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俊傑猛
-
2 # 可汗說事
諸葛亮對於蜀國而言,他的作用是巨大的,其重要性僅次於劉備。在我看來,諸葛亮相當於劉備的蕭何➕半個張良➕半個韓信。諸葛亮對蜀國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幫蜀國政權制定建國方略(半個張良)。諸葛亮在“隆中對策”裡,從建國到統一天下,為劉備制定了一整套建國方略,讓懵懂打拼多年的劉備一下子茅塞頓開,明確了努力方向。
二是,輔佐劉備建立蜀國政權(半個張良)。這個主要是諸葛亮以外交手段,促成蜀國和東吳的聯盟,透過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從而實現三足鼎立,建立蜀國政權。
三是,幫助劉備父子鞏固蜀國政權(蕭何➕半個韓信)。這個主要體現在諸葛亮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並在蜀國實行休士勸農的政策,發展蜀國經濟。此外,還在漢中實行軍屯耕戰以戰養戰的策略,使當地百姓“安其居,樂其業”。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並平定南蠻叛亂,透過這一系列的舉措,鞏固了蜀國政權。
-
3 # 傲視蒼穹39
諸葛亮對蜀國的貢獻是明顯的,比如;勸課農桑、治理國家、創造發明、平衡各派勢力等等。但本人認為;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儘管他最吸引人的眼球,那是因為人都是比較現實的。他的貢獻經不起分析。比如;任人唯親,這一點對劉禪來說是致命的。儘管這樣說他,噴我的人會很多,但這是事實。看看劉備死後,逐漸得勢和被他重用的都是些什麼人吧;馬謖、楊儀、蔣琬、費褘、姜維、王平等等。不是說這些人沒有才能,而是因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對諸葛亮唯唯諾諾的人,或是諸葛亮親自培養的,或是逐漸轉化立場,變成諸葛亮心腹的。而他是怎樣對待劉備重用的舊人的呢?
李嚴,劉備屬意他管蜀漢內外軍事的託孤大臣,一直被他壓制,不許他開府。按劉備的心意,他是有資格開府的。被搞下來了。無緣無故,突然就失去了兵權。李嚴是怎麼失去兵權的,諸葛亮使用了什麼手段?正史上隻字未提,因為蜀漢不設史官,沒有了這方面記錄!
魏延,劉備的真正嫡系,他一手培養的第二代大將。漢中都督兼漢中太守,軍民一手抓的方面大員。鎮守漢中十年,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因為戰略觀點與諸葛亮不同,又心無城府,愛向他提出自己的意見,就被改封為“涼州刺史”。表面上升官了,可兵權被奪了。涼州刺史是個空頭名分,因為涼州在曹魏手上。督前部,卻不讓他任先鋒大將。方面大員,卻沒有獨立帶兵的權利、沒有治理區域。
劉封、劉備義子,也是劉備的嫡系大將,不援助關羽固然有錯。罪不至死,但諸葛亮就要設法除掉他。因為劉封也不怎麼聽他的話。《三國志》中已經明確記載;諸葛亮是擔心將來劉備死後,劉封難以駕馭。並非因為不助關羽的原因!
關羽也是諸葛亮極不喜歡的人。諸葛亮入川時,帶走了荊州的絕大部分主力,卻一廂情願的僅告訴關羽要“東和孫權”,根本就不考慮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完全沒有想到荊州若在別人手上,孫權是會時時刻刻如芒在背,會想方設法奪取荊州的。根本不會真正和你搞“和”的。完全沒有交代關羽既要“和”,也需“防”。從這點看,他的戰略思維是非常幼稚的!關羽還知道要防東吳,所以沿江設立烽火臺,留下最能讓劉備放心的糜芳、傅世仁防守(他們的不戰而降,是完全出乎關羽意料之外的)。而這一切防東吳的措施,諸葛亮完全沒有。如果他能想到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他就會在取得漢中後,立馬停止休整也要向劉備建議;把大部分荊州主力歸還荊州。而他呢?什麼也沒做。讓張飛在閬中睡大覺、趙雲去管劉備家裡婆婆媽媽的事。黃忠在養老。只有魏延守漢中、馬超鎮西涼是不能動的。而這個時候只有關羽一個人在拼命。如果戰略眼光足夠,張、趙二人起碼應該抽取一人,帶領原荊州的極大部分主力,配上一兩員副將回助關羽的。
劉備的舊將中,僅有趙雲是諸葛亮喜歡的。趙雲不是沒有思想,但在諸葛亮面前,趙雲選擇的是唯唯諾諾,從不逆諸葛亮的意思行事。所以,趙雲能得到諸葛亮的重用;從劉備死時的翌軍將軍,立即晉升為中護軍、徵南將軍、永昌亭侯。在沒有任何戰事的前提下,旋即又晉升為鎮東將軍。為何?因為諸葛亮知道;趙雲已經被他收復了。趙雲敢逆劉備,卻不敢逆自己。所以,第一次北伐,讓他(一個從來沒有獨立帶過兵的人)單獨帶領一支人馬,取引誘曹真。其實任務雖然很關鍵,卻不是很重。因為趙雲只要拖住曹真軍,就是勝利,並不需要死纏爛打。這麼簡單的任務,趙雲也居然完成不了,還被曹真打敗了。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趙雲軍並不比曹真軍少(根據《資治通鑑,魏紀三》記載: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破賊,乃為賊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看看他對第一次北伐的安排,最有機會成功的一次;前鋒大將用的居然是一個從沒戰場經驗的參謀人員馬謖(馬謖屬於儒將,並非武將),牽制敵人的也是用的從來沒有獨立帶過兵的趙雲。而自己呢?僅僅只有一次帶著絕對優勢的正規大軍,掃平了南方山區的烏合之眾的山民的經驗(根本不是軍隊),也從沒有打大仗的經驗。而放著久經戰陣,都俱獨當一面能力的魏延、吳懿、李嚴等不用。等於;三路大軍,三個主將,都是沒有打過真正大仗、或沒有獨立帶兵能力的人。而對手曹真、張郃、郭淮等,都是曹魏久經沙場的一流大將。安得不敗?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不會這樣安排!
諸葛亮個人能力很強,精力也不錯,所以大小事情均不許任何人插手,連打板子的微不足道的事,都不捨得放權。用人是任人唯親,順我者昌,逆我者棄。聽不進任何外人的意見(馬謖是他的學生、自己人,另當別論)!這種做法,除了“獨裁”二字能解釋,還有別的解釋嗎?難道他看不出,他所重用的人,沒有一個人的才能,可以媲美他自己的嗎?答案是“非也!”他能看出。但有才能、潛力的人,不是他的"自己人",所以他不願培養別人。而他的“自己人”又資質有限(包括他的兒子),這就造成了蜀漢的後繼乏人!才會需要廖化近八十歲了,還要去當先鋒!看看姜維的九次伐魏,都是按諸葛亮的方略,“依樣畫葫蘆”,沒有半點新意。唯一改變的一次,就是改魏延的防禦方式守漢中。結果這一改,蜀漢土崩瓦解。所以,儘管姜維也屬於當時人傑,也僅是因循而已的泛泛之輩,矮子裡面的高佬而已!
所以,諸葛亮的真正貢獻僅僅是發明創造,治理國家。但他的錯誤卻是致命的,瑜不掩瑕!
-
4 # 鼎醬全國後援團
1、隆中對為劉備的大戰略和目標做了規劃。 2、赤壁說服孫權(顯示出色的外交能力) 3、蜀漢的組織和後勤赤壁之戰後,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從開始就擔任著劉備蕭何類的角色,一直比較低調,主要負責後勤方面的事務,劉備死前沒有充分發揮其領導才能,攝政後才開始縱橫捭闔,飛龍在天。魏略曰: 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 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4、以法治蜀興修水利(這個不說了在四川的人都知道) 5、治軍嚴明,可能是三國中治軍最牛逼的人物:三國志及裴松之的注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諸葛亮治軍嚴明,獎懲分明,即使撤退也非常有秩序,未聽說過潰退之說。
引用他對手司馬懿的評價吧:
(諸葛亮五丈原身死後) 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日:“天下奇才也!”
6、平定南蠻穩定後方 7、五次北伐在國力遠不如魏國的情況下壓著魏國打。射殺王雙、弄死張郃、甲首三千等不說了。 8、發展商業:諸葛亮在蜀漢實現了鹽業官營,並曾親自煮鹽。鹽業成為蜀漢經濟的一大支柱,四) I|的井鹽就是從此時開始打響了招牌。諸葛亮大力開展蜀錦貿易。由於諸葛亮的重視,蜀錦成為三國工藝最高的綢緞,也是最重要的外貿商品。“江東歷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劉巾於蜀,而吳亦資西道。”蜀亡時,國庫依然存有蜀錦80萬匹,甚至一度成為川地區的硬通貨。
9、工作認真、完美主義、廉潔奉公、以身作則、家
無餘財。
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前混成什麼樣子,之後混成什麼樣子,大家心裡都有數。
諸葛亮被託孤以後,到底有沒有不臣之心,大家心裡都有數。
諸葛亮執政期間,蜀漢的朝堂民間對他是什麼觀感,大家心裡都有數。
蜀魏實力對比是什麼樣,北伐難度有多大,魏國對諸葛亮每次出征是什麼態度,大家心裡也都有數。
是哪些人在諸葛亮死後大喜過望,是哪些人在諸葛亮死後痛哭流涕,史書上一個個都記著。
-
5 # 流浪貓傳奇
劉備的識人成就了諸葛亮,諸葛亮因為有劉備才有了臥龍的名字在後世流傳。可以說劉備和諸葛亮是相互的關係,劉備沒有諸葛亮,很可能就沒蜀國,同樣諸葛亮沒有劉備很可能他的一生也就只能呆在徐州琅琊陽都這個鄉下地方。
諸葛亮對蜀國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幫助劉備建立蜀國。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和劉備長談了一天一夜,諸葛亮向劉備分析了,魏國、吳國的形勢,指出要三分天下,必須奪取荊州、益州、漢中。後來也如諸葛亮分析的那樣,劉備依次把荊州、益州、漢中收到懷中。
二、幫助劉備稱帝。魏國的曹丕稱帝,吳國的孫權也接著稱帝,蜀國的一些大臣也勸劉備稱帝,劉備不同意,諸葛亮勸說劉備不要讓大臣們失望,大臣們之所以會跟著你打天下,是想得到權利和地位,如果你不稱帝,大臣們的心就會散去。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在漢中稱帝,史稱漢昭烈帝。
三、平定西南少數民族。孟獲是西南少數民族的部族首領,經常侵略蜀國的領土,對蜀國造成很大的困擾。諸葛亮必須解決孟獲的問題,才能實現北伐的目的。諸葛亮採用了馬謖的“攻心為上”策略,七擒七縱孟獲,終於收復了孟獲,平定了蜀國的後方。
四、六次北伐以攻為守,穩定了蜀國。很多網友在評價諸葛亮的成就時,總是對諸葛亮六次北伐不以為然,認為諸葛這的六次北伐是窮兵黷武,是不考慮蜀國的現實而一味著北伐。我認為網友們的評論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多的是對諸葛亮六次北伐的無可奈何。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是因為三國中只有蜀國的領土最小,大約只有約六、七十萬平方公里,人口最少,大約400萬人,軍隊規模最小,大約10萬人。這資料都說明了,蜀國不足已抗擊魏國的任何一次進攻。只有主動出擊,才能穩住蜀國和平穩定的局面。
五、聯吳抗魏。弱小的蜀國,居四川之地,地理位置處不利的一方,所以只有聯合吳國,才能抗擊魏國的進攻。所以,諸葛亮在世時,就把聯吳當作他一生中的國策。
諸葛亮用他“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精神成為中國曆代忠臣效仿的楷模!成為智慧的象徵!
回覆列表
諸葛亮的貢獻,很大,很大。
首先,政/治方面,諸葛亮治國,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官員,慎用權/力,而且諸葛亮事必躬親,在其位,謀其政。
經濟方面,發展水利,開荒墾田,愛惜民力,諸葛亮治國期間,蜀國經濟有了很大的的發展。
軍事,諸葛亮的八陣圖大家都熟悉,喜歡三國遊戲的朋友都知道,連弩很厲害,也是諸葛亮發明改進的。
文化,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號稱千古文章,文學價值無以言表。而且,諸葛亮擅長繪畫,只是諸葛亮其他方面太優秀了,掩蓋了諸葛亮是一個畫家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