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宣告一點,石油不是所謂地球運轉的潤滑劑,而僅僅是一種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時有點綠色的)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還含硫、氧、氮、磷、釩等元素。
地球內部如同其他類地行星一樣,可根據化學性質或物理(流變學)性質分為若干層。然而,地球的內、外核具有明顯的區別,這是其他類地行星所沒有的特徵。地球外層是由矽酸鹽礦物組成的地殼,下面又有一層黏稠固體組成的地幔。地幔和地殼之間的分界是莫氏不連續面。地殼的厚度隨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從海底的6千米到陸地的30至50千米不等。地殼以及地幔較冷、較堅硬的上層合稱為岩石圈,板塊也是在這個區域形成的。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較低的軟流圈,岩石圈就在軟流圈上方滑動。地幔晶體結構的重大變化出現在地表以下410至660千米之間的位置,是分隔上地幔及下地幔的過渡區。在地幔以下,是分隔地幔和地核的核幔邊界(古氏不連續面),再往下是黏度非常低的液體外地核,最裡面是固體的內地核。內地核旋轉的角速度可能較地球其他部分要快一些,每年約領先0.1–0.5°。內地核半徑1,220千米,約為地球半徑的1/5。
從地核到地表的地球結構示意圖 (大氣分層未按照比例繪製)
地球內部產生的熱量中,吸積殘餘熱約佔20%,放射性衰變熱則佔80%。地球內的產熱同位素主要有鉀-40、鈾-238、鈾-235及釷-232。地心的溫度最高可達6,000 °C(10,830 °F),壓強可達360 GPa[123]。因為許多地熱是由放射性衰變而來,科學家推測在地球歷史早期、在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尚未用盡之前,地球的內熱可能產生得比現在更多,在30億年前可能是現在的二倍。因此當時延著地球半徑的溫度梯度會更大,地幔對流及板塊構造的速率也更快,可能生成一些像科馬提巖之類,以現在地質條件難以生成的岩石。
地球表面平均散熱功率密度為87 mW m^−2,整個地球內部散熱總功率為4.42 × 10^13 W。地核的部分熱量透過高溫熔岩向上湧升傳到地殼,這種熱對流叫做地幔熱柱。因此地幔會出現熱點及溢流玄武岩。地球的熱能還會在板塊構造中透過地幔逐步上升到中洋脊而流失。另一種熱能流失的主要方式是藉由岩石圈的熱傳導,主要發生在海底,因為海底的地殼比陸地的要薄。
現今主要產生地熱的同位素[
首先宣告一點,石油不是所謂地球運轉的潤滑劑,而僅僅是一種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時有點綠色的)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還含硫、氧、氮、磷、釩等元素。
地球內部構造是怎樣的?地球內部如同其他類地行星一樣,可根據化學性質或物理(流變學)性質分為若干層。然而,地球的內、外核具有明顯的區別,這是其他類地行星所沒有的特徵。地球外層是由矽酸鹽礦物組成的地殼,下面又有一層黏稠固體組成的地幔。地幔和地殼之間的分界是莫氏不連續面。地殼的厚度隨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從海底的6千米到陸地的30至50千米不等。地殼以及地幔較冷、較堅硬的上層合稱為岩石圈,板塊也是在這個區域形成的。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較低的軟流圈,岩石圈就在軟流圈上方滑動。地幔晶體結構的重大變化出現在地表以下410至660千米之間的位置,是分隔上地幔及下地幔的過渡區。在地幔以下,是分隔地幔和地核的核幔邊界(古氏不連續面),再往下是黏度非常低的液體外地核,最裡面是固體的內地核。內地核旋轉的角速度可能較地球其他部分要快一些,每年約領先0.1–0.5°。內地核半徑1,220千米,約為地球半徑的1/5。
從地核到地表的地球結構示意圖 (大氣分層未按照比例繪製)
地球內部也在發熱,來源是什麼?地球內部產生的熱量中,吸積殘餘熱約佔20%,放射性衰變熱則佔80%。地球內的產熱同位素主要有鉀-40、鈾-238、鈾-235及釷-232。地心的溫度最高可達6,000 °C(10,830 °F),壓強可達360 GPa[123]。因為許多地熱是由放射性衰變而來,科學家推測在地球歷史早期、在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尚未用盡之前,地球的內熱可能產生得比現在更多,在30億年前可能是現在的二倍。因此當時延著地球半徑的溫度梯度會更大,地幔對流及板塊構造的速率也更快,可能生成一些像科馬提巖之類,以現在地質條件難以生成的岩石。
地球表面平均散熱功率密度為87 mW m^−2,整個地球內部散熱總功率為4.42 × 10^13 W。地核的部分熱量透過高溫熔岩向上湧升傳到地殼,這種熱對流叫做地幔熱柱。因此地幔會出現熱點及溢流玄武岩。地球的熱能還會在板塊構造中透過地幔逐步上升到中洋脊而流失。另一種熱能流失的主要方式是藉由岩石圈的熱傳導,主要發生在海底,因為海底的地殼比陸地的要薄。
現今主要產生地熱的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