資訊保安,才能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在沒有違法的前提下,心理諮詢師是不能講來訪者諮詢的內容透漏給其他人的。為了保證心理諮詢的質量,心理諮詢師需儘量避免接受自己親戚朋友的諮詢,雙方並不認識的來訪者和心理諮詢師才能保證建立起更健康的諮訪關係。
所以在綜藝節目中使用技巧,現場諮詢,有的還會設定觀眾席,這種表演成分更多的諮詢不能稱之為心理諮詢,只能算是心理諮詢技巧演示,綜藝節目中扮演來訪者的一方也並不一定闡述的就是自己真實的心理問題,在鏡頭前,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完全坦誠自己的秘密,並且綜藝節目最為重視的是收視率,在節目中刻意製造矛盾,也會讓這個諮詢過程失去真實價值。所以綜藝節目最好還是當做魚類消遣來看,真正想知道心理諮詢是怎麼回事,還是要親戚體驗一番才行。
現在有些電視臺開闢有類似於婚姻情感調節這樣的節目,讓當事人雙方面對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描述彼此之間的出現的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讓那個調解員進行當中調節,有的還有心理諮詢師參與進來。有的電視臺就是專門的心理諮詢節目,由心理諮詢師在鏡頭下對當事人進行心理輔導。等等。這裡說的是前一種,後一種不做討論。
在綜藝節目中讓那個心理諮詢師在大庭廣眾之下,至少是鏡頭前,進行心理諮詢,從嚴格意義的心理諮詢層面來說,是不妥的,至少是有違心理諮詢的設定的。
我曾經在某省衛視看過一次婚姻調節節目,臺下很多觀眾,觀眾前有幾位嘉賓,其中有位心理諮詢師,臺上兩位當事人說起家事,義憤填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得不可開交。主持人為了平息爭吵,請嘉賓心理諮詢師發言,結果,這位心理諮詢師比當事人還激動,聲嘶力竭地控訴丈夫的不端。毫無疑問,這位心理諮詢師已經失去了諮詢師的立場,完全代入了當事人的情景中。
心理諮詢有著嚴格保密原則,不要說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心理諮詢,就是作為來訪者的親人,若沒有來訪者同意,心理諮詢師都不能將諮詢過程中的內容透露出去的。當然,保密原則也有前提設定,只要不是涉及到個人生命安全和他人或社會生命財產安全,都是必須要遵守保密原則的。這是作為心理諮詢師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規範。
而將心理諮詢商業化、娛樂化,顯然與心理諮詢的設定相違背。不要說對當事人是否有正面的意義,恐怕能沒有負面影響,已是萬幸。
當然,若心理諮詢師參與綜藝節目,在其中運用一些心理技巧,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只要你不是以心理諮詢的面目出現,僅僅以一般參與者的身份,在其中為自己或他人解圍或脫困,使用一些技巧,正如日常生活中那種類似朋友間聊天、談心那樣,也未嘗不可。只要不是打著心理諮詢的名義,卻幹著損害心理諮詢的勾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