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昏的燈塔
-
2 # shinomiyaaoi
沒能完全理解題意,不過我想說點無關的事。我英語比日語好點,但如果是論文或說明文件之類的東西,我從來只看日文的。因為這類文章裡的日文很特別,文法相對簡練,更重要的是,名詞大多是漢字或片假名詞,而助詞動詞以平假名較多,所以很好,能一眼就分辨出各個位置,對理解文章有極大的幫助。
重申,我沒能理解題意,只是想說,現在的日語詞法有諸多便利之處,而另一方面,在非正式場合,日語使用已經頗為靈活,神奇的用法蠻多的。所以,個人見解,新的詞法可能會出現,但不一定會比現有的詞法更妙。
謝不邀。你能用發展的目光看問題,貧尼甚為欣慰。我曾經一度以為語言是一成不變的,現在想想真是拿衣服(naive,天真)。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變。
回到正題。
最早漢字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人硬生生把每一個漢字安上日語讀音。比如伊(い)、安(あ)、於(お)。寫文章全寫漢字,理解的時候不是根據字的意思而是讀音。說白了那時的漢字對於日本來說就是一種注音。
人都有懶癌,慢慢地日本人覺得漢字筆畫多寫起來累成狗,但是他們又沒有自己的文字來表達意思。於是把同一漢字草書演變成平假名,同一漢字偏旁部首演變成片假名。
比如“伊”搞成片假名イ和平假名い,“安”搞成片假名ア和平假名あ 等等。這就是平假名和片假名的由來。
這裡要糾正題主一點的是,用來標註漢字讀音的通常是平假名,片假名一般用來表示外來語。需要加以強調時才用片假名。比如蘋果一般寫作りんご,強調時才寫作リンゴ。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按照題主的腦洞來,會不會出現由片假名的構詞法?
如上所述,片假名就是漢字的偏旁部首,這就非常像英語的詞根詞綴了。(佩服題主,我都沒思考過這一點,受貧尼一拜)
既然是偏旁部首,那是要跟其他基礎字抱團,變成新字的~( ̄▽ ̄~)
不知道我說什麼?來,跟上我節奏。
片假名イ(來自伊的單人旁),跟“二(日語裡有這個漢字)”抱團,不就是仁?
推理到最後,我發現這個問題問得一點不帶勁,好像吃了個悶屁,無從喘氣。
日語裡面也有仁字啊!!!!!!直接就是從中文的漢字借過來的,多省事兒。
但是不排除用片假名造出中文裡沒有的字。
but,這就違背了日本人懶癌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