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來手機行業半年報頻發,出貨量滿天飛的背後卻有三件不惹人注意的小事。 先是OV宣佈設立7家研發中心,美國矽谷、聖迭戈各1家;接著,市調機構Counterpoint給出資料,小米今年Q2海外出貨量暴漲了324%;繼而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又發內部信,強調建立“第二糧倉”的重要性。 熱鬧的三角戀似乎又將在異域再度上演。
8
回覆列表
  • 1 # 青檬

    小米米、華為、OV加速搞起了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國內消費低迷,海外增量可期

    按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的資料,今年前5個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1.97億部, 同比下降5.9%,上市新機型468款,同比下降25.1%;6月出貨量4178.6萬部,同比下降6.2%,上市新機型97款,同比下降29.7%。

    幾乎所有中國手機廠商的產品線都在收縮,出貨量越來越依賴爆款產品的拉動,考慮到下半年iPhone 8和三星機海的有力反擊,在一個相對萎縮的市場裡,繼續臠割蘋果和三星,不僅沒有意義而且非常危險。

    另一方面,IC Insights的資料顯示,去年華為、OPPO、vivo、中興、聯想、小米、TCL、金立、魅族、酷派等10家中國手機廠商總共向國際市場供應了5.87億臺智慧手機,市場份額增至39%,已經超過蘋果和三星合計的5.26億臺,鞏固和延續這一趨勢顯然更符合中國手機廠商的長遠利益。

    (2)線上相持的迂迴破解

    就線上營銷來說,華為榮耀和小米已經纏鬥了4年,雙方在渠道和營銷資源上的投入都達到頂峰,旗艦產品小米6和榮耀9消耗了太多資源,在一個高飽和市場中分不出明顯的勝負,當然也就談不到獲取絕對增量。

    從上半年的賽諾資料來看,小米和榮耀的線上出貨量大致持平,榮耀仍然保持微弱優勢,雙方要破解這種戰略僵持無非兩點:

    首先,在Q2全球手機出貨量增長3%、國內手機市場萎縮0.4%的大背景下,適時轉移資源,拉動並滿足海外需求是明智選擇;

    其次,絕大多數中國手機廠商都試圖透過全球化,將自身品牌與中國製造概念深度繫結,以使之圖騰化,這是開闢第二戰場的心理訴求。

    (3)高階市場出現鬆動跡象

    中國產手機雖然在某些地區已經開啟市場,但在歐美離爛大街還有距離,這一方面是品牌培育需要週期,另一方面也是基於市場氛圍的陌生與隔閡。

    以美國為例,華為很早之前的年度遊說成本就達到了160萬美元,中興也有95萬美元之巨,但攤上官司後還是付出8.9億美元罰金才完成和解,美國對基礎通訊裝置以及移動終端的安全管制較嚴,加上中企對一些國家的出口涉及美國的制裁和禁令等等。

    不過,好訊息是消費層面的壁壘已在坍塌,華為在美國運營商體系找到了AT&T這個突破口,而中國手機廠商的專利儲備也在爆炸性增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絕望的時刻是什麼?遊戲,生活方面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