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假設沒有後金,誰最可能一統天下?吳三桂或者明玉珍嗎?
6
回覆列表
  • 1 # 21軍61師183團

    按實力和綜合能力逆賊吳三桂是有可能,但逆賊吳三桂反覆無比,降清反清,最讓漢人心寒的是他曾經身為明臣卻要求將永曆帝斬首,這讓清軍都看不下去,清軍都知道為這曾經的帝王留一絲顏面,可見吳賊根本不得人心,追殺永曆帝更讓漢人對他恨之入骨,所以他註定無法成就大業。如果他能奉永曆帝為正統,起碼可以延續南明至少二十年。明玉珍是元末和朱元璋陳友諒逐鹿天下的農民軍首領,非明末勢力。除了逆賊吳三桂,最大的可能還是闖王李自成和大西張獻忠,只是他們並不懂得治國方略,身邊也無劉伯溫那種軍師輔助,最終落敗。後金滿人彼時軍力強大,明末天下大亂,只有後金具有完備軍事體系和管理系統,最終能一統中原也是大勢所趨。

  • 2 # 史海悠遊閭春暉

    如果我們以崇禎帝上吊那一刻,來審視、對比當時中國境內的各政治勢力,或許就可以找到答案。

    1.大順政權,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在那時已經基本、或者說名義上已經統治了中國北方及湖北北部的襄陽一帶。其主要優勢在於,巨大的野戰軍事力量對攻城掠地的保證;部下主要軍事將領對李自成的效忠度較高;部屬中心腹皆為陝西籍將士,擁有相對穩固的陝西根據地;受到社會底層群體的擁護。而大順政權的致命缺陷在於,其沒有徹底完成從農民武裝到士紳政權的蛻變,北方前明王朝的官吏、鄉紳和將士大多數對該政權持敵視態度。更由於大順軍要保持巨大的機動兵力,其不得不把廣大的征服地域交給對自己並不忠誠的明朝降軍和地方士紳來維持,這就預示著這幢快速營造於沙灘上的摩天大樓是沒有多少抵抗風暴的能力的,也缺乏奪取全國性勝利的可能。

    2.大西政權,與李闖的大順相比,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除了有一支善打游擊戰的精銳軍隊外,其它皆不具有新政權應有的體制和基礎。由於侷促於川西,無法迅速改變局面。張獻忠及大西軍高層對所轄地區實行了竭澤而漁的短視政策,完全失去了統治基礎。更由於對軍事上的屢次失利不能接受,而大殺部屬中的降附人員,上下離心、士氣低落。。。。可以說,這是一個根本不具有開疆立國、建立政權能力的軍事盜匪團伙而已。

    3.南明政權,與中國歷史上多數分裂時期類似,當王朝首都傾覆後,王室苗裔獲得了江南官僚、士紳勢力的支援,如果沒有強大外部政治勢力的壓迫,其有可能如東晉、南朝、南宋等一樣,守住半壁江山。不過,由於其依然存在著激烈的內部黨爭和各地方軍事實力派的割據,故短時期內僅能謹慎自守,沒有光復失地的可能。

    至於吳三桂、左良玉、姜瓖、楊展等前明地方軍事首領,由於政治上唯利是圖、左盼右顧,皆投機蛇蠍,至少在當時,談不上有角逐全國政權之氣魄和可能。

    4.後金政權,最後簡單評一下滿人的後金政權。其最大的優勢在於立國比較久,有了完善的國家機器在運作。其軍隊的戰鬥力在當時冠於東亞諸政權,更由於其逐漸認識到團結漢人、尤其是漢人士紳階層的重要性,並開始逐漸實施所謂滿漢一家的種種政治調和手段,以減少其入主中原的最大阻力:華夷之辨。因此當時的後金政權展現出了一種雖蟄伏一隅、卻蒸蒸日上的政治氣氛。這樣一個政治勢力在邊疆的存在,是晉末、北宋末乃至元末時,都不曾有過的局面,終致歷史沒有重演。

    綜上所述,當時中國的諸多政治力量中,唯有後金政權存在著一統華夏之可能。而假如後金政權不存在,其餘政治力量短期內均無法佔領全國,最大可能出現的局面就是繼續相互混戰,以等待大順朝的徹底蛻變以贏得廣大士紳階層支援,或者就是更新興的政治勢力的出現。

  • 3 # 劉三解

    要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個基礎資訊我們要普及,就是明末軍事對抗的特點和各個集團對應的能力。

    明朝自明中期之後,軍事制度就逐步地遊牧化,即營兵作為野戰軍,其大部分已經喪失了列陣野戰的能力,而淪為守兵,也就是可以在城堡、營寨中操兵器壯聲勢守輜重,而作戰的主力,是各級主將的內丁、家丁,在資源、裝備、待遇上,也向這部分職業武士傾斜,他們享受最好的待遇,在戰時作為跟隨武將衝鋒陷陣的主力。

    這部分人的數量多寡,與營兵主將的經濟實力直接相關,而他們越強大,主將從普通營兵身上扒下來的“兵血”也就越多,因此,到了明朝末年,其實明軍哪怕強軍,也是靠內丁、家丁打天下的。

    如果朝廷的待遇好些,比如關寧軍,則普通的營兵裝備水平和戰鬥力也過得去,畢竟是一年幾百萬兩銀子沒拖欠地厚養的部隊,當然,也僅僅是“過得去”。

    這種軍事格局,在後金軍中同樣存在,除去各級的將校之外,其白甲、紅甲,也都是這種家丁式的存在,只不過相對於明朝已經廢弛不堪的軍紀、軍法,後金的古典軍國主義國家機器更加殘酷,軍法嚴苛,精銳突破、旗丁、跟役跟進,不像明軍總兵官動輒儲存實力,以營兵頂上,自帥家丁逃遁,比如吳三桂、祖大壽,就是賣隊友的老手。

    事實上,依靠反叛的西北邊軍為戰鬥力主幹的大順軍、大西軍,在作戰風格上與明軍相去不遠,順風仗尚可,如果是逆風仗,一樣也會把大軍推到前方,領袖帶著老營的機動騎兵逃竄。

    所以,哪怕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大順軍、大西軍、大明軍的核心骨幹的戰鬥力和韌性,都遠遠弱於後金軍。

    更重要的是,後金在長期的戰爭中,鍛煉出來一支多達5萬人的本族,或者說“在旗”的核心武力,並以這支核心武力統御五倍、十倍的僕從軍。

    而其他勢力, 比如大順、大西軍,雖然動輒擁兵數十萬,其中的老營精銳戰兵,遠遠達不到後金的規模,甚至就是個零頭。

    而大明軍隊,實際上是一個個小的獨立勢力與後金對抗,比如大同的姜瓖,寧遠的吳三桂,看似聲勢浩大,其實也就是個總兵的規模,真正的精銳家丁也就幾千人,面對後金大軍自然只有被碾壓的份。

    至於說左良玉、江北四鎮,這些勢力,佔的是在富庶、人口密集地區燒殺搶掠的光,部隊裹挾得快, 核心兵力並不會有什麼暴漲,所以戰鬥力還不如遼鎮兵、宣大兵。

    至於另外一個歷史bug鄭成功,其陸軍力量之弱,實在讓人很難理解他是軍隊,還是拉著老百姓上陣了……

    所以,明末爭雄最根本的指標,其實就是核心武力的多少,後金、清朝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碾壓了其餘的勢力,它自然就是勝利者,並不值得意外。

  • 4 # 誰說的清

    我覺得最有可能的是張獻忠,因為張獻忠的勢力已經開始成體制了。南明後期抗清主要都是張獻忠的殘餘勢力,有李定國,孫可望(雖然他最後降清了,但還是抗過清的)他們都是張獻忠的義子,都是有軍事素養的。明末就那幾支勢力,起義軍中最強大的是李自成和張獻忠,李自成的軍隊在攻破北京後就腐朽了,李自成的領土也是久經戰亂。張獻忠在四川,四川天府之國又不像中原連年戰亂,所以綜合實力上張獻忠更勝一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的油壺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使用不當會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