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學博士教種植

    棗鏽病俗稱為棗霧,是侵染棗樹葉片的流行性病害,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尤其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大棗主產區發生普遍,會造成棗樹提前大量落葉,影響到第二年的生長和產量。

    危害症狀

    棗鏽病的病原菌屬於真菌中擔子菌亞門的棗層鏽菌,主要侵害棗樹的葉片,病原菌會以夏孢子堆的形式在病葉上越冬,到了第二年,夏孢子可以藉助風雨傳播到新棗葉上,從葉片正面、背面直接侵入,引起初次感染。發病初期,會在葉片背面散生或聚生突起的土黃色小膿包,棗鏽病病斑多發生在棗樹葉片背面、葉脈兩側。當夏孢子堆成熟之後,表皮出現破裂,散發出黃色粉末,葉片也會失去光澤,最後乾枯、掉落。病害先從棗樹樹冠的下部開始侵染,逐漸向上蔓延,受害嚴重的棗樹葉片全部落光,最終導致棗果營養不良而不能正常成熟。

    預防措施

    (1)合理密植:如果過度密植,葉面積係數過大,通風透光差是誘發棗鏽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呢,我們應該合理控制栽植密度,有效改善樹體通透性,這是預防或減輕棗鏽病的重要措施。

    (2)合理間作:根據棗樹行間空間大小,確定間作種類,在幼樹期至初果期,可以適當種植矮杆作物或綠肥,當棗樹進入盛果期後,棗園禁止種植農作物。

    (3)合理修剪:我們務必搞好棗樹修剪,調整樹體結構,在進入盛果期後,就要及早落頭開心,及時清除樹幹上的萌生枝、過密枝、病蟲枝。

    (4)清園:冬季或早春結合修剪刮除老翹皮,摘除殘留越冬的老棗吊,有效清掃園內的雜草、落葉、枯枝,並帶出園外集中燒燬或者深埋,對樹體噴布3-5波石硫合劑,充分消滅初侵染源。

    (5)藥劑防治:主要在7月上旬的棗鏽病盛發期,進行噴藥防治。間隔10-15天噴1次200-300倍的波爾多液或鋅銅波爾多液。另外呢,我們可以用25%粉鏽寧1500-2000倍液、5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600-1000倍液防治,均有良好效果。

    在棗鏽病流行期間,我們要治療劑、保護劑聯合運用,尤其是不要只噴保護劑,要先噴治療劑,再噴保護劑,正確處理好保護劑與治療劑的關係,這是控制棗鏽病流行的關鍵舉措。

  • 2 # 人已醉夢難醒

    一、棗鏽病概論。

    棗鏽病是一種危害棗樹葉片的真菌性病害,屬擔子菌綱、繡菌目、鏽菌屬中的棗層鏽菌,在全國棗區均有發生。對棗樹的葉片危害較大,受害的樹木多在8-9月份大量落葉,嚴重影響樹勢,果實不能正常成熟,提前脫落, 降低品質,使產量大減。 發病重時,出現二次發芽,影響來年產量。棗鏽病的發生,特別是對冬棗樹苗影響較大,發病重時,常使樹苗提早落葉,來年栽植後發芽遲緩,影響棗樹的成活率。

    二、棗鏽病症狀。

    該病主要症狀表現在棗葉反面或果上,感病葉片初期出現無規律的淡綠色斑點,進而呈灰褐色,並向上凸起,病斑褐色,密佈褐色孢子,故稱夏孢子堆。孢子堆大小不一,形態多變,有圓球形、卵形、多邊形等,一般直徑0.4—0.5毫米,多發生主脈兩側,密度大時,葉片各個部位,甚至果面、棗吊上亦可見到少數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對棗葉有穿透能力,葉片隨孢子堆破裂,引起大量失水而脫落。

    三、發病規律。

    棗鏽病主要以落葉上的夏孢子越冬,成為來年的初侵染源。6-7月份雨水多、溼度高時,夏孢子發芽,從葉片的氣孔侵入,8-16天出現症狀,並有落葉出現,到8月中下旬葉片大量脫落。發病的早晚與輕重,與當年的降雨量、溫溼度關係極大。樹下間作高杆作物,通風透光不良,發病早而重。發病先從樹冠下部、中部開始,逐步向頂部擴充套件。

    四、防治策略。

    鏽病的防治,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要以健康栽培為基礎,加強前期預防,徹底封鎖發病中心為重點。病害流行期要選準藥物,統一行動,實行群防群治。要做到防治及時,噴藥嚴密,葉片反正面打嚴打透,地塊噴藥到位,不留死角。

    五、防治措施。

    (一)農業措施:

    1、冬前或早春清園,清掃棗園中的殘枝落葉及病殘體,消滅越冬菌源;

    2、棗樹發芽前,對樹體噴布石榴礦物油微乳劑300倍液一次。

    3、適當掌握棗樹栽植密度,做到合理密植,改善田園生態環境,創造不利於病害發生的自然條件。

    4、合理修剪,蔬除過密枝、重疊枝,做到樹體枝條分佈合理,通風透光良好。

    (二)早期預防保護

    1、7月上中旬開始,結合防治冬棗斑點病,使用30%腈菌唑懸浮劑、5%烯唑醇微乳劑以及己唑醇、戊唑醇等唑類農藥可有效地預防後期病害的發生。

    2、也可以選擇使用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於7月中旬噴霧一次。

    (三)棗鏽病防治藥物

    1、20%腈菌唑3000倍加5%己唑醇懸浮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2、70%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加植物精油噴霧防治;

    3、40%氟矽唑懸浮劑1000倍加植物精油1500倍倍液噴霧防治;

    4、5%烯唑醇微乳劑1000-1500倍加5%己唑醇懸浮劑1000倍液加植物精油100倍液噴霧;

  • 3 # 初始農人

    棗樹的棗鏽病是棗樹的病害之一,分佈較普遍,在中國的南北均有發生。

    一,棗鏽病的症狀。

    棗鏽病主要危害棗樹的葉片,有時也侵害果實。剛受危害的葉片背面會有零散分佈的淡綠色小點,並逐漸形成暗黃褐色的突起,這些突起稱作夏孢子堆。最後突起破裂,散發出黃色粉狀物。這些粉狀物稱作夏孢子。染病的棗樹葉片慢慢變黃,最後乾枯脫落。

    二,棗鏽病發病原因。

    棗鏽病是由棗多層鏽菌真菌引起。目前只能確定前一年過冬的夏孢子和外來夏孢子為侵染源。這些孢子隨風飄散,侵染健康葉片,但侵染條件不明。經觀察及實驗,目前只能確定降雨多、溼度大時開始病菌侵染,並且降水多、溫度高的年份發病重。

    三,棗鏽病的發病時間。

    東北、華北(其他地區不瞭解)病菌一般6~7月開始侵染葉片,8月初開始發病,9月初期進入發病最盛時期,並開始落葉。

    四,棗鏽病的危害。

    受到棗鏽病侵害的棗樹,大多於果實膨大期發病,造成棗樹大量落葉、果實蔫皺、含糖量降低,進而造成大棗質量差,產量低,嚴重的還會造成絕收。早早落葉的棗樹還會當年二次發芽,使棗樹營養大量消耗,樹勢減弱,影響第二年開花坐果,造成第二年減產。所以棗鏽病稱得上是大棗產業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

    五,棗鏽病的防治方法。

    ①加強棗樹管理。

    合理施肥,適時澆水、排澇,按期修剪,加強樹勢,提高棗樹自身抗病能力。清理棗樹下落葉,並移出園區,焚燒處理,減少侵染源。

    ②做好預防。

    棗樹萌芽前和雨季噴灑5%波爾多液對棗樹進行滅菌,減少病原菌基數和殺滅存在於棗樹上的病菌。雨季前期和後期用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噴灑棗樹。這樣對預防病菌的侵入具有一定的效果。

    對已發病的棗樹噴灑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對病菌能起到有效滅殺的作用。

    以上為實際操作經驗,謹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努比亞手機專業模式拍照怎麼調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