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柏舉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兵聖孫武親自率軍攻打楚國,從此楚國一蹶不振。
5
回覆列表
  • 1 # 鐵血金戈

    柏舉之戰影響,柏舉之戰是春秋末期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大戰。吳國在經過6年的“疲楚”戰略後,一舉戰勝多年的強敵楚國,給長期稱雄的楚國以空前的創傷,從而使吳國聲威大振,為吳國進一步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柏舉之戰勝利的原因,楚國是南方大國,春秋以來吞併的諸侯國最多,但自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楚昭王即位後,不僅內政腐朽,而且又與周邊國家如唐、蔡等國不和。

    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吳王闔閭在先後滅掉歸附楚國的小國徐國和鍾吾國後,想趁機大舉伐楚,但孫武認為楚國實力仍很強,便進言道:“楚國是天下強國,非徐國和鍾吾國可比。我軍已經連滅二國,人疲馬乏,軍資消耗,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等良機。”

    伍子胥也勸吳王道:“人馬疲勞,不宜遠征。”並獻策說:“現今楚國內部不和,我軍如用一部人馬出擊,楚軍必定全軍出動,等楚軍出動後,我軍再退回,這樣經過幾年後,楚軍必然疲憊不堪。那個時侯,便可考慮大舉伐楚。”

    吳王採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將吳軍分為三支,輪番騷擾楚軍。當吳軍的第一支部隊襲擊楚境的時候,楚國即派大軍迎擊。

    待楚軍出動,吳軍便往回撤。而楚軍返回時,吳軍的第二支部隊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輪番襲擾楚國達6年之久,吳軍先後襲擊楚國的夷、潛、六等地,致使楚國連年應付吳軍,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費,國內十分空虛,楚軍將士疲於奔命,鬥志沮喪。

  • 2 # 歷史方位

    柏舉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是兵聖孫武唯一一次親自領兵的戰爭。春秋末期的這場戰爭,讓獨霸一方的楚國一蹶不振,也詮釋了兵法在古代戰爭中的顯著作用。兵聖孫武為何能以3萬兵力大破20萬楚軍呢?我認為,首先歸功於吳軍優良的戰術;吳國能夠採用“疲敵之策”,跳出常規思維變道攻擊楚軍,並且以吳軍優勢攻擊楚軍短板。楚軍在戰略戰術方面,就顯得漏洞百出;楚軍倉促應戰,楚將爭功冒進,被吳軍引誘至不利地形而慘敗。另外,春秋末期的楚國,在國際上失道寡助,而吳國卻能夠任用賢才,順勢而為。在諸多因素之下,吳軍才能以3萬吳軍大破20萬楚軍。

    春秋末期,曾經不可一世的天下霸主楚國逐漸衰落,到了楚昭王時期,列國仇楚,人心離散,霸主地位不斷受到挑戰。此時的春秋格局,呈現楚、晉、齊三強爭霸之勢,而楚國東邊的吳國也在不斷崛起,懷揣著滅楚爭霸的夢想蓄勢待發。吳王闔閭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期間任用孫武、伍子胥等人,逐步實現了強吳弱楚的夢想,改變了春秋時期的戰略格局。爆發於春秋晚期的柏舉之戰,就是改變春秋格局的關鍵一戰。

    柏舉之戰中,吳王闔閭親自上陣,兵聖孫武親自指揮,吳軍僅以3萬軍力就大敗楚國20萬大軍,甚至差點滅掉了強大的楚國。柏舉之戰,不僅集兵聖孫武軍事思想的大成,而且體現了君明臣賢、邦交正誤影響國家興衰的一般規律。

    那麼,柏舉之戰中,兵聖孫武能何能以3萬吳軍,大敗20萬楚軍呢? 戰術方面,吳軍戰術優良首先,柏舉之戰的勝利,得益於“疲敵之策”

    強強對決,應當以柔克剛,疲之,弱之。對於吳國來說,楚國就是一個巨無霸的強國,和楚國直接硬碰硬不是明智之舉。儘管與楚國有多少國仇家恨,也應當理性對待,不能被仇恨泯滅了心智,造成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下場。吳王闔閭一心想要完成霸業,滅掉徐國和鍾吾國這兩個楚國附庸之後,曾經急於伐楚,卻被孫武攔下。孫武勸諫吳王說:“眼下楚國是天下霸主,並不像徐國和鍾吾國那樣羸弱。我們現在人困馬乏,不如養精蓄銳,再覓良機。”

    伍子胥一心伐楚報仇雪恨,但是也認識到楚國的強大,並非一朝一夕所能戰勝。於是,伍子胥向吳王獻上一計,他主張用一支小部隊頻頻騷擾楚國邊境,等楚軍全軍出擊便後退回國。如此反覆,楚軍必然心生懈怠,等到楚軍疲憊不堪的時候,就是吳國伐楚的良機。於是,吳王壓抑住伐楚的急切,採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吳國對於楚國邊境,先後發動多次騷擾,楚軍主力起初全力迎戰,但吳軍看到楚軍出動撒腿就跑,快速撤回防線。吳軍多次進行這樣的挑釁,楚國慢慢地對此不以為然。

    終於伐楚大機到來了,蔡國和唐國本來是楚國的附庸,但是因為楚昭王薄情寡義,不施仁義,於是背叛楚國投靠晉國和吳國。蔡國牽頭,聯合十多個諸侯國舉行召陵會盟,準備聯合伐楚。吳王闔閭看見伐楚的機會到來了,於是以誓師伐楚。

    其二,孫武跳出常規思維,變道攻擊楚國

    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孫武率領吳軍,一路大張旗鼓地順長江逆流而上,到達蔡國與蔡軍和唐軍兵合一處。但是到了淮汭(rui)這個地方,孫武突然拋棄了戰船,調轉方向在南岸登入。對此,吳軍上下很多人疑惑不解。孫武說:“我們應當走楚軍想不到的路,這樣才能打他個措手不及。我們大張旗鼓而來,楚軍必然在長江上游嚴陣以待,如果繼續逆流而上,我們很難打贏。”於是,孫武率軍向南登陸,準備走陸路偷襲楚國。

    其三,孫武以吳軍優勢攻擊楚軍短板

    孫武精心挑選3500名吳國戰士,準備讓他們充當先鋒。這三千五百名戰士,主要由弓弩手和大力士組成,他們都善於長途奔襲,據說能夠日行一百里。這3500名戰士,以極快的速度秘密到達漢水東岸,突然出現在楚軍陣營對岸。楚軍發現這支軍隊之後鬧得人心惶惶,楚王和楚國大臣都大驚失色,吳軍怎麼會這麼快就到達漢水對岸呢?於是,楚王派令尹子常、司馬沈尹戌等人以舉國之兵,迎戰吳軍。

    但是,令尹子常貪功冒進,率先東渡漢水追擊吳軍。3500名吳軍見狀撒腿就跑,這些戰士是長途跋涉的能手,吳軍根本追不上他們。這些戰士將楚軍引到大別山的山林之中,頓時讓楚軍的優勢完全喪失。楚軍以戰車方陣聞名於世,根據記載,楚軍每一個重甲戰車都會派一百名戰士協同作戰。但是到了山林之中,楚軍的戰車完全發揮不出優勢,只能由戰士進入山林追擊吳軍。

    楚軍戰士手拿長戈,進入茂密的山林之中,長戈在山林之中根本無法揮砍,甚至還會卡在樹林之中。吳軍中的大力士手拿短劍斬殺楚軍,楚軍紛紛棄戈而逃,於是弓弩手萬箭齊發,楚軍死傷無數。孫武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竟然以三千來人就讓楚軍主力潰不成軍。

    楚軍戰略戰術方面,漏洞百出首先,楚軍倉促應戰,錯過良機

    戰場局勢稍縱即逝,倉促迎戰是戰爭大忌。對於吳軍的偷襲,楚軍則是倉促應戰,兵力的集結耗費了太多時間,以至於錯過戰爭良機。吳軍到達漢水東岸時,楚軍才發現他們,情急之下只有從全國調派兵力。楚國司馬沈尹戌就發現了兵力集結需要時間這個隱患,吳軍極有可能透過這個時間缺口攻入楚國境內。於是,沈尹戌打算讓子常先守住漢水西岸,為楚國調派援軍爭取時間。但令尹子常是個心胸狹隘的人,他生怕沈尹戌帶領援軍到達後,會搶佔他的功勞。於是子常貪功冒進,最終落得個兵敗逃亡的下場。

    其二,楚軍被誘至山林,裝備不適用於地形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能夠在作戰中將敵人的優勢轉化為劣勢,這體現了《孫子兵法》 中的思想。當楚國令尹子常對吳軍窮追不捨,一路追至大別山樹林之中時,楚軍的裝備優勢立即轉化為劣勢。一方面,楚軍的重甲戰車無法前行,在吳軍弓箭的攻擊之下傷亡慘重。另一方面,楚軍身披重甲,手拿長戈在樹林之中完全施展不開,只能任吳軍短劍揮砍。楚軍的裝備在特殊地形下,對楚軍作戰能力產生極大的限制,作為對吳作戰的先頭部隊,對柏舉之戰的勝敗產生了重要影響。

    其三,楚軍將領子常爭功冒進

    當不明敵情時,貿然進攻是兵家大忌,因此才有窮寇莫追的說法。當吳軍神不知鬼不覺來到漢水東岸時,楚國司馬沈尹戌叮囑羋子常,讓他駐守漢水西岸,等楚國兵力集結完畢一起出擊。但是,楚軍將領羋子常生怕楚國司馬沈尹戌搶了自己的戰功,於是不等援兵到達就貿然渡過漢水。這給了吳軍各個擊破的機會,吳軍將子常引誘在山林中,利用地形多次打敗子常。子常屢戰屢敗,絕望之餘想要逃跑,楚國大夫史皇勸諫他,棄兵逃跑是死罪,只有決一死戰,才能將功折過。於是,子常只好爭奪兵馬再戰,卻沒想到,吳王的弟弟夫機率領五千吳軍偷襲楚營,子常見狀駕馬逃往鄭國。爭功冒進,卻沒有真才實學,不僅名聲掃地,還搭上成千上萬楚軍姓名,可悲可嘆!

    楚國失道寡助,吳國順勢而為首先,楚王刻薄寡恩,人心離散

    楚國在楚莊王時期,與晉國展開爭霸,最終在“邲之戰”中重挫晉國,從而飲馬長江,問鼎中原。此後楚國一直與晉國和齊國展開爭霸拉鋸戰,楚國為了爭奪向外擴張,不斷地侵擾吞併周圍弱小的諸侯國。周圍列國在楚國不斷地欺壓中,逐漸向晉國和吳國靠攏。蔡國是楚國的附庸,每年要向楚王進獻禮物,蔡昭侯有次向楚昭王上貢了一個玉佩和一件皮衣。不料,楚國令尹羋子常卻看中了蔡昭侯的玉佩和皮衣,於是向蔡昭侯索取。可是,子常軟硬皆施,蔡昭侯還是不願意給他玉佩和皮衣。於是,子常向楚昭王說蔡昭侯的壞話,楚昭王聽信讒言將蔡國國君羈押了三年。

    唐國也是楚國的附屬國,唐成公有兩匹千里馬,他將一匹馬進獻給楚昭王后,卻被子常再次索取。楚昭王逼著唐成公送子常千里馬,並且對唐成公百般羞辱。唐華人聽聞唐公在楚國遭遇羞辱,於是向令尹子常獻上千裡馬,唐公才被楚昭王釋放。 蔡、唐、等諸侯國在楚王的欺壓之下,決心不與楚國為伍,於是投奔晉國。蔡昭侯和唐成公決心報仇雪恨,於是在晉國的挑唆下,聯合18個諸侯國開展召陵會盟,結盟伐楚。柏舉之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由此可見天下仇楚久矣。楚國在柏舉之戰的失敗,與楚王刻薄寡恩,導致人心離散不無關係。

    其二,吳王重用賢才,順勢而為

    吳王闔閭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明君,他早年派專諸刺殺吳王僚而奪取王位。他在位期間,任用楚人伍子胥為相,重用齊人孫武為將軍,發展吳國軍事力量,伺機伐楚爭霸。吳王闔閭重用賢才,兵聖孫武就是一個例子。吳王以孫武為將軍,讓他用妃嬪和宮女演示如何排兵佈陣。結果吳王的妃嬪和宮女,絲毫不聽從孫武的號令,孫武三令五申強調軍法,告訴他們如果不聽從軍令當以軍法處置。結果吳王的兩個妃子還是嬉笑打鬧,於是孫武斬殺了吳王的兩個妃子。

    吳王妃子被斬後,其餘的妃嬪和宮女都乖乖地聽從孫武的號令,排兵佈陣井然有序。被孫武斬殺的兩個妃子,是吳王闔閭最寵愛的女人。但是吳王卻能夠忍痛割愛,對孫武殺妃之事毫不過問,因為他認為孫武這樣的賢才,比自己妃嬪更可貴。吳王重用賢才,在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抓住時機,順勢而為,因此才能以三萬吳軍大破20萬楚軍。

    總結:

    柏舉之戰中,兵聖孫武僅僅統領3萬吳軍,為何能夠大敗楚國20萬兵力,追亡逐北,差點滅亡了楚國呢?我認為,對於吳軍方面,吳軍採取了優良的戰略戰術,君臣一致,統一謀劃;先採用疲敵之策麻痺楚軍,而後放棄水路,轉攻陸路,並且能夠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對於楚軍,戰略戰術漏洞百出;先是倉促應戰,而後爭功冒進的楚將,被誘至兵家死地遭受慘敗。對春秋國際時局的角度來看,楚王刻薄寡恩,導致人心離散,而吳王能夠拋卻私情,重用賢才,因勢利導完成伐楚大業。

  • 3 # 肥肥大狗熊

    柏舉之戰是公元前506年吳國與楚國在柏舉發生的一場戰爭。柏舉之戰是孫武在歷史上唯一留下的帶兵作戰之紀錄,也是戰略上之經典之作。柏舉之戰是春秋末期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大戰,史學家稱它為“東周時期第一個大戰爭”。吳國在經過6年的疲楚戰略後,一舉戰勝強敵楚國,給楚國以巨大的創傷,使吳國聲威大振,為吳國進一步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柏舉之戰,孫武以3萬兵力,擊敗楚軍20萬,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尉繚子曾讚道:“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在這場戰爭中可看出戰爭的起因都是君主無道而產生,楚平王聽信讒言,殺了伍子胥一家人,使之流亡於吳國,造下了楚國敗亡之因,而日後繼位之楚昭王更不修其德,任用奸臣,又長期欺壓鄰邦之小國,使得原本忠楚國之唐、蔡二國倒戈相向,因之楚國之拜可謂自食其果。

  • 4 # 笑談古今中外天下事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三年),與伍子胥商議,準備向西進兵。這時,伍子胥“七薦孫子”,使得闔閭同意了接見孫武。在隱居時,孫武已經寫成《孫子兵法》。他帶著自己所著的兵法來見吳王,闔閭暗自讚歎。吳王任命孫武為吳將,並常常與孫武探討各種各樣的軍事及政治問題,都能獲得滿意的答案。

    公元前508年(吳王闔閭七年),吳國採用孫子“伐交”的戰略,策動桐國,使其叛楚。然後,又使舒鳩氏欺騙楚人說:“楚若以師臨吳,吳畏楚之威勢,可代楚伐桐。”十月,吳軍乘楚人不備擊敗楚師於豫章;接著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孫武五十多歲的時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殺,孫武不再為吳國的對外戰爭謀劃出力,轉而隱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殺後不久,孫武可能也因憂國憂民和鬱郁不得志而謝世了,他的卒年當在公元前480年(衛莊公元年)左右。從退隱到壽終,孫武一直沒有離開吳國,死後則葬於吳都郊外。

    柏舉之戰

    公元前506年,吳軍以3萬兵力,遠端突襲,在柏舉(今湖北麻城境內,一說在湖北漢川)擊敗楚軍主力20萬,進而10天時間攻入楚國都城郢都(湖北荊州紀南城),差點兒滅了楚國。

    吳國正面對壘幹不過楚國,就用伍子胥的計策,玩起了車輪式遊擊襲擾戰。三隊吳軍輪流襲擊楚國,楚國大軍開到,立馬撤退,等楚國大軍退回,第二隊再去騷擾,如此反覆。這簡直就是深諳游擊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的精髓。

    吳國這樣整整騷擾了楚國六年時間,一方面讓楚軍疲於奔命,空耗國力;另一方面一次次的狼來了卻沒了下文,在一定程度上麻痺了楚軍。

    此時的楚國一方面面臨秦、晉的威脅,另一方面國內局勢也很混亂。吳國君臣正是看準了這個時機,吳王闔閭親自率軍,帶著伍子胥、還有大名鼎鼎的孫武就出發了。吳國大軍乘船溯淮河西上,楚軍得知吳國出兵,遂撤了蔡國之圍,回防本土。

    吳軍在如今的河南信陽潢川縣北淮水拐彎處,棄舟登陸。在兵聖孫武的決策下,吳軍3500精銳前鋒,在蔡國和唐國(今湖北隨州西北)這兩個帶路黨的引導下,南下直撲信陽南面桐柏山和大別山交界之處的冥阨(平靖關)、直轅(武勝關)、大隧(九里關)三關。這三關地當南北要衝,南襟江南,北蔽中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險關要隘。後世稱之為義陽三關,從西往東分別為平靖關、武勝關和九里關,三關互為犄角,關關相護。

    大隧(九里關)在東面,位於信陽市羅山縣西南的兩山之間的山谷中,大致線路和如今的京港澳高速G4所走路線一致。

    冥阨(平靖關)在西邊的桐柏山脈的五峰嶺、鳳凰山之間,這條關路大致和如今的省道S224路線一致。平靖關也叫恨這關,其中有一段號稱一線天,是天下九塞之一,可見起險要程度。

    直轅(武勝關)居中,是這三關中最重要的關口,位於雞公山南邊的峽谷中,大致和如今的國道G107、京廣鐵路路線一致。

    這三關雖然重要,但是楚軍卻疏於防守。吳軍很快就突破三關,快速南下進至漢水東岸。吳軍如此快速插入楚國腹地,出人意料,讓楚國舉國皆慌,急忙調集大軍防守在漢水西岸。此時楚軍做了正確的應對之策,令尹子常率主力在漢水牽制吳軍,左司馬沈尹戎北上方城調集北境駐軍,毀吳戰船、阻塞三關,然後南下和子常一起夾擊吳軍。此計甚妙,如果成功實施,吳軍被包餃子的可能性太大了,吳王可能也有來無回。

    只可惜子常卻聽信讒言、貪功冒進,置定好的計劃於不顧,不等沈尹戎到位就率先渡過漢水發起進攻。吳軍怕被截斷後路,將主力移至背靠大別山的麻城一帶柏舉,因為這裡有小路可通吳國控制區潛(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東北)、六(今安徽省六安市北)。楚吳接戰,吳三戰皆勝。

    兩軍在柏舉對陣,吳王弟夫機率所部5000人,率先發起進攻,子常敗逃。吳軍乘楚軍混亂髮起總攻,楚軍大敗西逃。吳軍乘勝追擊,在清發水(今湖北安陸市境內溳水)半渡而擊再敗楚軍。吳軍連戰連勝,一直攻入楚都郢都,楚昭王逃往隨國(湖北隨州)。吳軍雖然兵力從數量上居於劣勢,但是卻靈活機動,又一次將游擊戰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精髓發揮到極致。

    柏舉之戰是春秋時期第一次攻破大國都城的戰役,出敵不意、遠端奔襲、窮追猛打,以少勝多、快速取勝。此戰楚國差點兒亡國,雖然後來在秦國的幫助下復國,但是元氣大傷,大國威望降至冰點。吳國經此一役,強勢崛起,為日後爭霸打下基礎。

  • 5 # 國學之大師

    孫武擅長打野戰,把楚軍引誘出來打的,孫武軍隊戰鬥力強,而且在楚國境內,深陷敵境,團結一致,都抱有必死的決心。

  • 6 # 小王愛歷史

    柏舉之戰是春秋後期時吳、楚兩國發生的一場戰役;是公元前506年,由吳王闔閭率領的3萬吳國軍隊深入楚國,在柏舉擊敗楚軍20萬主力、繼而佔領楚都的遠端進攻戰。在戰爭中,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回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柏舉之戰是春秋末期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大戰。

    此次戰爭,吳王闔閭親自指揮,參加決策的還有歷史上有名的伍子胥和孫武。伍子胥和孫武是好友,深知孫武的軍事才能,伍子胥的七次推薦,孫武向吳王闔閭敬獻《孫子兵法》十三篇,吳王闔閭才重用孫武。以此戰役也充分體現了孫子兵法的思想。

    一是伐交思想

    《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柏舉之戰前,吳國早已聯合了晉國和秦國,讓他們分散了楚國大部分兵力,是楚國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

    二是襲擾戰術

    吳王闔閭採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將吳軍分成三軍,每次用一軍去襲擾楚國邊境。用這種方法疲憊楚軍,消耗楚國實力,使楚軍疲於奔命,士氣沮喪,為大規模攻楚創造了條件。共襲擾了楚軍六年,使楚軍大為疲憊,同時吳軍對楚軍更加了解為日後對抗楚軍奠定了基礎。

    三是兵貴神速

    孫子曰: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吳軍趁楚國連年作戰極度疲憊,北部邊境薄弱之隙,利用蔡、唐軍隊做先導,迅速透過楚國北部的大遂、直轅、冥阨三關要隘,直向漢水挺進。吳軍面對楚軍的主動進攻,佯退誘敵,避實擊虛,三戰三捷,為柏舉之戰的勝利打下基礎。

    四是背水一戰

    孫子曰:置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孫子曰:上下同欲者,勝。吳王闔閭率三萬吳軍深入楚國腹地,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柏舉之戰的結果,吳軍區區三萬人打敗了楚軍20萬人,使楚軍主帥逃奔到鄭國,楚昭王逃往隨國,佔領楚國都城郢,展現出孫子兵法巨大的價值。

  • 7 # 老森

    公元前506年,吳軍以3萬兵力,遠端突襲,在柏舉(今湖北麻城境內,一說在湖北漢川)擊敗楚軍主力20萬,進而10天時間攻入楚國都城郢都(湖北荊州紀南城),差點兒滅了楚國。

    這場戰爭吳楚雙方兵力懸殊,而戰爭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強大的楚國幅員遼闊、兵強馬壯,兵力少不了三五十萬,卻敗給傾全國之力才湊出3萬精兵的吳國。是什麼原因導致楚國一敗塗地呢?

    春秋時期,周平王東遷以後,周王朝影響力越來越小,各諸侯國開啟大魚吃小魚的爭霸模式。楚晉兩大國爭霸,楚在城濮之戰敗於晉國,威望受損。公元前506年,晉國糾結齊、魯、宋、蔡等17諸侯國共謀伐楚。蔡國在晉國慫恿之下,滅楚國附庸沈國,楚國老大面子掛不住,出兵攻打蔡國(河南新蔡)。蔡國向晉國求救無果,轉而求援於吳國。吳國國君闔閭和大夫伍子胥等認為攻打楚國時機已到,遂以救蔡為名出兵。

    吳國本小國為何敢如此大膽呢?其實,吳國等這一刻等了好多年了。晉國和楚國爭霸,吳國在晉國的幫助下開始崛起。吳軍擅水戰不擅陸戰,晉國就派人教吳國陸戰技能,吳國才慢慢強大起來,但和楚國相比還差好多級別,只不過牽制楚國卻已經足夠了,這也是晉國幫助吳國的目的。

    吳國正面對壘幹不過楚國,就用伍子胥的計策,玩起了車輪式遊擊襲擾戰。三隊吳軍輪流襲擊楚國,楚國大軍開到,立馬撤退,等楚國大軍退回,第二隊再去騷擾,如此反覆。這簡直就是深諳游擊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的精髓。

    吳國這樣整整騷擾了楚國六年時間,一方面讓楚軍疲於奔命,空耗國力;另一方面一次次的狼來了卻沒了下文,在一定程度上麻痺了楚軍。

    此時的楚國一方面面臨秦、晉的威脅,另一方面國內局勢也很混亂。吳國君臣正是看準了這個時機,吳王闔閭親自率軍,帶著伍子胥、還有大名鼎鼎的孫武就出發了。吳國大軍乘船溯淮河西上,楚軍得知吳國出兵,遂撤了蔡國之圍,回防本土。

    吳軍在如今的河南信陽潢川縣北淮水拐彎處,棄舟登陸。在兵聖孫武的決策下,吳軍3500精銳前鋒,在蔡國和唐國(今湖北隨州西北)這兩個帶路黨的引導下,南下直撲信陽南面桐柏山和大別山交界之處的冥阨(平靖關)、直轅(武勝關)、大隧(九里關)三關。這三關地當南北要衝,南襟江南,北蔽中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險關要隘。後世稱之為義陽三關,從西往東分別為平靖關、武勝關和九里關,三關互為犄角,關關相護。

    大隧(九里關)在東面,位於信陽市羅山縣西南的兩山之間的山谷中,大致線路和如今的京港澳高速G4所走路線一致。

    冥阨(平靖關)在西邊的桐柏山脈的五峰嶺、鳳凰山之間,這條關路大致和如今的省道S224路線一致。平靖關也叫恨這關,其中有一段號稱一線天,是天下九塞之一,可見起險要程度。

    直轅(武勝關)居中,是這三關中最重要的關口,位於雞公山南邊的峽谷中,大致和如今的國道G107、京廣鐵路路線一致。

    這三關是從中原向南通往楚國腹地的必經之路,其重要性相比方城道也毫不遜色。突破三關,既可沿隨棗走廊向北取南陽盆地,亦可向南直抵武漢,西向威脅楚都郢都(荊州紀南城)。

    如果按常規走法,中原進軍楚中腹地,方城道會是第一選擇,一馬平川的南陽盆地適合大軍行動。但是孫武卻選擇了走三關險道,可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這三關雖然重要,但是楚軍卻疏於防守。吳軍很快就突破三關,快速南下進至漢水東岸。吳軍如此快速插入楚國腹地,出人意料,讓楚國舉國皆慌,急忙調集大軍防守在漢水西岸。此時楚軍做了正確的應對之策,令尹子常率主力在漢水牽制吳軍,左司馬沈尹戎北上方城調集北境駐軍,毀吳戰船、阻塞三關,然後南下和子常一起夾擊吳軍。此計甚妙,如果成功實施,吳軍被包餃子的可能性太大了,吳王可能也有來無回。

    只可惜子常卻聽信讒言、貪功冒進,置定好的計劃於不顧,不等沈尹戎到位就率先渡過漢水發起進攻。吳軍怕被截斷後路,將主力移至背靠大別山的麻城一帶柏舉,因為這裡有小路可通吳國控制區潛(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東北)、六(今安徽省六安市北)。楚吳接戰,吳三戰皆勝。

    兩軍在柏舉對陣,吳王弟夫機率所部5000人,率先發起進攻,子常敗逃。吳軍乘楚軍混亂髮起總攻,楚軍大敗西逃。吳軍乘勝追擊,在清發水(今湖北安陸市境內溳水)半渡而擊再敗楚軍。吳軍連戰連勝,一直攻入楚都郢都,楚昭王逃往隨國(湖北隨州)。吳軍雖然兵力從數量上居於劣勢,但是卻靈活機動,又一次將游擊戰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精髓發揮到極致。

    柏舉之戰是春秋時期第一次攻破大國都城的戰役,出敵不意、遠端奔襲、窮追猛打,以少勝多、快速取勝。此戰楚國差點兒亡國,雖然後來在秦國的幫助下復國,但是元氣大傷,大國威望降至冰點。吳國經此一役,強勢崛起,為日後爭霸打下基礎。

  • 8 # 刀筆傳神

    古代行軍打戰,好比雙方下棋,往往是棋高一著者勝。正所謂“兵不厭詐”,行軍打戰並不是人越多越好,只要套路深,往往能達到出奇制勝的結果。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不少,最精彩的卻要數兵聖孫武帶領的柏舉之戰。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公元前506年,晉國等諸侯國召陵(今河南省郾城縣東)會盟,共同商討討伐楚國。對此,楚國選擇進攻蔡國,以此迴應晉國等諸侯國之間的聯盟。在楚國進攻蔡國的時候,一直對虎視眈眈的吳國決定以救援蔡國為藉口,以此發兵征討楚國。公元前506年的冬天,吳王闔閭親自掛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率領3萬吳軍進攻楚國。

    在吳國大軍出動後,蔡國、唐國也選擇加入。在三國大軍來到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說今安徽鳳台)後,孫武挑選3千5百名精銳士卒為前鋒,迅速地穿過楚北部的大隧、直轅、冥阨三關險隘(均在今河南省信陽市以南,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以此達到對楚國的戰略奇襲。等到吳國大軍突然深入到楚國腹地後,楚昭王自然非常慌張,於是調集了20萬大軍,派遣令尹子常、左司馬沈尹戌等迎戰吳軍。吳國君臣見楚軍主動出擊,遂採取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透過退避三舍來實現以逸待勞,以此實現對楚國大軍的打擊。

    楚國大軍在遭遇失利後,選擇在柏舉(今湖北麻城,一說湖北漢川)列陣,準備再戰。在兩軍對陣之際,吳王闔閭的胞弟夫機率領自己的5千前鋒部隊,直闖楚營。果然楚軍一觸即潰,很快就被吳軍擊潰。在這之後,孫武指揮部隊乘勝追擊,迅速將沈尹戍部包圍。最後沈尹戍見大勢已去,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級回報楚王。在此基礎上,楚昭王因為楚軍的節節敗潰,率先從楚國都城逃離。由此,吳軍於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農曆11月29日攻入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城北)。

    最後,雖然因為秦國的支援和楚國龐大的疆域難以全面佔領,促使楚國得以成功復國。但是,獲得柏舉之戰勝利的吳國,還是差點滅亡了楚國。究其原因,吳國之所以能以3萬大軍戰勝20萬大軍,一方面是吳國準備充分,並且擁有孫武、伍子胥、夫概等名將。就伍子胥來說,對於楚國的情況十分了解,而孫武的戰略突襲方案,更是成為兵法運用上的經典案例。另一方面,就楚國來說,長期和晉國的爭霸戰爭導致自己內部實力明顯損耗,再加上楚昭王父親楚平王荒唐殘暴,任用奸臣,也是導致楚國內部混亂的重要原因,從而為柏舉之戰的失利埋下了伏筆。總的來說,柏舉之戰讓楚國在春秋後期一蹶不振,而吳國則順利稱霸中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郵儲銀行大額存單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