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秭歸文學
-
2 # 一抹葉香
謝邀請!如何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學校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四年級這個階段的心理特徵,這個階段,孩子對周圍的事情有了一些判斷力,自尊心非常強,並且開始進入叛逆期,不愛以為學生每天的學習生活都是開心快樂的,他們日復一日的重複著上課下課、做作業交作業的過程,這個過程裡,有開心、有自豪的的時候,同時也有被老師批評訓斥的時候,也有和同學產生矛盾的時候,也有被老師、同學誤解的時候。但他們覺得在學校生活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可說的。由於每個學生的客觀環境不盡相同,表現的形式也有所不同,要想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做家長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嘗試以下:
1、把孩子當成朋友。家長出現在孩子的面前,常常是以家長的身份去溝通,孩子自始至終處於被動狀態,對家長的詢問是處於不得不回答的心態,說不開心的,面臨的可能是訓斥,說高興的,也可能被告誡,所以選擇“還不錯”,是最佳選擇,可以終止話題,又免去了被批評、告誡。只有把孩子當成朋友,他才會對你吐露心扉,因為沒有被批評、告誡的擔心。
2、認真對待學校組織的家長會。學校開家長會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狀況,透過家長會,你會了解很多孩子的在校狀態。但要避免應付了事,自己不去,找個人去代替,就失去了瞭解孩子的機會。
4、觀察學生回家後的學習狀態。比如做作業需要的時間、作業完成後的狀態,都能客觀的瞭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狀態。
5、不要拒絕孩子的興趣。比如孩子喜歡上網,如果拒絕就會斷了孩子的進取心,孩子愛玩遊戲,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只不過這種能力不會很快的顯露而已。害怕孩子迷戀網路,可以和孩子做個約定。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想法,不知會不會對你有幫助,僅供參考。
-
3 # 娘娘說
看到問題後,想補充幾個問題:
一是,定義一下什麼叫“瞭解”了孩子的學校生活?
是指知道每一個細節,還是指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大概掌握?
二是,你瞭解孩子學校生活的目的是什麼?
是你希望防範孩子可能受到的傷害,抑或幫助孩子解決在學校遇到的各種困難?
我來說說我自己的答案吧。對我而言,瞭解就是指對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基調,有基本的瞭解,大致瞭解孩子的老師和同學是什麼情況,孩子是否適應學校的生活,是否遇到什麼需要家長幫助才能解決的困難。同時,我能和孩子的老師,及一部分同學和他們的家長,建立起一定的聯絡。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希望孩子能有順利的學習生活,可以藉助學校的教育體系,進行系統化的學習;第二個目的是,孩子有家庭之外的社會生活,這部分生活,相對不受家長干預。也就是說,孩子的生活是多面的,他也明白,父母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需要學習自己去跟父母家庭以外的世界,打交道。
我採用的辦法有幾個。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孩子每天回家後,我會在吃飯、陪玩的機會中,和孩子聊起他在學習的生活。想聽聽他口中描述的學校生活是什麼樣的。這種視角特別重要,能鍛鍊孩子觀察生活、表達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我還能從中發現他的偏好與偏見。比如,他喜歡或不喜歡一個老師的原因,竟然就是因為某個老師的打扮是否符合他的審美。又比如,他更喜歡與溫柔的女同學相處,但對付強勢的同學也有自己的堅持。等等。
其次,我會和學校的老師保持一定的溝通。老師發來的照片、影片等我會認真去看。同時,如果和孩子的溝通中遇到一些疑惑,我也會和老師探討。想聽聽他們的對事實的呈現,以及看法。再反過來理解,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不是也有老師同學的因素在內。當然,透過老師就基本情況進行了瞭解,好處是我有了和孩子的談資,比如,“我聽說你們班…………真的是這樣的嗎?”當然也會有弊端,就是要避免孩子認為,父母在學校有隻“背後的眼睛”,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監視,從而讓學校變成了“第二家庭”。這種感覺,不僅會阻礙父母和孩子之間充滿信任的溝通,而且不利於孩子自己建立合理的社會生活。
最後,我也會和孩子的同學,以及同學家長保持交流。比如住在同一個小區的,大家一起陪孩子玩的時候,有意無意地聊起,也是收穫頗多的。
但總體而言,我尊重孩子向我表述的“學校是什麼樣的”,也希望他擁有一個不被我完全掌握的,有自己“秘密”的生活空間。
-
4 # 阿土仔34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最好應該先回答上(孩子在家裡面的生活,是否已經真正瞭解了?)這個問題。
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家長在家裡面其實看到的是一個“假孩子”(孩子在家長面前隱藏起自己真實的想法,在表面上順從家長,以得到一個“乖孩子”的印象,這樣的話大家相安無事了),因此現在有以上問題的困擾,就不足為怪了。
我的兒子上四年級了,女兒則是一年級。我發現每天我都會在他們放學後問:“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每次,我得到的答案都是“挺好的”、“還不錯”——孩子們從來不告訴我具體的發生了什麼。
回覆列表
真想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很簡單,一是和孩子擁有良好的溝通,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孩子成為朋友,這樣孩子就會把學校班級發生的事都告訴你,在與孩子的溝透過程中,要有耐心和正確的價值觀給予引導,不要一味的批評孩子,即使孩子犯一點錯,可以幫助糾正並給予引導和鼓勵,這樣孩子才願意和你交流學校的情況。二是,經常和孩子的各課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