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舍我談歷史
-
2 # 臥牛說歷史
國號很有講究,不是隨便瞎起的。
國號跟我們的姓氏很像,最早都是起源於地方。
例如西周的晉,因國都臨近晉水而得名。
秦也一樣。非子受封於秦,後來秦氏雖然多次變遷,但“秦”這個國號保留了下來。秦國和趙國都是換地沒換名。
他們之所以沒換名的最大原因在於沒資格。春秋戰國不比後世,佔個山頭都能稱王。春秋諸國只能來自周天子的冊封,沒有這個冊封,便沒有封地的合法佔有權。
齊地雖然實際上是姜齊的封地,但名義上歸周天子。因此,田氏可以奪權,把姜齊攆走,但繼承齊地還需要周天子的承認。田氏繼承的當然是周天子名下的“齊”。所以田氏的國號是不能變的。
別管人家如何自欺欺人,蕭道成是透過合法途徑——禪讓——繼承的宋朝,所以用前朝的封號再正常不過了。
前朝的封號表示自己對舊朝有合法繼承權。
李淵的唐,來自隋朝冊封的唐國公。曹操的魏來自獻帝冊封的魏公。利用禪讓取得政權的人,大多都用前朝封號。
陳霸先的陳,不是他的姓,而是陳國、陳地的陳。
依靠暴力建立的政權,也有說法。例如劉備的漢。他的漢既不是地名,也不是漢中的漢(或者可以說跟劉邦的漢中王有點關係),而是西漢、東漢的漢。
五胡十六國大多來自地方。劉淵的漢不一樣,他是為了拉攏漢人民心。石勒因他的根據地是趙地的襄都。
朱元璋是吳王,他的明,大概真的是為了安撫拉攏大小明王的人。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皇帝是天下“餘一人”,稱孤道寡,從來都是他來管別人,那有沒有人來管皇帝呢?皇帝工作做的好與壞,誰來評定呢?
漢代是中國政治文化發展成熟的關鍵時期,史學家班固所著的《白虎通義》被作為官方的政治學論著,專門討論了這個問題。這本書裡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班固)
這句話的意思是,黃帝以來的皇帝都是黃帝后裔,因為做事不合天道而失去王位,新的王者受命於天,在開基建國後要封禪泰山,改制應天,向黃帝報告治理天下的成績。
班固又繼續寫道:“帝王者何?號也。號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號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稱帝,仁義合者稱王,別優劣也。《禮記・諡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在稱王。’”東漢的學者認為,帝王表功明德,才能顯示出優劣來。
所以,東漢以後,歷朝歷代的皇帝,但凡是大一統王朝,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即是定國號,其次定國都,再次定年號。
定國號,實際上就是向上天(華人沒有上帝,但是信奉“老天爺”)報告,之前那個皇帝做的不夠好,現在由我來管理萬民。其用意和背後的邏輯乃是“君權神授”,是塑造政權合法性的重要步驟。
(朱元璋定國號為“大明”)
所以,清朝進了北京後,立刻開始修《明史》,還祭祀天地,把南明氣的半死。實際上,清朝皇帝做的這件事就是昭告天下,我的權力已經經過了上天的加持了。
那麼,在東漢之前的朝代,關於天命的認識可沒有那麼深刻和系統。由於周王室統治時間久,正統性深入人心,諸侯都必須經過周天子的冊封才能具有合法性。這些諸侯都不能僭越周天子的位置直接與上天溝通,不管他們的勢力有多麼強大。
所以,田氏代齊後,總覺得自己的位置不合法,還專門拜託了魏國代為向周天子討要冊封。所以,田氏連自己的位置都需要周天子的加持,又怎麼又要更改國號,獨自跟上天溝通工作呢?
(缺少合法性的田氏代齊)
三家分晉的情形與田氏代齊不同,因為晉國一分為三,誰也不好單獨代表晉國,只好以自家的封地來作為國號,這與跟上天溝通工作沒太大關係。三家諸侯同樣也需要周王室的冊封。
到了秦朝之後,天下一統已成常態,天命所歸竟成正統必須走完的流程,所以南梁代齊更改國號也就理所當然了,這麼做本身只是昭告天下人:皇帝換人了。
-
4 # 很傾城
先來說“田氏代齊”為何沒有改變國號
“田氏代齊”這個“齊國”是在西周開始的時候就存在的,經歷了春秋戰國時代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這個齊國才不存在了。田氏為什麼不更改國號這和當時的環境是有緊密聯絡的。大家都知道周朝是很重禮樂的就是規章制度。田氏代齊發生於已經是戰國時代了,當時的周朝已經是東周了,雖然東周周天子沒有任何權利(拿現在來說就是大諸侯國眼中的花瓶),只是一個象徵。但是就是這樣這個花瓶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他仍然是“天下共主”。所以他之前定下的規章制度必須要遵守。如果周天子說田氏代齊的謀反之罪,這樣天下人就可以人人得而誅之了。周天子沒衰落之前是周天子來執行的,周天子衰落後就是由最強大的諸侯來執行的。之前就有這樣的例子:陳國的夏徵舒服弒君,就引來了楚莊王的討伐。所以田氏害怕天下有人借這個藉口來討伐自己。
再來說“蕭氏代齊”為何變了國號
“蕭氏代齊”這個發生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南朝是(宋,齊,梁,陳)四個朝代。“蕭氏代齊”就發生於齊,梁兩朝之間。齊朝、梁朝皇帝都姓蕭,而且還是一家。都是蘭陵蕭氏的族人,關係如下:
蕭整-蕭俊-蕭樂子-蕭承之-齊高帝蕭道成
蕭整-蕭轄-蕭副子-蕭道賜-蕭順之-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之所以改國號有這幾種原因:1.蕭衍剛剛登機稱帝還沒定國號時,他信任的陶弘景派弟子奉表,引諸讖(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凶的隱語)記,皆成“梁”字,告訴“梁”是運符。2.梁武帝在東昏侯蕭寶卷做皇帝時,被封為梁國公。按照古制,用“梁”為國號名正言順,如:魏王曹丕建立的三國時期的魏國。3.蕭寶卷在位時昏暴殘虐,人心盡失,另外還有古法大小宗的問題,如果還用齊的國號,蕭衍就要認齊朝皇帝為父,這是蕭衍做不到的。所以,蕭衍最後改國號為“梁”,也意為斷絕以往,重新開始。
-
5 # 瓜子二手訊息
之所以改與不改是因為利益的問題。
春秋戰國時期的田氏代齊,是因為田氏給出的理由是姜齊絕嗣,需要自己這個臣子來繼承齊國的社稷衣缽。所以奏請天子封自己為齊侯,繼承齊國的事業。而且春秋戰國時代雖然禮樂崩壞,但是名義上還是要遵從天子,獲得天子的認可才具有合法權益,否則別的國家就要幹你,既然天子封你做齊侯你就得乖乖的受封。
南北朝時期的蕭衍代齊建梁時,蕭衍接受的是蕭齊帝的禪位,實際上蕭衍是實際掌權者,他是最大的一個,沒人可以干涉他,他有自由選擇國號的權力。至於他為什麼要改國號,無非就是合法繼承權、男兒建功立業之心和後世祭祀等原因。雖然蕭衍和蕭齊皇族屬於親戚關係,但關係較遠,不是蕭齊皇族直系。如果自己繼續延續齊的國祚,那蕭齊血脈較近者會不服,而且這也是變相告訴世人自己是撿了一個大便宜,繼承了齊國的遺產,不僅自己沒有了開萬世基業的大功勞,而且宗族廟堂裡要永遠供奉著齊國的幾代國君,自己和後世子孫還要年年祭祀,實在難受。但是如果另立國號,開闢新朝,與前朝斬斷聯絡,就是告訴世人我蕭衍是靠自己才開創了這萬世基業,且日後可以重新開宗立廟,受後世子孫香火祭祀,自己也是高祖的排位(蕭衍封了自己父親做太祖)。所以,蕭衍另立國號實在是利大於弊,是必須的。
-
6 # 滿月尋桂子
區別就在這個“國”字上,周王朝實行分封制,分封的諸侯的領地叫“國”,與我們現在說的“國”的意思不同。“田氏代齊”的齊國無論是“姜氏齊國”還是“田氏齊國”都是周天子治下的諸侯國。而南北朝時期的齊和梁都是有獨立政權的王朝,叫齊朝,梁朝而不是叫齊國,梁國。
講一下“田氏代齊”的過程,《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載:
田氏始祖陳完是陳國陳厲公佗(參看《陳杞世家》的兒子。陳厲公是陳文公少子,他的母親是蔡華人,陳文公卒,陳厲公的哥哥鮑陳桓公立,鮑與佗是異母兄弟。蔡華人殺死陳桓公鮑和鮑的太子免,立佗,是為陳厲公,厲公也娶的是蔡女,這個蔡女與蔡華人私通,桓公的小兒子林怨陳厲公殺了他的父兄,令蔡人誘殺陳厲公,林自立為陳莊公,故陳完不得立,為陳大夫。
陳莊公卒,弟弟忤臼立,是為宣公,宣公殺莊公太子禦寇,而陳完與禦寇玩的最好,怕受牽連就逃至齊國。齊桓公給陳完正卿之高位,陳完堅辭不受,齊桓公讓他做掌管百公的工正。齊懿仲想把女兒嫁給陳完,就給他卜了一卦:鳳凰飛翔的鳴聲鏘鏘,有媯氏的後代(陳姓為有媯氐後人)將在姜氏那裡成長,五代之後要昌盛,八代之後其地位之高無人能及。
其實,陳完剛出生之時,周太史路過陳國,陳厲公就請他為陳完卜卦,卦辭上說他利於做君王的上賓,他將取代君位,擁有國家,但是不在陳國,也不一定應驗在他身上,而是子孫後代,如果是他國必是姜姓國,姜姓是帝堯的後代。什麼事物不可能同時強大,陳國以後衰落,他這一支卻強盛起來。
陳完卒,諡為敬仲,敬仲如齊,采邑為田,以陳字為田氏。陳完生田稚孟夷,田稚孟夷生田湣孟莊,田湣孟莊生田須無(田文子),田須無生田無宇(田桓子),田無宇生田開(田武子)與田乞(田釐子),田乞生田常(田成子),田常生田盤(田襄子),田盤生田白(田莊子),田白生田和(田太公)。田和三年,魏文侯遣使使言周天子及諸侯,請立齊相田和為諸侯,周天子許之,田和立為齊侯,列於周室,紀元年。從陳完如齊至田和立為齊侯歷經十代,近三百年,完成了田氏代齊。田氏只是取代姜氏,成為列於周王室的諸侯,所以“齊“這一封號不會變。梁武帝蕭衍取代蕭齊(區別高緯北齊)稱帝,確切地說不能說蕭氏代齊,因為蕭衍與南齊蕭氏同氣連枝,為同一蕭氏,蕭衍本是南齊皇室,其父蕭順之在蕭道成(南齊開國皇帝)代宋自立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蕭衍本是南齊雍州刺史,對齊末的腐朽統治耳聞目睹,能體會百姓疾苦。並且準備推翻南齊取而代之,蕭衍在襄陽城潛造器械,多伐竹木,沉於檀溪,密為舟裝之備。永元二年,蕭衍襄陽舉兵,腐朽的南齊完全喪失民心,不堪一擊。
蕭衍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國號為梁,因蕭衍最初封地是古梁郡,皇室蕭姓,又稱蕭梁。蕭梁取代蕭齊是兩個究全不同的王朝,國號自然不同。 -
7 # 歷史何必認真
在古代中華大地上,王位或者皇位交替講究法統是否合乎禮儀,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又曰受命於天。
田氏代姜齊,田氏經歷了300多年,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其中有陰謀詭計,有爾虞我詐,也武裝鬥爭,也有和平演變,或明或暗,但不論過程如何艱辛,田氏登上齊候之位,得到了當時公族的支援,獲得了齊華人的民心,更加有當時天下共主周安王的冊命,在形式上是取得了齊候的合法性,堵住了天下攸攸眾口。
呂氏齊國在爵位上是公國,田氏齊國在爵位上是候國,還是有所區別的,有周天子詔書在手,國號叫什麼都無所謂,天子說可以叫“齊”,當然是名正言順了。
至於蕭衍推翻南齊建立南梁,雖說是同宗,但是出了五服,所以在法統上要有個合理的解釋。
一,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五代十國,大分裂時期,南齊政權存在時間不長,不像漢唐等大一統王朝有號召力。
二,南齊政權在當時治理國家並不太好,導致人心離散,對於蕭衍來說是一筆政治負資產。
三,南齊建立者蕭道成不是梁武帝蕭衍的直系親屬,血緣關係是不佔優勢,如果蕭衍可以繼承南齊皇位,那麼蕭道成的直系兒孫比蕭衍更加合理。
四,蕭衍上位走的是權臣路線,逼迫南齊最後一位傀儡皇帝蕭寶融“禪位”,昭告天下,自己的皇位是上天賜予的,禪讓制在古代中國是最合理的。
五,蕭衍的封地在古梁郡,所謂龍興之地,故新國號謂之“梁”。
六,除舊立新,昭告天下自己是新王朝的建立者,不是南齊政權的繼承者,並且糾正了南齊政權的種種弊端,實行一系列新政策恢復民生。
綜上所述,田氏代齊在法統上,天命上都有合理的解釋,蕭衍建“梁”代“齊”,也是想告訴天下,自己的皇位是合法的,是前朝皇帝“禪讓”的,是天命所歸。
-
8 # 代牧益州閻文平
梁武帝蕭衍另起爐灶就是因為世系遠了。齊高帝、齊武帝的兒子們雖然被齊明帝殺了不少但孫子們還有不少在世,有的皇子因為死得早免於被殺,子孫還襲著王爵,如果蕭衍繼續齊國號,免不了要把自己過繼給齊高帝,還要承認這些人都是自己的近支宗室、能和自己的子孫平起平坐地封王。
而他另起爐灶的理論依據是他後來對高帝的孫子蕭子恪、蕭子範說的:我為高武二帝報仇,搶明帝家的天下,沒搶你們的。我建立梁朝,你們還是宗室。如果你們早點帶頭起兵,我自然就尊奉你們了(愛信不信)。
建立新朝代就名正言順地把高武二帝封王的後代降爵為侯了。
而對先秦的齊國來說,老牌諸侯國的招牌效應更管用。
-
9 # 伊耆角木
究竟是想盡辦法和前朝扯上關聯用以前的國號,還是放棄前朝的親緣關係另起爐灶用新的國號,關鍵還是取決於君主認為前朝的國號是否還有號召力,能夠為自己的新政權提供有利的保障。可以舉一些典型的例子來說明一下。不過田氏代齊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先來說一個特例吧,其實就是題主說到的田氏代齊。在春秋戰國時期,家天下的概念不是特別深入人心,國號並不一定與某個家族繫結,很多時候更是一種地緣概念。齊國也基本就等同於齊國所擁有的土地,並不一定代表姜姓呂氏的那個家族做國君的齊國政權。所以,當田和廢齊康公,代齊之後,雖然他原本是姜齊的臣子,但是既然接管了全部齊國國土,所佔領的依然是姜齊的那塊土地,也就依然是齊國。故而周天子也就封田和為齊侯,承認他是齊地的諸侯。這個國號不是說改就改的,你在齊地,土地沒有變化,只能是用齊這個國號,想用別的周天子也不給。
但是後來,國號已經沒有一個周天子這樣的“天下共主”來決定。而隨著家天下觀念的深入確立,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介入,國號基本和國君家族掛鉤。似乎不是這個國號的國君家族的人建立的政權就不能用這個國號。但是還是有很多本不是這個家族(或者說關係很遠)的人為了享受這個國號的影響力而堅持使用,給自己拉各種關係。也有覺得那個國號沒用了,於是明明是前朝宗族卻另起爐灶用新的國號的。
前者非常典型的就是“漢”和“唐”。我們知道劉邦建立漢朝,用“漢”這個國號,起源於當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一直延續到王莽篡漢,換了國號“新”。此後無論是劉玄建立的短暫的“玄漢”、劉秀建立的“東漢”,劉備建立的“蜀漢”,國號都叫漢,甚至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政權國號也叫“漢”。因為他們都用漢朝這面旗幟,覺得這個能為自己的政權帶來影響力。
其實,劉玄、劉秀都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雖然是漢朝宗族,但和西漢最後的皇帝劉嬰關係已經相當遠了(劉嬰是景帝劉啟八世孫,也就是說劉玄、劉秀跟皇室往前倒八代才有直系血緣關係)。但是王篡漢不得人心,搞得改革又弄得百姓怨聲載道,思念漢朝,所以這時候打出漢朝旗號有用,於是劉玄(其實是控制他的綠林軍)、劉秀,還有赤眉軍立的劉盆子都用漢做國號,這樣有號召力。
而劉備就更遠,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跟長沙定王劉發後裔的東漢王朝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存在血緣關係,卻要用漢做國號。因為“漢室宗親”是劉備政權合法性的最大,甚至可以說是唯一資本,不用漢朝的旗號,他就是個篡位的,所以,劉備也必須給自己的政權取名“漢”。為此他還要宣稱明明還活著的漢獻帝已經被曹丕害死,否則自己依然沒有合法性。
而匈奴人劉淵的理由更牽強,劉秀劉備至少真的是漢室宗親,劉淵卻說因為漢朝曾和匈奴和親,自己有漢朝血統,所以要繼承漢朝國號。這是匈奴人入主中原的藉口,當然,其實這說法也沒人信,加上漢室的影響力也經過三國和西晉亂世後也衰微了。所以劉淵死後混亂了幾年後,等到他的養子劉曜稱帝就乾脆改國號為趙,放棄這個沒人信的漢國號了。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唐。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又有兩個以唐為國號的,五代中有李存勖建立的後唐,十國中有李昪(徐知誥)建立的南唐。這兩個關係也是非常牽強。李存勖都不是漢族,而是沙陀族,因為祖父李國昌(原名朱邪赤心)為唐朝立功,被賜姓李,入了李唐宗譜,結果李存勖就真的以唐朝宗室自居了,建立政權用“唐”國號。也是當時唐朝滅亡不久還有影響力的因素,否則他就應該用父親李克用獲得的晉王爵位,建立“晉”政權。
而南唐創始人徐知誥,原本就是個孤兒,本姓李,父親李榮早死,流落各處,被吳國大臣徐溫收養,改姓徐。後來他也是先建立齊國,為了增加影響力,說自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其實你一個孤兒誰能考證究竟是哪家的孩子),於是改名李昪。身份全憑一張嘴,想怎麼說怎麼說。
有拼命拉關係用前朝國號的,也有明明可以用卻不用的。就是題主說到的蕭梁。南朝梁創立者武帝蕭衍,本是南朝齊政權的宗室,他的父親蕭順之是南齊創始人齊高帝蕭道成的族弟。但是他卻沒有用“齊”國號。原因大概有二。一來,蕭齊後幾個皇帝都是自己的晚輩,蕭衍可能不太想以“繼承人”身份接管江山。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他完全可以聲稱直接繼承伯父蕭道成的江山,畢竟他的關係比劉淵這種可近太多了。但是,蕭齊名聲並不好,尤其是後期,幾個皇族反覆互相攻殺、奪位,一群傀儡,國家、軍隊都一片混亂。這種國號不能給蕭衍帶來好的影響力。乾脆用新的國號,顯示自己新的氣象,與那個混亂的蕭齊劃清界限。
-
10 # 塗山大蝦
概念不一祥,田氏代齊,不過是奪了一個諸侯國的國君位置,還是要得到周天子的認可。不改國號也是為了更容易被認可。蕭衍代齊,是推翻舊朝建立新朝,改變國號很正常。
-
11 # 遊弋歷史長河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齊國的實際掌權者田和為齊侯,自此呂氏齊國成為田氏齊國。
公元502年,南朝齊的大臣蕭衍篡位,建立了南朝梁。
那麼為何田氏代齊沒有改國號,而蕭氏代齊(南朝齊皇帝也姓)卻改變了國號呢?
田氏代齊圖 齊國田氏的始祖名叫陳完,是陳國陳厲公之子,為了避禍來到了齊國,得到了齊國國君的禮遇。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陳完的九世孫田和,開始繼承齊國國君的位置,這這就是田氏代齊的經過。
圖 陳完但田氏早就掌握了齊國的實權,但卻為何始終沒有改掉國號呢?
齊國是周王室的諸侯國戰國時期,周王室已經衰弱,但在表面上各大諸侯國還是尊奉周王室的,所以田氏代齊已經算是謀逆之罪,但隨著周王室的衰弱,周王室也管不了這些事情了,韓趙魏三家分晉的時候,周王室也只有承認既成事實。而現在田氏代齊,周王室也無能為力,只要齊國的名號還在,周王室也就只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而蕭衍代齊,事情就不一樣了。
蕭衍和蕭氏齊國的淵源蕭衍和蕭氏齊國雖然同樣姓蕭,但血緣關係已經比較遠了,倘若蕭衍保留齊的國號,後世一定會把他當作蕭鸞的繼任者,這是蕭衍不能接受的,所以為了和南齊劃清界限,蕭衍改掉齊國的國號,建立梁國是十分有必要的。
圖 南朝梁宗廟的設定田氏代齊之後,田氏並不需要供奉原來姜姓齊國的國君,再加上週王室的影響,不改國號是最好的。
而蕭衍獲得皇位之後,假如不改國號,就需要在宗廟中供奉蕭齊的皇帝。所以為了免除麻煩,就乾脆另起爐灶,重新改了國號。
總結當然國號的更換,都是出於政治目的而採取的措施。封建時期的統治階級,都是以穩固統治為目的的,所以有必要時,就必須改國號;而沒有必要的時候,為了穩固統治,就索性不改國號。
回覆列表
同樣都是代齊,田氏代齊屬於外姓(陳姓田氏)代替姜姓呂氏,沒有改國號。蕭氏代齊屬於同姓代齊(蕭道成和蕭衍都是蕭何的後人),卻改國號為梁。這裡面有什麼說法嗎?
首先,齊國自西周開始就有,如果從武王伐紂開始算到田和代齊存在時間超過六百年(武王伐紂時間不確定),齊國這個稱號,已經深入齊地百姓心中,作為曾經的春秋五霸,在諸侯和周王室心中都有很重的份量。田氏代齊雖然已經是木已成舟的事了,但還是經過周天子允許的。作為西周重臣姜尚的封地被外姓篡奪,周天子能夠統一已經說明周天子已經徹底淪落。作為代齊的田氏,顯然也不能過分刺激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保留齊這個國號也是對周天子的尊敬。而南朝梁的建立者蕭衍雖然和南朝陳的建立者蕭道成屬於同宗,但雙方在血緣上已經很遠,而且蕭齊後期變得異常混亂,已經不得人心,蕭衍希望擺脫齊這個國號,來建立自己的朝代。
其次,田氏以善待百姓起家,改國號並不能起到宣傳自身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改國號就是為了名正言順,田氏沒有這樣做,是因為田氏的根基在於齊國普通的百姓。田氏代齊這種情況在春秋戰國時期非常少見,大部分的奪權是圍繞諸侯大宗小宗之間,受周禮的影響,臣子篡位往往被認為是不忠,很難獲得支援。田氏代齊與三家分晉完全不同,晉國宗室內亂,導致宗室孱弱,給本國趙魏韓三卿機會。而田氏代齊從底層做起,得到底層的支援,才實現代齊而立,換句話說田氏代齊體現當時的民意。如果田氏在修改國號,容易折騰百姓,容易起到反作用。蕭衍代齊,則是希望同舊的朝代徹底割裂,建立屬於自己的新朝代。這個時候,蕭衍必須從國號改變,來確立自己和蕭齊的不同。
第三,田氏代齊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國內的反對。整個過程可以用理所當然來形容。在經過周天子認可後,其法理性是沒有人質疑的。因此保留齊國號,不會危害田氏的統治。而蕭齊建立者蕭道成的直系後裔都被其侄子蕭鸞殺了,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詬病的事。蕭衍非常明確的是不反蕭道成,而是反蕭鸞,不保留齊國號,是因為自己要和蕭鸞一族決裂。如果保留齊國號,他也是蕭氏後人,後世會把他當作蕭鸞的繼任者,這是他不可以接受的,而且更加危險的是,其他的蘭陵蕭氏後裔都和他一樣可以繼承皇位,蕭衍辛苦建立起來的王朝,在法理上還有被其他人篡奪的可能。
最後,宗廟設定的需要。田氏代齊之後,對於田氏的宗廟設定並不受影響,也不需要供奉姜姓齊國的國君,只需要依據次序佈置自家的宗廟就可以。蕭衍獲得皇位之後,如果不改國號,則需要在宗廟中繼續供奉蕭齊的皇帝。這樣,蕭衍自己的先祖將不能進入皇家宗廟,只能另建宗廟,並且宗廟的規模不能超越蕭齊原有宗廟。相當於,自己做了皇帝,讓別人的祖宗住在正房,自己的祖宗住在偏房。只有拋棄原來齊的國號,確立自己梁的國號,才能建立自己的宗廟。因此,蕭衍建立新國號可以完全擺脫蕭齊,尤其因為同宗給其宗廟上帶來的煩惱。
國號改與不改,都是為了政治目的。如果有必要,需要重新起爐灶,就改新國號。如果認為改國號政治意義不大,又勞民傷財,統治者乾脆就不改國號。因此,同樣是代齊,田氏代齊,外姓不改國號,蕭衍代齊,同姓改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