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亞迪
-
2 # 李家小阿楠—
家庭教育是孩子三觀形成的重要環節。我認為要首先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要恩愛和睦,一定要真誠相待,恩愛和睦勤儉持家,以身作則來為孩子樹立榜樣。父母要關心孩子的內心,身心。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也要與孩子一起學習進步。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處理男女關係,甚至是性的觀念。
學校教育指由專業教師承擔,在專門的機構,進行目的明確、組織嚴密、系統完善、計劃性強的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
-
3 # 侯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做的是:1.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什麼樣的父母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孩子天性是模仿,父母要以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在家裡要注意言行舉止。2.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一個人良好的習慣來自父母的薰陶,父母要做好正面的引導,讓孩子改掉不好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3.父母多給孩子陪伴,父母給孩子的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特別是父親的陪伴,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抽時間陪伴孩子。4.多誇獎和讚美孩子,少批評孩子,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父母要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來,幫助和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在學校裡接受計劃性的指導,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是全面的,它不僅是關係到學生知識和智力的成長,也關係到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還有學生身體健康的培養,培養完整的社會人,是學校的職責。目前的學校教育存在著許多弊端,素質教育改革呼籲很多年,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模式,但我們相信中國的教育會越來越好的。
-
4 # 德誠科教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孩子成人,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孩子成才,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一不可,在現代教育中,家校共育已成為共識。
家長是買不完的資料,講不完的題,改不完的作業,親子關係日日緊張。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跟我有相同的感受,孩子的做不完的作業,舉個例子一年級語文,一天的作業:
1.聽寫生字(20個到100個不等)
2.抄寫生字 (一個單元)
3.練習冊
4.背課文
5.看圖寫話1個
6.老師自編題(家長抄寫到作業本上)
回覆列表
看了家長羅列的一年級小學生一天的作業清單,感覺孩子才小學一年級,作業竟然這麼多。估計這一天忙個腳朝天,就是再加上家長的幫助,也不一定能全做完啊!我們都能想象出孩子悲催、無奈的小表情。
減小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也提了不是一年兩年了。而且每年教育部都會又是發文,又是三令五申,要求中小學切實減少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事實上呢,下面的學校大都停留在口頭上。
我們承認,家庭教育的最主要、最核心內容就是每天輔導孩子作業。而且現在很多家長都身體力行,在認認真真的做這件事。可面對每天“小山”似的家庭作業,家長辛苦點,累點,放棄一點自己的休息、娛樂時間,甚至某些應酬、工作,也算不了什麼。可這“小山”似的作業,真的有必要嗎?真的能提高孩子成績嗎?家長們有太多的質疑和疑問。
作為一名教師,我也在思考,孩子們在如此繁重、長期的作業負擔下,機械、麻木的不停的做題、做題。肯定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但為什麼學校、老師依然知錯不改,明知故犯呢?
我感覺根源還是現在的學校教育功利目的太重,沒有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首位,而是把片面的、極端的對“分數”的追求放在首位,放在了重中之重。甚至學校、老師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分數”在轉,在做文章。
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即使某個老師想堅持育人為主的原則,也只會成為少數,另類。他們四處碰壁的結果,自然是委曲求全,或者被追逐分數的“洪流”裹挾而去,順大溜了。
唯分數論,搞暈了家長,愁懷了老師,傷害了孩子,搞亂了教育。
唯分數論,還不該摒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