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劫虎
-
2 # 不二旅人
“苦把流光換畫禪,工夫深處漸天然。等閒我被魚蝦誤,負卻龍泉五百年。”
齊白石大師筆下的蝦,栩栩如生、情趣盎然,靈動而呈半透明質感的蝦在水中嬉戲,忽疾忽緩,時聚時散,佈局疏密有致,墨色濃淡相宜,每隻蝦的情態各異,著實惹人喜愛。然而,齊白石大師取得這樣前無古人的成就卻是來之不易,據說他畫蝦先後歷經了86年,真是千錘百煉才成就了這天下獨一無二的“白石蝦”。
齊白石老家有個喚作“星斗塘”的池塘,池塘中多草蝦,幼年的他經常在池塘邊玩耍,從此與蝦結緣。兒時歡樂的場景也成了他經常入畫的題材,並有詩“兒時樂事老堪誇,何若阿芝絮釣蝦”記之。
專業從事藝術創作以來,齊白石為了畫好蝦,在畫案的案頭專門放置了一個用於養蝦的水盂,以便可以經常觀察蝦的結構和動態。在不斷的觀察和總結中,他將蝦遊動時的進退、緩急,甚至鬥毆、跳躍等情態統統收於筆端。更於筆墨表現上增加了提煉和變化,使得蝦體更加透明和富有質感。
深諳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白石老人,將軀體透明的白蝦和長臂青蝦進行了有機結合,創造出生活中沒有,但並不違和的“白石蝦”。正如著名畫家葉淺予說:“蝦的精神狀態,蝦的有彈力的透明體,蝦在水中浮游的動勢。把藝術造型的‘形、質、動’三個要素完滿地表現出來,這樣豐富的內容,齊白石先生用的是極簡的筆墨,不能多一筆,也不能少一筆,而每一筆都能數的出來。”
曾經拜齊白石為師學習繪畫的啟功先生說:“白石老人畫蝦,最特別的地方在畫蝦鬚。我之前一直很驚訝他用什麼特殊的辦法,一直到親眼所見,才知道他是用轉紙的辦法,確保畫蝦鬚時能順手順筆,這樣畫出來的蝦鬚,富有彈性,而且符合兩根鬚粗細一樣的特點。”
本幅齊白石大師的《群蝦圖》,是白石老人93歲時的作品。此群蝦圖表現了眾多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富有生命活力。蝦身和蝦頭,妙在用墨,極盡變化,尤其是豐富的用筆,使得蝦的腰部呈現各不相同的情態,有的弓腰前行,有的半弓腰漫遊,有的昂首上行,有的身體雙曲,努力潛游,豐富極了。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鬚用淡墨細線勾出,似乎在水中飄動,看似輕鬆,實則極難:畫得活,則蝦之生命自出,畫僵了,則成死蝦。群蝦遊戲,各個有須,如何亂中有序,各歸其主,確實非朝夕之功。白石老人用濃墨豎點為蝦之眼,橫筆點按結合畫出蝦腦,惜墨如金,凝練傳神。不著一筆表現水,而以群蝦遊動,蝦鬚起伏有致,表現了水靜蝦自樂的情趣狀態,真可謂栩栩如生,神韻充盈,從生活中來,又超越了生活。
曾經因公職的便利條件接待過白石老人,並朝夕相處了40余天,後來也成為著名畫家的陳子莊先生說:“世人都知齊白石先生畫蝦好,卻不知道他為什麼要畫魚畫蝦,實在是因為他看不慣魚蝦橫行的這個世界啊!”
回覆列表
齊白石《群蝦》上的題詞寫的是:“苦把流光換畫禪,工夫深處漸天然。等閒我被魚蝦誤,負卻龍泉五百年。”
齊白石要表達的是自己對繪畫的深愛,不惜把“流光”都換成“畫禪”,換成對繪畫藝術的追求和鑽研。為了求得畫之“道”,負卻龍泉五百年。魚躍龍門而成龍,龍入泉中有龍泉寶劍,“龍泉”想來是畫家曾經的一個追求,為了畫,全然不顧了。
“巴嘉迪先生正,九十三歲齊白石”。