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茶語
-
2 # 漸入佳語
二、烏龍茶的起源 .
福建是烏龍茶的原產地,因此,烏龍茶的起源,與福建茶葉生產有著歷史淵源的聯絡。 首先說到福建產茶的歷史.據記載乃始自唐代.目前能找到最早的根據是陸羽《茶經》(780年)八之出:“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閩方山山陰縣,……往往得之,其味極佳。”建州即今建甌縣。 福建茶史,溯源應早於《茶經》問世之前.當時交通不便,茶葉非有相當時間的發展與數量是不易傳播到外地去的.同時,陸羽稱:“其味極佳”,這必須有較長時間的豐富加工經驗的積累過程.因此說,福建產茶歷史早在7世紀,是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代或唐代以前的事。 至於烏龍茶的誕生,也像其他茶類一樣,很難說清它的具體時間。但它不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源遠流長。應該說,它是脫胎於歷史上更早的茶類,從中演化而來.循著歷史程序的脈絡可以看到,福建自唐有了茶葉生產以來,武夷山一直是全國矚目的茶產地,面烏龍茶是沿襲武夷茶製法的創新。考諸歷史,關於武夷茶的記載有: 唐代元和年間孫樵(806—820年)《送茶焦刑部書》:“此徒皆春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碧水丹山(指武夷山)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用之”。徐寅(894—898年)《謝尚書惠臘麵茶》詩:“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棒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可見,當時武夷茶已作為饋贈珍品,並提到研膏、臘面的製法,說明了武夷茶的栽制更早於此時。 宋代范仲淹(989—1052年)《鬥茶歌》:“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蘇軾(1037—1101年)《詠茶詩》:“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說明宋代已將武夷茶作為貢品。 元代大德六年(1320年)設定御茶園於武夷九曲溪的第四曲溪邊,制龍團五千餅入貢。此時武夷茶已單獨入貢,名聲從此日漸擴大。 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徐火勃《茶考》:“山中土氣宜茶,環九曲之內,不下數百家,以種茶為業,歲所產數十萬斤,水浮陸轉,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於海內矣。宋元製造團餅,稍失真味,今則靈芽仙萼,香色尤清,為閩中第一。”於是貢額累增,崇安貢茶達470.5公斤,約佔全國貢茶2011公斤的四分之一。 清代釋超全(即阮文錫)《武夷茶歌》:“景泰年間(1450—1456年)茶久荒,嗣後巖茶亦漸生,山中籍此稍為利。……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苦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近時製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時候香氣。”陳述了當時武夷茶猶如今天烏龍茶製法中氣候與品質間的關係,以及天然的花香品質特徵。1717年任崇安縣令的陸延燦在《續茶經》中引述王草堂的《茶說》:“武夷茶……茶採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色青漸收,然後再加炒焙,陽羨齊片祗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蘿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採而攤,攤而扌鹿,香氣發越即炒,經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復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這些記載與當今烏龍茶製法以及品質三紅七綠的要求,是相同的。1751年,董天工《武夷山志》:“第巖茶反不甚細,……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紅”,與今天烏龍茶的採摘要有一定的成熟度,茶湯不宜紅的要求,如出一轍。武夷茶自元至清,一直處於興盛時期。史籍中留下的可貴記載,說明了烏龍茶製造技術與歷史上的武夷茶製作技術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絡。可以說,烏龍茶約肇始於16世紀的明代,盛行於清代。明代是中國製茶繼往開來,在技術上有較多創新的時期,一反把茶葉碾碎或雜以其他香料的製法,以保持茶葉原有的形色香味,把綠茶蒸青改為炒青,並推動了烏龍茶等其他茶類的創立和發展。與此同時,閩南安溪在歷史上選育和繁殖了不少適制烏龍蔗的優良品種,並在製造技術上精益求精,雖然缺乏較早的有關歷史文獻,但亦不能就此認定安溪與烏龍茶的創制無緣。
-
3 # 使志安寧之秋
據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製茶學》記:青茶(烏龍茶)起源——福建安溪農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創制發明了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後傳入臺灣省。而安溪烏龍茶的代表“鐵觀音”因品質優異、香味獨特,各地相互仿製,先後傳遍閩南、閩北、臺灣、廣東等烏龍茶區!
福建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淵源流長!道教與茶文化。
道教乃是漢民族固有的宗數,形成於東漢,道教傳入福建時間很早。據《後漢書·徐登傳》載:泉州道士徐登,精醫善巫,貴尚清儉;曾以茶濟世,曾在蓮花山摩崖石刻“蓮花荼襟,太元丙子”,(即東晉孝武帝·司馬曙太元元年。“蓮花茶襟”可解釋為,蓮花峰茶園繁茂、如襟如帶。解放初期仍存,後因修建中學炸石時被毀,僅留拓本。《泉州茶事》)提出保護這一片茶園。“晉·蓮花巖——僧明惠”刻石,離“蓮花荼襟”刻石不遠,時間稍後。
漢初有甘露祖師吳理直雲遊至武夷山,帶著七株茶苗,植於蒙山上清峰。據《名山表》記載了孫慚《智矩寺留題》(古碑記)雲:“倚欄眺茶圃,昔有漢道人,分來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滿蒙頂,品倍毛家譜”。漢時建茶經過道人傳播至道教聖地,成為唐代至今的名茶。“建溪有靈芽,能脫仙人骨”,武夷山道教真人羽士如是說。這“建溪”是否就是福建安溪呢?
吳晉時,道士介琰曾隹建安方山(今閩候縣境)從白羊公社泌學“玄一無為”之道,選種“方山露芽”。《福建通志》載:有芳茗源、今甌冶山。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詔方山僧懷惲麟德殿說法,賜之茶。懷惲奏曰:“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則方山茶得名久矣。唐·陸羽《茶經》關於福建茶葉記載:公元946年,南唐後主李煜派遺擅長製茶的官員為北苑使到建州建立“北苑龍焙”,北苑貢茶開始名揚天下,更在宋朝達到鼎盛時期,歷時四百多年的輝煌,此期間“武夷巖”等或“米巖茶”都歸屬蒸青綠茶製法。
中國茶都位於中國烏龍茶之鄉,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福建安溪縣城關。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處閩南金三角),良好的生態條件使安溪成為中國南方邊緣茶區,是全國最大的名優烏龍茶與綠茶生產大市之一!
回覆列表
烏龍茶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
要講烏龍茶的起源,我們可以引經據典,一同分享以下三段關於烏龍茶的記錄。
這是筆者在查閱各宗資料文獻時找到一段典故,小夥伴們可以參考。
①
明崇禎進士周亮工《閩茶曲》雲:“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
詩的前兩句為我們道出了隔年巖茶的原由:傳統巖茶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尤以燉火技術為最。燉火即用炭火低溫久烘,以火調香,以火調味,以達到熟化香氣,增進湯色,提高耐泡度的目的。
長達十幾甚至幾十小時的烘焙全憑製茶人的感官判斷,透過視覺與手感不停調整,控制烘焙中各時段的溫度,難怪清代梁章鉅感嘆“武夷焙法實甲天下”。這首詩道出了當時巖茶的製作工藝。
②
明代後期,由於炒青工藝的經過連續演變,巖茶製法脫穎而出,原因是受武夷山地域生態條件影響,時有鮮葉採摘後未能及時運回付制;或因小氣候多變使製作綠茶加入了發酵因素。見清陸廷燦著《續茶經》引清•王草堂著《茶說》(1717)一文記述“茶採而攤,攤而摝”(作者按:“摝”是搖的意思)...... 香氣發越 ...... 即炒即焙 ......”。這與當今烏龍茶製法相符合。
吳覺農先生和茶界多位專家均一致認為王草堂的《茶說》是烏龍茶(巖茶)起源於武夷山的力證,其製作工藝誕生於明末清初。
③
當代茶葉專家、原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程啟坤說:“《茶說》成書時間在清代初年,因此武夷巖茶這種工藝的形成,定在此之前,現福建崇安(1989年撤縣設武夷山市)武夷巖茶的製法仍然保留這種烏龍茶傳統工藝特點。”
當代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說:中國的烏龍茶最早起源於武夷山,爾後傳之閩南的安溪縣,再傳到廣東和臺灣。
故,烏龍茶起源於武夷山。
參考文獻:
《茶經述評》
《中國茶經》
《武夷茶經》
《中國名茶研究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