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發fafa發
-
2 # 我是秦漢唐元明粉
這句話貌似是清史專家閻崇年說的!他以此來讚揚永樂大帝遷都北京,明朝皇帝自己守在國防第一線,是天子守國門!崇禎自己沒有逃跑而選擇自殺,很有骨氣,忠於社稷!同時也以此鄙視咸豐皇帝是多麼的不是東西!1860年自己逃了!這簡直是中國歷史上的奇恥大辱!(我感覺這也間接的罵了慈禧和光緒)
-
3 # 小必5
君王死社稷好像是典出《禮記》、還是《尚書》,說的是社稷崩毀,君王有道義殉葬。我個人認同這種說法,一個國家的君主,享有了全國的所有資源,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既得利益者,不論國家是自己不善治理還是外族入侵亡國了,作為這個國家的最大股東以及最高負責人,就有為了亡國殉葬的道義,沒有這個勇氣就不配做一國之君!看看劉禪,不抵抗司令,死後蜀人把他趕出了家廟,而祭祀殉國的北地王劉諶。
天子守國門這個是後入提出來的,朱棣遷都北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京是他經營多年的老巢,再者朱元璋開國之初只把南京暫定為國度,早有遷都的想法,只是來不及完成。
-
4 # 小小姝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首先,這話不是明朝官方說的,也不是明朝的某位大人物說的,而是清朝人總結的,為的是吸取明朝的教訓。
其次,既然吸取教訓,那麼清朝人說相關話,不是對此加以正面肯定和讚揚,而是否定和批評。
比如說,明末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在其《讀史方輿紀要》裡,就批評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弊端:
都燕京而棄大寧,棄開平,委東勝於榛蕪,視遼左如秦越,是自剪其羽翼,而披其股肱也。欲求安全無患,其可得哉?
以燕都僻處一隅,關塞之防,日不暇給,卒旅棄命,挽輸懸遠。脫外滋肩背之憂,內啟門庭之寇,左支右吾,倉皇四顧。下尺一之符,徵兵於四方,恐救未至而國先亡也。撤關門之戍,以為內援之師,又恐軍未離,而險先失也。
簡單解釋一下:就是在明初洪武年間,明朝曾在“邊外”,即今天的內蒙古河套、河北北部、遼西等地,還有一系列的都司和衛所,安置了很多塞王,比如遼王、寧王等等,也包括後來靖難奪權的燕王朱棣。他們節制大將,在北方邊疆手握重兵,對付蒙古等北方敵人,成為國家屏藩。
有這些塞王和他們塞外控制的衛所,才是明朝的第一道防線,即“外邊”。而後來明朝的長城,實際原本是作為第二道防線的,即“內邊”
但是大致從建文帝開始到正統年間,因靖難之役、削藩、邊地環境惡劣難以從事移民和開發等原因。這些塞王和他們塞外控制的衛所,陸續被裁撤,塞王的藩國也改為安置到內地省份,明朝放棄了這些“外邊”。
這才導致從永樂朝開始,出現“天子守國門”的現象,帶來的卻是國防戰略上的嚴重被動局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話不是讚揚明朝,而是批評明朝的
-
5 # 溫讀
自認為這句話於明朝而言,是十分合適的。
明朝也是一個封建王朝,那他自然有他的弊端,家天下,專制。但是,竊以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兩句話,古往今來,也只有明朝能擔當得起。
朱棣遷都北京,五徵蒙古,把蒙古當成了後花園,不開心了就去轉一圈。
甚至就連在史書上聲名敗壞的正德,都一言不合就開打,甚至萬曆,也會三徵。
老朱家,向來都是一根直腸通大腦,就是正面剛,土木堡之戰,皇帝都被俘了,這時候南宋的策略就是南遷加送錢,清朝呢,也差不離。
可是,誰有明朝做的更好呢?沒有,于謙,一介文人,拯救大明江山,最主要的還是什麼?
老朱家有人支援 ,不然你以為,一介文人,一介儒生,又怎能手握兵權呢?
海岸有倭寇,有日本浪人,組織軍隊,打死他丫的,
這種一言不合就開打,誰求饒誰就是孫子的流氓脾氣,貫穿整個明朝。
至於君王死社稷,說的就是崇禎。
崇禎的個人能力,功過是非暫且不談
他,完全是有機會也有能力苟活姓名的,是完全又機會不去死的
但是,並沒有,隨著北京城破,他自盡煤山,一代悲情皇帝。
真正敢和王朝陪葬的末代君主又有幾個呢?
而所謂的那些達官貴人,紫衣公卿,才是最厚顏無恥之人納
水太涼,頭皮癢。
嘖嘖嘖。
-
6 # 靜夜史
這是兩句分開的話,歌頌了除朱元璋、朱允炆之後所有的明朝帝王。
但是事實並不都是如此啊!
首先說這個“天子守國門”。
1402年靖難之役成功後,朱棣登上皇位。但是身在南京,朱棣感覺萬般不適應,所以醞釀了龐大的遷都計劃。
將北京作為新都城需要龐大的建設,這個建設耗時十幾年,終於在1419年新的北京城落成,而後朱棣遷都北京。
為什麼朱棣非要遷都北京呢?主流說法有以下幾種:
1、抵近蒙古,防備蒙古入寇
這是最豪邁的理由,也是明粉們大吹特吹的地方。
朱棣被朱元璋封為燕王后,以北平為中心集結了大量的軍事力量,成為蒙古人不可逾越的天塹,而朱棣將都城遷到這裡,再次拾起他做王爺時期的使命,是朱棣履行君王責任,全心全意為大明子民著想的高尚體現,體現了皇帝大人無可超越的靈魂高度。
但是並不是所有明朝皇帝都這麼想啊!朱棣兒子,明仁宗朱高熾就是這樣。
雖然是朱棣兒子,但是朱高熾完全沒有繼承父親的英勇神武,不會武功也就罷了,在施政方針上與朱棣也是大相徑庭,可以說,朱高熾繼位後,對朱棣很多不得人心的地方都進行了廢除和變動,由此獲得仁宗的尊號。
在遷都問題上,朱高熾是反對的,雖然朱高熾在靖難時守衛北平立下大功,但是對這個城市始終沒有好感,所以朱高熾一繼位,就馬不停蹄地準備遷都,去哪?當然是回南京老家!
但最後為啥沒有成行呢?是因為朱高熾太短命,繼位才十個月就駕崩了,遷都之事還沒進行就擱淺了。
而這時恰恰朱高熾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是個和祖父朱棣很像的人,他也主張以北京為都,所以明朝最終定都北京。
定都北京雖然將明朝的御邊和護君兩個職能合二為一,但是畢竟北京條件太差,而且相當危險。明宣宗兒子明英宗就做了瓦剌的俘虜。
2、南京不是久居之城
這點前面已有分析,在此不做贅述。
這裡只說為什麼朱棣不願意呆在南京。
南京是六朝古都,但是在此定都的王朝基本都是苟安一方的,從戰略角度考慮,這裡也不適合作為全國的首都。包括朱元璋在繼位後,都一直想要將都城遷到西安去,所以南京也就是個過度的首都,不可能作為大明帝國永久的都城。
而且朱棣作為藩王造反上位,周邊都是建文舊臣,環境實在不適應,而且不安全,所以儘早離開這裡是關鍵,不管去哪都比南京好。
所以“天子守國門”有朱棣的戰略考量,也有其自身的個人情感在裡面。而後世的君王在這樣的成例下,也懶得改動,所以稱為明朝的一個典型現象。
再說“君王死社稷”,這句話是歌頌末代國君崇禎皇帝的,為了不受起義軍侮辱,儲存皇家尊嚴,崇禎皇帝選擇自縊煤山,稱為明粉們鼓吹皇帝氣節的案例。特別是與清朝晚期長腿的皇帝們相比,果然是錚錚鐵骨,無愧天地。
但是自縊並不是崇禎想要的啊,如果可以,崇禎還想再搶救一下!
是那些東林黨人嘰嘰喳喳,昏招迭出,不撫卹、不議和、不妥協,而且最後關頭,除了不讓太子到南京監國,也不讓崇禎皇帝出走南京避禍,打著為了社稷的名義將崇禎死死地拖在北京城,葬送了明朝和崇禎最後的生還希望。
直到城破前一天,崇禎皇帝帶著太監還挨家挨戶請求幫助,在得不到幫助的情況下,崇禎皇帝走上煤山,做出了最悲壯的舉動。
“文臣皆可殺”,崇禎遺言透漏著滿腔的憤怒和無奈,因為這幫人大部分都投降了李自成。
所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明朝君王特點不假,但絕不是他們高尚情操的表現,更多的是他們的一種無奈選擇,所以不適合拿出來大書特書,更不適合大吹大擂。
我是“靜Yes”,一個喜歡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一起探討歷史!
-
7 # 這些歷史要讀
事實上,這句話的背後是一個悲劇,一個王朝衰敗的悲劇。因為,如果說遷都北京,就是“天子守國門”的話,是很難自圓其說的。因為,前面的元朝和之後的清朝,他們都定都北京,怎麼就不見元清兩朝被譽為天子守國門?
所以,明朝之所以變成“天子守國門”,背後折射的,其實是大明國力的衰敗。
下面,我們先看一幅明朝全盛時期的疆域圖:
大明初年,歷經洪武永樂二帝的開疆拓土,明帝國成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而那時的北京,雖然也很靠近北部邊境,但還是有相當一段距離的。所以,北京城不是“國門”!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為了便於北征蒙古,進一步鞏固明王朝的北方邊境。其實,這是有開疆拓土的大略,而不是憋屈的“守住國門”。
接下來,咱們再看看下面的明末疆域圖:
“天子守國門”的悲劇就體現得相當明顯了!由於國勢衰微,關外的領土都失掉了,於是北京城就成了邊境要塞。
什麼是國門,國門就是國家的門口,一經踏出就等於出國了。
試問,如果堂堂帝國的天子所在的帝都都成了國門,那是值得驕傲還是值得反思呢?
如果這都可以吹,那拜占庭帝國就可以吹上天了!
或許,也有人會說,明王朝皇帝御駕親征,保衛國家這點。但是,清朝強盛時的康熙也幾次御駕親征啊。
事實上,明朝皇帝真正御駕親征抗擊外敵,只有明成祖、明光宗明武宗三個。但除了雄才大略的明成祖,其他兩個就算了。
一個被俘,丟人;一個兒戲,搞笑!
至於“君王死社稷”,崇禎確實做到了。所以,儘管他不是一代明君,但他的氣魄和努力值得後人敬重。此外,明朝滅亡時,也有很多明朝忠臣義士前赴後繼,要麼力戰而死,要麼慷慨就義。
但是,我們能看到的更多是像孫之獬、錢謙益等鼠輩、漢奸。這些投降的、沒骨氣的明朝官員,其實佔了絕大部分。
回覆列表
自從《明朝那些事》出書後,培育出了一大批明粉。從此,“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成為明粉口中必講的一句話。愛用這句話見證明朝的氣節。尤其是清末後期的喪權辱國,讓許多人如打了雞血一般,大肆歌頌明王朝的強大和硬氣。事實真是這樣嗎?
何為天子守國門?明成祖朱棣打敗侄兒坐上皇位後,實施了龐大的遷都計劃,最終將首都搬到北京。對於明成祖遷都的動機,歷史上爭議較多,民間各種猜想都有。一種說法是,當時明朝北方面臨著蒙古的威脅,遷都北京有助於加強北邊的政治權重,從而加強軍事力量,由於當時北京西北緊靠敵對勢力,往北不遠就是國土邊界,這就是“天子守國門”的由來。
何為君王死社稷?指的是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禎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此外,公元1662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
這兩件事看似壯烈,但更是明王朝的無奈,不值得大書特書。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明王朝經過幾代勵精圖治,國家逐漸強大起來,但明朝並沒有徹底解決元朝的問題。公元1449年,明英宗親征瓦剌,結果被俘,成為中國歷史上又一恥辱的“靖康之變”。終明一朝,邊患都沒能解決,後來蒙古內部出現分裂,對明朝威脅減輕,可後金又成為新的威脅,並最終取代明朝。
至於說明崇禎自殺事件,很多人把這作為崇禎有氣節的證明。說起來可笑,中國歷史上除了清朝宣統帝,因為歷史已經發展到現代,改朝換代再也沒有那麼血腥外,哪朝哪代的末代皇帝會有好下場?崇禎要麼自殺,要麼他殺,或者逃到無處逃的時候選個死法。商紂王也是自殺的,怎麼沒聽說有人誇它“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