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叛逆的老師1
-
2 # 在長大
一定要去爬次五嶽其中之一。
沒錯,是爬,不是坐纜車,腳步可以放緩,但一定要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它的氣勢磅礴。
本人慚愧,只去過泰山,以後我孩子大了一定會再帶她去一趟。
我是二十歲時去的,很感謝那次泰山之行,使我心境發生很大變化。
走過的每一步是心路變化的歷程,置身山林不見山。有了向峰頂前進的過程,才會有登頂時的感悟。
站在峰頂,視野開闊,一片雲海。天下如此之大,何必整天雞毛蒜皮,斤斤計較。整個胸襟變得更加寬大。
等待日出,焦急欣喜,不一定能看到那一瞬間的美。但只要站在那個地方,你一定能看到清晨第一縷Sunny。整個心態更加積極。
上山容易下山難,需要堅持。
總之,詞窮的我只能用震撼來形容,震撼眼界,震撼心靈!
1,自娛自樂
包括用手和腳作畫、用花瓣製作香水、捏泥團、用麵粉捏小玩意,在院子挖個洞穴。自娛自樂是一種重要的人生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斷思考、探究,學習解決困難,不僅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娛樂方式和自立能力,還有許多創造之舉。父母應該給孩子自娛自樂的時間,別在孩子獨自玩耍時指手畫腳。
,2,手工製作
包括製作一個泥雕、做一個風箏、用硬紙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兒童都是小發明家,這些實踐不僅能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提高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讓他們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學到很多知識。
3,同伴交往
包括和人小小地打一架、自己組織一次野餐。孩子們在一起玩耍,難免會有摩擦。所謂不打不相識,很多孩子認識夥伴都是從一場小架開始的。這是人類社會性的一種表現,是進入社會之前,與人交往的“預演”,是孩子交流能力和獨立能力的一種鍛鍊。自己組織野餐的過程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辦事能力。
4,親子互動
為父母做早飯並送到床前、做麵包、烘蛋糕。家長不必事事親力親為,以免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認為家長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應該的,漸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可以讓孩子洗襪子、端洗腳水等,讓孩子不斷體會父母的辛苦和愛、提高自理能力、學會關愛別人。
5,親近自然
包括採集青蛙卵、採草莓、在院子裡露營、認出5種鳥類、在公園找10種不同的葉子、捉小蟲子、用草和小樹枝搭一個“窩”、堆雪人。大自然是孩子們學習、體驗、觀察、探索的最好場所,在這裡,他們的知識得以豐富,體驗得以增長,觀察力得以提高,融入自然的過程可以讓孩子找回許多本真的快樂,並能從中學會珍視自然,保護環境。
養個動物或植物
透過自己餵養小動物、培育植物,可以從整個過程中學習到有關這些動植物的知識,寓教於樂,並懂得善待生命、珍視生命。
找點小刺激
在小河邊草地上打滾、參加一次“探險”、爬樹、騎腳踏車穿過泥水坑、玩丟樹枝遊戲、用沙子“埋人”、用顏料在臉上畫鬼臉。現在家長對孩子多是過度保護,打扮得乾淨漂亮,玩具早已遠離了原始的棍棒,偶爾摔一跤一大家人都心疼得不得了,更別說允許他們玩這些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遊戲了。其實這些遊戲才更符合孩子無拘無束的本性,能為他們帶來的歡樂不是高科技產品所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